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意本草:娑罗子

 jiezhukuaile 2020-03-09

禅意本草:娑罗子

娑罗”二字总给人一种朦胧禅意的感觉,佛经中的娑罗往往指的是娑罗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双树间,故被视为神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引《荆州记》载:“巴陵县南有寺,僧房牀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足见娑罗树的历史由来也久。唐代天宝初年,唐玄宗的女婿“奉化王”(即拔汗那可汗阿悉烂达干)进贡娑罗树,玄宗于兴庆宫特辟娑罗园种植也是一段佳话。自唐中叶之后,印度佛教影响日渐,中央王权控制衰落下的西南尤其是云南地区的棉花也常被记载为“娑罗”。同名异物的现象也便发生了,“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娑罗究竟是何物?

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提到娑罗果说“嗣读《肘后方》药子一物方,所言形象、制法、主治,一一皆与娑罗果合,且言婆罗门,胡名那疏树子,是字音正相近矣。其主治于心腹痛外,更治宿食不消,痈疽疔肿,毒箭蛇螫、射工诸毒入腹,难产及恶露不止、不下,带下,龋齿各证,外敷内服,均无不效。中国谓之药子,去外粗皮,取中仁,研细末用。”以周氏所见,娑罗子远在东晋葛洪时代就以“药子”为名入药为用了。宋代宋祁《益部方物畧记》中载:“天师栗,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他处无有也。云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故名。似栗而味美,惟独房若橡为异耳。”继而又说“今武当山所卖娑罗子,恐即此物也。”明确记载了湖北十堰所产的娑罗子即为宋代记载的天师栗。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完整记载了明代宋祁《益部方物畧记》的史料。约百年后,李中梓《本草征要》收录了娑罗子,言“一名天师栗、乃七叶树之果实”,至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载有天师栗,并讲“一名娑罗子”,学敏又引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说:“娑罗树出西番海中,予在浔州时,官圃一株甚巨,每枝生叶七片,有花穗甚长,而黄如栗花,秋后结实如栗,可食,正所谓七叶树也。”这一记录则说明明代时期的娑罗子基质来源又有所变化,为七叶树了。也就是讲天师栗及七叶树的干燥成熟种子均可做娑罗子使用。至于其用处,中梓讲“平胃通络、理气宽中。驱寒利膈,医疳治虫。脘腹胀满、胃寒作痛。以此投之,可以见功。”学敏则说“治胃痛最验”。

自宋代的天师栗到明代的七叶树,这药用的娑罗子却不是释迦摩尼那一株神树,也不是唐玄宗女婿进贡的那一株域外之木,更不是西南边陲的棉花。此娑罗非彼娑罗,终于也便不再婆娑迷离了。现代研究发现娑罗子水煎剂可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对胃酸相关性胃粘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为古人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一定的佐证。而七叶树的主要活性物质七叶皂苷,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消炎抗渗,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脑出血、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等疾病,也早已被国内外开发利用,如德国的Reparil、Qescusan、germd,日本的Venostascin、Tochikinon,国内的七叶皂苷素钠针已被广泛使用于临床。

探究植物奥秘

造福健康生活

VX:beijing7788123

(七叶树)

(七叶树)

(天师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