分享

对中医最透彻的分析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3-09

中西医的本质区别

把医学比做物理。

西医是从实验的角度研究物理,中医是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物理。

中医的角度的确更先进。

但问题是,人家西医的实验已经是21世纪水平了,而我们中医的数学还是停留在2000年前的水平

再说我们领先,就是无耻了。

中医既要摆正位置,正视当前的不足,又要坚持在自己的角度路线上发展。

否则,都是死路一条。

中医的根本

中医的根本,就是中医的“数学”,那就是以《周易》为源头、以《黄帝内经》为整合,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符号学逻辑

所以中医就是要讲阴阳消长,燥暑寒湿的。中医不能从器官、病毒、细胞、成分出发,那就是伪中医了。就像数学中不能有元素、原子核、化学键这样的概念,数学是组织和描述这些概念的背景。

可以说,把中医定义成“经验医学”的人,完全误解了中医,是在用西医(现代医学)的角度在衡量中医。

中医的根本是符号逻辑,是完全的非经验,非实体(包括经络也是符号体系,而非实体)。中医要良性发展,唯一的方向就是要发展这一套符号逻辑,使其逻辑自洽,完善先进,形成理性共识

脱离这这一套符号学逻辑,那就不是中医,而是“古代医学”,现代医学产生之前,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古代医学,有自己的草药,花样百出的治病方法。

不是中国的草药,中国的治病偏方就是中医。而是要以阴阳五行等符号逻辑运用草药,才是中医。

再强调一次,中医是符号学,一定要深度理解这个定义。

中医的优势

中医治病的本质在于调整阴阳五行这一套符号的平衡,如同数学上要完成一个等式,所以中医不是治病毒,治脏器,甚至不是治病,而是在调整生命能量的和谐平衡。健康是生命能量平衡后的自然产物

就像可以用2个苹果表示1+1=2,也可以用两个梨,两个萝卜……

同理,可以用生理的,心理的,认知的,衣食住行,滋养练习,居住环境,佩戴装饰,药物、运动等众多形式去表现阴阳五行等符号的抽象平衡。

这就是中医能身心同治,并不拘泥于治疗形式,常有神来之笔的原因。

这也决定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只懂医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一个通才,一个精神导师……

中医的劣势

中医的本质是这套抽象的符号思维,以至于中医一直在用思辨代替实验。好比一个科研项目,一直停留在数学哲学的假设阶段,从未真正发展到可控实验的阶段。

而目前这一套符号逻辑,又不像数学一样有共识。所以,情况就变成了每个中医的说法都不一样,这个说你要去火,那个说你要壮阳,且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这就非常可怕了。

中医的历史遗留问题

基于中医必须要治病这个实用方向,《黄帝内经》之后,中医很早就悖离了以阴阳五行符号逻辑为本的思路,而开始根据现象辨症,走向了“经验医学”的方向

望闻问切慢慢从符号逻辑中独立出来,形成根据经验和现象辨症治疗的总纲。之后,大量的医书,从符号的思辨,转向了疾病现象的罗列和草药性质的罗列。

这个现象,可以看做是中医从哲学数学假设向可控实验发展的一个失败尝试。发展规律强迫中医必须向可控实验方向发展,但是在古代又无法真正完成可控实验的操作。

中医的定位

中医应该严格定位在两点上:

1.目前西医尚无确定治疗办法的疾病。

2.以促进自愈为主的疾病。

虽然中西医的本质是平等且互补的,但中医现在的定位一定是“辅助”。不要因为“中”、“西”的命名,就觉得中西和西医就像男女平等一样要各撑半边天。

如果把中西医比作男女,那这男女的发展很不平衡。社会还处在体力劳动,冷兵器战争抢夺的时期,女性的优势还发挥不出来。男权社会(西医主导)那就是必然的,也是符合规律的。只有社会总体发展了,女性(中医)不断自我提升,优势能得以发挥,中西医平等的时代才会到来

这次疫情,就完全符合以上两点(西医无办法,促进自愈为主),所以,正是中医发挥的时候。事实也证明中医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中医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以至于有人幻想,要是完全交给中医,是不是这次疫情会解决的更好。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好比打游戏,中医就是个优良辅助,对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你让这个辅助去做c位输出,那一定输的很惨,被虐的体无完肤

目前中医的最核心要素

基于中医以上的两点定位,目前中医的最核心要素就不是疗效,而是安全。中医必须安全,有疗效那是锦上添花。像之前马兜铃酸的悲剧千万不能再重演了。安慰剂能产生的疗效也是疗效啊,为什么要否定安慰剂疗效的现实意义呢?

安慰剂价廉物美,副作用又小,反而应该是:疾病如果能用安慰剂解决,尽量用安慰剂解决,才是正道啊。

中医的未来

基于安全这个核心要素,中药就不是中医的未来方向了。很多中药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导致其成分复杂,很难具体分析其有害成分和副作用。

中药的发展,我们要学习日本的“汉方医学”,日本长久受我国的中医文化影响,可以说中国存在的药方,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但是到目前为止,日本确认的汉方药剂仅148种,这就是“安全性第一”这个思路下的产物,也正是如此,日本汉方广为世界其他地区所接受。相比中国,目前我国中药品种批准文号有近六万个,此中的乱象可见一斑。

中药不是中医的未来主体方向,确定中药有效成分,也是化学家或西医药剂师的工作,中医只是给点启发,和缩小试错范围,这里没中医什么事。

那中医未来的主体方向是什么呢?

