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大放异彩,玉器的使用地区呈北起辽河流域,南至珠江流域,东濒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的半月形分布。 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崇玉尚玉的部落经长期交流、实践,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的玉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华东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和凌家滩文化玉器,以及受这两地文化影响,但又保留着自身特色的黄河流域地区的龙山文化玉器。当然,在其他地区的不同文化遗址中也有零星的玉器出土。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探寻那些从5000年前走来承载着远古先民智慧的玉器。 良渚文化 2019年7月6日,我国的良渚文化遗址申遗(《世界遗产名录》)成功! 玉神人纹多节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32.1厘米,孔径6.3-7.2厘米。十二节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通高31厘米,大端边长7.5×7.5厘米,小端边长6.5×6.4厘米。 玉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外径22.1厘米,内径4.2厘米,厚1厘米。玉兽面纹璜,良渚文化,长20.8厘米,宽8.3厘米,厚0.6厘米。玉兽面纹嵌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3.2厘米,宽4.8厘米,厚0.7厘米。玉锥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长18.7厘米,宽1厘米,厚0.9厘米。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7.3厘米,内直径8.9厘米,外边长11.7厘米。玉兽面纹琮,良渚文化,高6.7厘米,口径8.2厘米,孔径6.2厘米。红山文化 大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曲长60厘米,直径2.2-2.4厘米。玉兽形玦,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15.4厘米,宽10.5厘米,厚4.5厘米。玉马蹄形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9.5厘米,上口9-7.1厘米。下口6.9-5.5厘米。玉鹰,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玉镂雕勾云形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6.4厘米,长13.7厘米,厚0.75厘米。玉人兽神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7.7厘米,最宽11.7厘米,厚1.5—3厘米。玉巫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14.6厘米,宽6厘米,厚4.7厘米。凌家滩文化 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高9.6厘米,肩宽2.3厘米,厚0.8厘米。玉环,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外径9厘米,孔径6.2厘米,厚1.3厘米。玉勺,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6.5厘米。玉双虎首璜,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9厘米,厚0.4厘米。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长11.4厘米,宽8.3厘米,厚0.7厘米。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厘米,宽8.7厘米。石家河文化 玉人兽复合佩,新时期时期石家河文化。高8.2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玉人首,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高3.7厘米,宽4.2厘米,厚1.7厘米。碧玉笄,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长11.9厘米,径1厘米。龙山文化 三孔玉刀,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长49.1厘米,宽5.9厘米,厚约0.1厘米。玉三孔铲,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长27厘米,宽16厘米,厚0.8厘米。玉牙璋,新石器时代陕西龙山文化,长27.4厘米,最宽5.7厘米,最厚0.7厘米。玉兽面纹圭,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长20.8厘米,宽6厘米,厚1厘米。玉刀,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高28厘米,宽6.4厘米,厚1.1厘米。崧泽文化 玉璜,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高5.2厘米,长10.6厘米,厚0.3厘米。兴隆洼文化 玉玦,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径4.1厘米,孔径1.5厘米,厚0.7厘米。其他新时期时期 玉兽面纹圭,新石器时期晚期,长21.8厘米,宽5.5厘米,厚0.9厘米。玉鹰攫人首佩,长9.1厘米,宽5.2厘米,厚2.9厘米。玉环,新石器时代,外径9.6厘米,厚0.4厘米。玉凿,新石器时代~商,长14.2厘米,宽2.9厘米,厚2.3厘米。玉斧,新石器时代,长22.2厘米,宽7.3厘米,厚1.1厘米。青玉钺,新石器时代,最长22.2厘米,最宽16.2厘米,厚0.3厘米。青玉环,新时期时期 石凿,新石器时期 青玉勒,新石器时期 玉三角形片饰,新石器时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