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格障碍到心理学家:经历过痛苦的人,才会知道人怎么能快乐

 指月軒 2020-03-10

没有一个领域像心理学界这么魔幻。

别的科学家,都是从学霸发展来的;而心理学家,都是从病人发展来的……病得越厉害,研究得越深刻。

2011年,68岁的玛莎.林内翰,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研究院教授,DBT疗法的创始人,在一群朋友、家人和专业人士的面前,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她也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



林内翰创立的DBT疗法就是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而这位心理学家本人,竟然也曾是个患者。

0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和形成

先来科普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江湖人称“咨询师杀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来说,心理治疗都是咨询师主导患者,患者主要听咨询师的;但是边缘人格的患者能“反杀”,带着咨询师狂跑,把咨询师都给整奔溃了。

能搞定边缘人格的咨询师,相当于民间的专业认证。

边缘型人格障碍到底有多难治?给你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根据专家的推测,希特勒就是边缘型。说推测,是因为他肯定不愿意就医,不能当面诊治就没法下最终定论,但是他的种种表现和边缘型人格的特征十分吻合。

你觉得,他这样的能被治好吗?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所以被称为“边缘”。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核心特点:难以调节的情绪

这类人会通过很多冲动或者自残的行为来表达愤怒和攻击性,也有很多人会用赌博、吸毒、不安全性行为、暴饮暴食等来发泄情绪。

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被拒绝的感觉,一旦感到了被拒绝,他们就会非常愤怒,但又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感到受伤而生气。

心理学家认为,玛丽莲.梦露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她曾经红极一时,但后来当观众的热度转向新当红的伊丽莎白.泰勒时,她受不了这种被“拒绝”的感觉,所以愤而一搏,在新片中全裸演出,但是最后她还没等到电影公映,就选择了自杀。

根源:内在不稳定

他们的自我形象极其不稳定,缺乏身份认同,甚至连性取向都可能是不稳定的。

他们常常在“全好”“全坏”的两极摇摆,有时是温暖的太阳,有时是暴烈的北风,而且转换非常迅速。

和他们在一起,可能前一秒还在天堂,后一秒就堕入地狱,让人无所适从。

这种内在不稳定,是他们情绪和关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他们和咨询师也很难建立长期的关系,所以直接导致了他们不太容易被治疗。

成就:有不少获得了事业成功

边缘型人格者有很多是聪明、有能力的人,有些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甚至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比如好莱坞明星琼·克劳馥。

她的养女写了一本书揭发她对自己养育过程的情感虐待引起了轰动,而这正是边缘型人格者经常会做的。(详见琼·克劳馥:虐待孩子的好莱坞巨星)

来源:通常有悲惨童年经历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至今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普遍存在的:他们通常都有悲惨的童年经历,比如父母死亡或分居、被忽视、虐待或者目睹暴力等等。

02

我不能像懦夫一样死去

玛莎.林内翰在青少年时期就备受边缘型人格的折磨,她曾经反复用烟头烫伤手腕、用头撞墙、割伤手臂和身体的其它部位。

17岁,她就住进精神病院,接受残忍的电击疗法,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她内心深处的痛苦。

那些把孩子送去给杨永信电击戒瘾的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孩子的痛苦是怎么来的,用残暴的外力真的可以消除吗?

玛莎住院长达26个月,是医院里最重的病患。在第一次出院后,她又企图自杀并且再次被送了进来。

那段黑暗而漫长的经历,和地狱无异。但就在地狱里,玛莎许了个愿,“如果有一天我能出去,我一定要回来把其他人也救出去”。

这个信念支撑着她,她最终真的做到了。

玛莎上了大学,并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学位。她结合自身的经历,创立了DBT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辩证行为治疗)。

这个疗法的关键,是集中在对现在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不是像精神分析流派那样更关注童年的经历。

无论你过去经历过什么,你都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重生。

辩证行为疗法(DBT)中的辩证,来源于古典哲学,意思是把辩证双方的观点都考虑在内,在矛盾中寻求改变和找到平衡

辩证行为疗法(DBT)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念冥想

认知治疗主要是识别扭曲的想法,比如认为自己是糟糕的、无助的,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这些想法和情感怎么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学会通过认知行为来调节情绪,找到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新方法。

正念冥想起源于古老的东方哲学,是近年来比较受认可的身心调整方法,通过身心练习,培养觉察、接纳和顺其自然的能力,达到管理和调节压力的目的。(以后我们还会专门讲正念减压的方法)

DBT疗法不仅仅可以应用在边缘人格障碍者身上,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著名歌星赛琳娜也在接受辩证行为疗法(DBT)。

她在2018年8月接受第一次治疗,感觉效果很好,于是在10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治疗。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强主观认知能力,调整情绪,驾驭人际关系,容忍痛苦等。

04

知道了为什么痛苦,

才会知道该怎么快乐

2019年初,李雪琴爆红了。红到什么程度呢,连春晚都要蹭她的热度,在小品里用那句著名的梗,“李雪琴,你吃饭了吗”。

给观众带来笑声的李雪琴,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由于家庭的关系,她从上中学开始就要做妈妈的精神后盾。无论她怎么努力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依然会被妈妈无缘无故地指责、谩骂,而她自己难受了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家。

这样的压力终究不是一个孩子能够承受的,李雪琴抑郁了,她不止一次用刀割腕。治疗,再反复,直到现在情况依然不是很稳定。

但是,抑郁的李雪琴却知道怎么逗别人笑,甚至那些平时很少笑的人看了她的视频,也会一展久违的笑颜。

没有人知道她那些平凡的、有些絮叨的话,为什么能有这样的魔力。

她这样解释,“知道了人为什么痛苦,才会知道痛苦的人怎样才可能开心。”

为什么那么多杰出的心理学家,是从极其惨烈的过去中走出来的?

因为心理学家和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可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敏感的、聪明的。这个特点,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心理病患,也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心理学家。

这就是人生的双刃剑,你能承受多少痛苦,就能成就多少辉煌。

苏格拉底说,人只有两种活法,要么选择做快乐的猪,要么选择做痛苦的人。但他遗漏了第三种可能:那些从痛苦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最终变成快乐的人。

体验过地狱烈火,才能达到那些有幸不必承受痛苦的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曾经被看做是“无可救药”的患者,玛莎.林内翰不仅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还变成了一个很快乐的人。

玛莎.林内翰们,还有李雪琴们,似乎在用自己的经历,对尚在痛苦中挣扎的人这样说着:

你的痛,就是我的痛。

我不要像个懦夫一样生活,你也不要做个懦夫。

本文部分内容是来自《异常心理学》

· End ·

作者介绍

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 建筑师,关注【个人成长】和【美好关系】。作品:《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苏东坡的幸福人生》,喜马拉雅FM: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来源:心理八八

版权声明:“普华文化”所转载的文章,除确实无法确认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本文为转载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

少做与人生目标无关的事 | 害羞,是用人生自由换取暂时的安全感 | 聊天会冷场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做到这几点 | 《知否知否》:职场中,看的是人品行最低处 | 吴昕:我为什么不自信?|这8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去爱 |面试就是拍脑袋——你只会给自己10秒钟 |第一批假期废人已经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