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手——调理气机的一味好药!

 金坛区 2020-03-10

中医书友会第235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佛手这一味药,看似平凡,作者却将其化平凡为神奇,“治气疏肝,和胃化痰”取得了满意疗效。(编辑/闫奇峰)

调理气机话佛手

作者/俞宜年 许仕纳

佛手性质平和,似无特异功效,不易引起医者重视,故鲜有专题论及者。其实,本品能入肝、胃、肺经,善于“治气舒肝,和胃化痰”(《本草从新·佛手》),若运用得当,自可化平淡为神奇,试述于下。

佛手功能行气化痰,现代药理证实能平喘化痰,临床上用于气滞痰阻型咳嗽、哮喘,有一定疗效。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和胃脘痛、胁痛、郁病、乳核、妇女痛经、闭经、经行乳房胀痛、妊娠恶阻、小儿厌食、积滞等病症,我们体会多与气机失调有关,常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入佛手一味以调理气机,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三期”妇女及久病之后患者,体质大多比较虚弱,又常表现有气滞痰阻证候(虚实夹杂),若酌加佛手一味,既可调理气机、醒脾和胃,又不致犯“虚虚实实”之弊。

我们用佛手,较为得心应手者,一为神经症此类患者大多对药物敏感,药物偏热偏寒极易引起不适,我们常选用佛手,很少不良反应。如梅核气,中医多责之气滞痰阻,常用方为半夏厚朴汤,但此方中厚朴偏于温燥,代以佛手或厚朴花等温柔之品,亦有良效;不寐(失眠)虽多责之心神不安,据我们临床所见,由于情志抑郁,肝气失于条达,郁而化火以致心神不安而失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此加入佛手,使肝气调畅,情绪好转,睡眠自安;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能抑制中枢,延长睡眠时间,则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又不谋而合了。

一为脘腹痛临床上见有不少患者脘腹痛反复发作,此类患者不但气机失调,且因病程久长,气血暗耗,难以承受理气峻药(如枳实、莪术),唯佛手既能使“通则不痛”,又无耗伤正气之虞,故常倚为要药。

1996年春,曾治一王姓老妇,宿患慢性结肠炎,通常大便日行2~3次,质软量少而不爽,甚至溏泄脘腹胀痛不时发生,口干,消瘦,脉细弱,舌质红苔黄较厚,证属脾虚气滞湿阻,初用参苓白术散原方加黄连,患者诉服药3剂,燥热不适,我们思忖,方药合拍,何以如此?想系原方中砂仁过于温燥所致,遂照原方以佛手易砂仁,服后颇为舒畅。至1997年10月初询知,此后结肠炎有时复发(发作次数较少,病情较轻),仍以上方为基本方服之辄效。

佛手属理气类药,与香橼、陈皮等中药性能最为相似。其中佛手与香橼功近而实异,不可混为一谈,有的医药文献将香橼作为佛手之异名似有误。一般认为,佛手理气止呕的作用优于香橼,香橼化痰的作用优于佛手;佛手与陈皮比较,佛手疏肝解郁之功胜,陈皮燥湿健胃之功胜。

佛手质轻力缓,宜于气滞轻证,若是症癥瘕积聚,当推枳实、槟榔、三棱、莪术等为上,非本品所宜。《本草便读》有道:“唯肝脾气滞者宜之(佛手),阴血不足者亦嫌其燥耳”。我们体会,此论意在提醒后学,用药必须恰到好处,即便是平淡之品亦不得滥用。阴血不足者也并非不可用佛手,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有气滞痰阻者)、配伍(如与滋阴养血药物配伍)、用量(一般用量为6~10g)。

今人《中药古今应用指导》一书指出:“(佛手)气清香而质薄,含挥发油及橙皮甙,入汤剂不宜久煎,应后下,以保持清香之气。”很有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