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思考 |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真的不能注射肉毒毒素吗?

 ygl0621 2020-03-10

几乎所有肉毒毒素品牌的注意事项里,都有这样一条: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注射肉毒毒素会增加血肿发生的概率。

1

“服用抗凝血药期间注射,可能引起肿胀或出血风险。”

2

“注射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固醇激素和阿司匹林类抗凝药;”

3

“诊疗前后两周内不要服用可能会改变凝血状态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维生素E和受体阻滞剂等”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反应,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在注射肉毒毒素前一周会被建议停药,然后再进行肉毒毒素注射。

然而,这个说法的科学证据很少,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们也很少去遵循。另一方面,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和痉挛的患者往往是老年人,伴随的心血管疾病往往需要口服抗凝药物。反复在肉毒毒素注射前后停止口服抗凝药物,不仅繁琐而且有很大的血栓栓塞风险。

这一条注射注意事项,最近被德国医生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实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注射肉毒毒素不会增加血肿发生的概率

实验设计

1

32 病人(16名女性,16名男性,年龄69.3±10.0岁),眼睑痉挛(n=6),面肌痉挛(n=8),中风后痉挛(n=16),颈肌张力障碍(n=2)。

2

治疗组(AG)为颈部肌张力障碍、眼睑痉挛、面肌痉挛或中风后痉挛患者,注射肉毒毒素期间持续口服抗凝药物,对照组(CG)为未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年龄、适应症、肉毒毒素使用类型、肉毒毒素治疗细节、连续注射次数等方面进行匹配。

3

所有患者都被指示报告任何局部或全身不良事件,包括注射后长期出血、血肿、疼痛、感觉障碍、肿胀、虚弱和感染。

4

有一条很重要的入组标准,即:注射组口服苯普鲁蒙抗凝。用国际标准化比值法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保持在2.0和3.0的范围内。注射肉毒毒素时,国际标准化比值测量必须不超过4天。

安全监测

为确定血肿发生频率,记录了所有小血肿和大血肿。小血肿被定义为不需要额外干预的血肿,大血肿被定义为需要外科治疗、住院治疗或停止抗凝血和/或血液产品输血的血肿。除血肿外,所有不良反应均采用标准化访谈法进行评估。

肉毒毒素注射方法

肉毒毒素注射采用不同长度的27G针。注射即刻,注射部位被按压数秒钟。

肉毒毒素注射所用品牌分别为:

  • Botox(100 MU/2.5ml生理盐水)

  • Dysport (100 MU/0.5ml生理盐水)

  • Xeomin(100 MU/2.5ml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

血肿发生频率总体上注射组为3.0%对照为1.8%(差别无显著性)。具体请见下表:

研究结论

总之,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注肉毒毒素后发生小血肿的风险较小,但无显著增加,仅在注射面肌时发生。无大血肿发生。当使用薄注射针时,当注射部位被短暂压缩,抗凝治疗得到适当控制时,肉毒毒素注射可在口服抗凝患者中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Schrader C, Ebke M, Adib Saberi F, Dressler D. Botulinum tox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ral anticoagulation: is it safe? J Neural Transm (Vienna).2018 Feb;125(2):173-176. doi: 10.1007/s00702-017-1809-5. Epub 2017 Nov 7.

  2. LaVallee, J., Royer, R., & Smith, G. (2017). Prevalence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Ultrasound-Guided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 in Patients on Anticoagulation or Antiplatelet Therapy. PM&R, 9(12), 1217–1224. doi:10.1016/j.pmrj.2017.06.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