必须是食疗、整合式自然疗法(与心理疗愈的结合,与五禽戏,气功等运动练习的结合,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以经络为基础的低创疗法(比如针灸,按摩)等。当然这一切疗法的前提必是要在阴阳五行等符号逻辑指导之下进行。

这些疗法非常安全。有人说针灸、拔火罐等也不安全。那就有点偏激了,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经过专业训练的针灸师能掌握安全的原则,做针灸的风险要比去健身房训练的风险要小的多。

中医的敌人

目前中医最大的敌人,不是西医,不是科学,不是政策,不是美国,而是中医的无脑粉。他们非常狂热,与西医“战斗”,力求用“无所不能的中医”代替“谋财害命的西医”,使人厌恶,这是中医发展的“低级红,高级黑”。

中医其次的敌人是哪些用中医谋财的商家,他们不去筛选有害成分,并往中药中添加西药以获得疗效(几乎绝大部分的中成药都有添加),用虚假的宣传来获取人们的信任。

打倒中医的敌人,本质上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理性认知,从“高手在民间”、“中医博大精深”、“没有中医,中国人就死光了”,这样的神话思维中走出来。

还有中医必须避免“中医西医化”,“中医科学化”。这些都是杀死中医的。

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必须要科学的才是合理的”,所以必须要把中医做成科学,如果不这样,仿佛中医就无容身之地。这大错了,承认中医不是科学没什么丢脸的。哲学、心理学,道德,法律,政治都不是科学,一样造福人类。

我们要做的是中医理性化,但不是科学化。这中间是有本质区别的。科学化必须是从事实出发。而中医本来就是从符号假设出发(数学也不是科学),让中医科学化就没中医了。

国家发展中医的目的

分为终极目的现实目的两个层面。

终极目的当然是发展中医,为国民健康造福

而现实目的是以下三点:

1.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对于医疗的投入产生缓冲,让暂时还不能享受现代医疗的地区与人群能享受低成本的中医服务。

3.为大量的轻症患者占用稀缺医疗资源分流减负。

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辽阔版图,决定了目前我国实现全民优质医疗的路还很漫长。那对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疗资源的丰富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中医无疑为一个良好的过渡性选择。西医医院需要大量的昂贵设备,投入巨大,无法在短时间内铺开,实现覆盖。中医可以,中医不需要昂贵的仪器,以人(医生)为主体,这是我国推广中医的最现实原因

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医保制度中,有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地拒绝人们去看病。一个感冒要排两个星期队才能看上,还不如不看。这样就避免了稀缺医疗资源被占用,所以,你真有大病、急病,那救起来绝对不含糊。

我国没有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被拥有医保的老年轻症患者占据。而中医的推广,能有助于分流减负。

中医的市场

中医的市场是高端和低端两极分化的。

高端市场以个性化定制医疗和养生为主体。

低端市场就是中医推广的现实目的之产物。  

虽然中医≠贱医。但是在人们的心中的信念,中医一定是个“价廉物美”的东西。

赞颂中医的话语中:“我多少年的毛病,花了多少钱没好,5块钱的一副药好了”,“西医说我这颈椎要开刀,前后算一下要十几万,后来一个正骨医生,推两次好了,只花了500块钱”。这样的措辞比比皆是。但是反过来,让他们花十几万去看中医,那是不肯的,也不能允许这情况存在,因为会滋生大量的骗子。

中医很多提供的是无形价值,所以它还要“低端”很久。因为人们买单的认知还处于“你成本多少钱,卖我多少钱”这个低级阶段。800块照个ct不会嫌贵,但是200块扎个针灸会嫌贵。因为ct机器成本很贵,扎针没成本。但是那个技术含量高呢?

有人提倡用高挂号费的方式,解决现在黑心高药价的问题,但是这行不通。因为高药价不是个拍脑袋的东西,这是顺应群众认知的产物。给了药,群众会认为“拿到了东西,没亏”,我们的医生少,病人多,服务不可能跟的上。搞挂号费低药价,就会产生“TMD,老子感冒,花了千把块钱看专家,只看了5分钟,药都不给我配,让我回去多喝水!”,这样的矛盾。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的结合,本质上是东西方的思维互补,是东方整体思维、宏观思维、先验思维,和西方个体思维,微观思维,反馈思维的互补。

这个融合互补要持续地进行下去,但是按现在中西医的不平衡发展来讲。西医学习中医,效果更好。就像我们现代人学习唐诗宋词,可以拓展思路,增加修养。而反过来就很困难,古代的很难兼容现代的,就像你给唐朝人一个手机也没用,没电没网络,发挥不了功能。所以中医学西医不要多,学“医学基础”就可以了,目的是保证自己行医过程中的安全。学多了必然成为伪中医或反中医。

就我目前所见到的,西医临床医生,排斥中医的并不多,因为他们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能更多体会到西医的有限性,但又有着一颗救死扶伤的伟大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