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3-09

黄元御,1705年生,卒于1758年。一名玉路,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医学家。因庸医误治而损左目,遂发愤习医。行医各地,教学于北都(山西太原)、清江(江西樟树)、武林(浙江杭州)等地。推崇四圣(岐伯、黄帝、秦越人、张仲景),一生潜心研究《内经》、《伤寒》、《金匮》,着有《四圣悬枢》5卷、《四圣心源》10卷、《素灵微蕴》4卷、《伤寒悬解》14卷、《伤寒说意》10卷、《金匮悬解》22卷、《长沙药解》4卷、《玉楸药解》8卷,于乾隆(1736~1795年)年间合刊为《黄氏医书八种》。其学术思想主要遵循四圣及孙思邈等人,《医书八种》均为阐发四圣的医理方药及临床应用。在炮制方面亦尊四圣,但也有新的炮制方法与见解。如创新制大枣法、新制白术苍术双法、琥珀制法等。他不同意熟地的传统炮制、茯苓的乳制、白术的土制、苍术的芝麻制、附子的甘草童便制,认为均是庸工之作。米炒斑蝥,主张去斑蝥而用米。详见《长沙药解》与《玉楸药解》条。《黄氏遗书序》中评论黄氏之书是 以地元为主, 以扶阳抑阴为义。黄氏理论以中气为 升降之权, 以 精、神、气、血为四维, 通过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 中气轮转, 清浊复位达到治病的目的。

推荐阅读:

《黄元御医学全书》

《清代名医黄元御》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30册全)

黄元御理论特点

一、首明脾胃以立中气

黄元御理论重在脾胃, 脾为己土, 以太阴而主升, 胃为戊土, 以阳明而主降, 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 是谓中气。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人体的阴位于下, 在脾主升清的作用下自左( 肝、心)化为清阳而上升; 阳位于上, 在胃土和降的作用下由上自右( 肺、肾) 化为浊阴而下降, 从而形成人体内如环无端的气机循环。而脾胃的升降功能正常与否则在于中气旺, 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 中气衰则升降窒。进一步提出医家之药, 首在中气黄元御理论的根本。治疗上则以人参、干姜温补中阳, 以甘草培土, 以茯苓淡渗利湿, 四味药物被黄元御命名为黄芽汤, 共奏泻水补火、扶阳抑阴 的功效, 作为黄元御诸方的根本。

二、次推四维以全机变

四维见于《素问》, 有两个含意, 一是《生气通天论》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中指的是四支; 一是《气交变大论》中土不及, 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 指的是四季。这里借用了四季的意思, 因为四季对应人体的肝、心、肺、肾四藏, 黄元御认为如果中气衰微可以导致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 肝木左郁而血病, 肺金右滞而气病, 四维之病, 悉因于中气。试分别论之。

神: 心主神明, 黄元御认为神病在于胆胃之不降。胆为甲木, 下行化为相火, 肝为乙木, 上行而生君火, 若相火不降而浮越于上, 则扰动君火, 是致病的根由。

相火能否潜降则取决于胃土的和降功能正常与否, 即胃气右转, 阳随土蛰, 相火下根, 是以胆壮而深谧。制方上以芍药清降胆之相火, 半夏和胃降逆, 龙骨、牡蛎藏精聚神, 桂枝达肝护脾, 甘草、茯苓补脾渗湿, 合为金鼎汤。

精: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 精病的根源在于肝脾之不升。黄元御认为, 由于脾湿导致脾阳虚衰, 生气不达, 乙木生发不及, 致使木气下郁, 则疏泄太过, 遇夜半阳生, 木郁欲动, 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 是以流溢不止也。为此,黄元御创立玉池汤, 方中用甘草、茯苓培土渗湿, 使己土行其东升之职; 桂枝、芍药疏肝清风, 升达木气; 龙骨、牡蛎固涩敛精, 助肾行封藏之职; 配合附子、砂仁温水行郁。

气: 气统于肺, 对于气病, 黄元御分为气滞、气积两种, 分别从肃降不及和生发不及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气滞, 实际上说的是气逆, 肺的肃降功能是由于胃阳右转的功能决定。由于土湿导致中气不运, 胃土逆升, 浊气填塞, 故肺无下降之路, 制方下气汤。

方中用甘草、茯苓渗利脾湿; 橘皮和胃; 半夏降逆, 助胃行降逆之功; 五味子合杏仁开肺郁降肺逆; 贝母、芍药清润上焦郁火。

黄元御的下气汤是治疗滞在胸膈右胁者, 又说肺胃积气, 在胸膈右胁, 说明下气汤是用来治疗肺胃肃降不及的方药。

气积, 是指由于肝脾的升气功能不足, 导致气陷而下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气郁结, 黄元御认为肝木善达者, 脾土之左旋也, 所以气积的根本原因在于太阴之弱。黄元御采用化积调气之法,创达郁汤。方中甘草、茯苓渗利脾湿,干姜、砂仁温脾发阳, 桂枝达肝解郁, 鳖甲破积。肝脾积气, 在脐腹左胁, 所以方药是治疗积在脐腹左胁者。

血: 对于血病, 黄元御分为血瘀和血脱,在血脱中, 具体细分为衄学、吐血、便血、溺血。血瘀的病机是肾阳亏虚导致乙木生发不足, 肝主藏血, 肝温则血行正常, 寒则凝瘀, 温气衰损, 故木陷而血瘀。用甘草、茯苓、桂枝、干姜调和肝脾; 丹皮、丹参、桃仁活血化瘀, 首乌补益肝肾; 合为破瘀汤。

黄元御认为血脱是血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瘀少则结积而不下, 瘀多则注泄而莫藏。对于血病的病机描述, 很类似于气病, 从肺胃和肝脾两个角度阐述。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 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 其脱于口鼻, 或缘肺胃之热。而阳衰土湿, 中气颓败, 实为脱血之根。具体方药立法限于篇幅, 不再详述。

纵观黄元御医书, 秉承《内经》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 视人为一器, 以升降为机, 出入为用, 创立了独特的黄元御理论, 临床应用, 每有妙验, 值得挖掘和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