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古武城考(转自衡水日报)

 东方欲晓10 2020-03-10
  “武城”一名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分封国里都建有防御意义的“武城”,春秋鲁国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楚国武城在信阳东北,申国武城在南阳北,晋国武城在今陕西华县东。战国时期赵国武城在邯郸南,此时赵国在与齐国的边界又建一武城,称东武城,为平原君封地。唐朝南迁十里到永济渠北,北宋后期再次东移至今运河内的“武城城关”。
  “武城”最早源于夏朝的帝泄时期(约公元前1830年)。有确切记载是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50年之间,至今已有2300多年了。武城处于华北平原腹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平原君赵胜、孔子弟子子游、东武城张氏家族、东武城崔氏家族、唐朝第一状元孙伏伽,都曾出生或生活于此。
  历史上武城确曾三迁其址,由于黄河决口的沙掩土淤,使这些历史人物的地望也沉睡于地下,以致于今人朝圣无庙,拜祖无坟,于是关于武城旧治“四十二里”说、“五十里”说、“南移十里”说、“南移九公里”说、“三县界”说、“瓦子庄”说、“饶阳店南”说、“关庙”说,真是莫衷一是。因为《武城县志》没有说清楚,《故城县志》也没有讲明白,各种《地理志》讲得也不一致,武城地望究竟在何处呢?本文试图以古今文献和现实地理相结合的方法做一探讨。


  一、夏武城之谜


  《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芒)封公子武于此建国”。《唐书·地理志》云:“武城汉曰东武城。旧治古夏城。”这都是后人对历史的追述。帝芒是夏朝的第十一任帝(包括后羿和寒浞),约在公元前1848年—公元前1830年,在位19年,帝芒的公子应生活在夏帝泄时期,约在公元前1830年后。据此说武城是以公子武的名字命名的封国,邑之得名不是今天颇为盛行的“岁饰武备”的意思,所以有人称这时的武城为“夏城”。
  据《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载,武城在夏、商、西周(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1年)属兖州,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属晋国东阳(今石家庄至邯郸间)。然而《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战国诸侯称雄前没有武城的标识,也没有任何文化考古的标识,各种史籍也没有关于“武城”的记载。原因可能是古黄河在作怪,“黄河下游全面筑堤大约始于战国中期。在没有筑堤以前,黄河由于多泥沙的特点,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游荡”。由于黄河的荡涤、泥沙的淤积,夏朝的历史古迹当深埋地下。
  据在郑口西南8公里处的取土坑观察,西汉早期的墓葬在平地6米以下。所以此地战国前的古城邑很难被记载,也很难被今人发现来描述。战国中期筑堤后,武城仍在“禹贡河”和“汉志河”中间黄河泛滥的区域内。到西汉末年又多次河决被泥沙掩埋。东汉王景治河后的800年里,黄河河道基本稳定,但到了五代,稍稍恢复的人口、田舍,又经历了黄河泛滥的灾难,诸如史籍描绘“民房田舍漂溺几尽,死者甚众”,“舟楫通于城门外”,“平地行舟”。在马庄砖厂的取土坑中可以看出北宋时一次河决就沉沙达1.7米,再加上战争的破坏,所以到明初此地已是“春燕归来无栖处,东地千里少人烟”,“武城”三迁其址也就不足为怪了。今天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大多数是明初自山西洪洞或山东莱阳迁来的移民,如今的人们既不知夏武城,也找不到唐宋武城,更找不到武城的参照物。黄河在这片土地上的肆虐就像刷子蘸着墨水在纸上涂抹一样,“左一层,右一层”,使人类活动的痕迹荡然无存,也使得“夏武城”成为难以解开的“谜”。


  二、东武城的存在


  明嘉靖《武城县志》载:“武城,禹贡冀州之城。春秋为晋东鄙地。晋因备齐始城焉。”姜太公封于齐后在诸侯中一直处于具生杀大权的“诸侯霸主”的强势地位,但攻城掠地据为己有的情形没有记载,而当时国境线也不明朗,大约以“汉志”黄河为齐晋的边界区(故高唐东,今高唐西)。“(齐桓公)五年,而桓公于是始称霸焉”。正是晋献公时期(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51年)有可能在“东鄙”建“备齐”之城,当时可能就在“夏武城”的附近,名称当为“武城”。当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国始都邯郸后,齐赵间当以清河为界,因《战国策·齐策》记载,苏秦说齐王曰:齐“西有清河”;《赵策》苏秦说赵王曰:赵“东有清河”;《史记·张仪列传》说齐闵王曰:秦攻齐,“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赵策》张仪说赵王曰:今秦“告齐使兴师度清河,军于邯郸之东”,这些就是明证。
  赵国迁都邯郸并在其南面构筑了“武城”以后,齐国在高唐驻重兵虎视赵国。为了防御齐国,赵国在其东部边境武城加强防御,为区别邯郸南面之武城,取名东武城。时间应是“(赵敬侯)十一年(公元前376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以后的几年里,所以东武城参照定襄或华县武城而加“东”的说法就不一定正确。那么《武城县志》说:“武城为东郡要区,实古赵地,平广旷阔,四无山阜,东毗强齐,岁饰武备,邑之得名,盖本于此。”也太武断。《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这是关于“武城”存在的最权威的记载,平原君赵胜(公元前310年—公元前252年),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
  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2年)封赵胜为相国,并把齐、燕、赵三国交界之处的太行山以东至黄河的平原之地赐给他,号为平原君,封于东武城。从此东武城成为平原君的家天下,成为豢养几千门客的摇篮。
  从《唐书·地理志》:“武城汉曰东武城。旧治古夏城。调露元年(679年)移于今治。”宋《太平寰宇记》:“唐调露元年(679年)移于今理。弦歌台在御河北岸。故武城县在县北十里(4.5公里)……唐调露元年移于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今县外城基是也。”这些记载来看,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上溯到传说的夏朝,夏武城和东武城一直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建城池,未曾有大的迁移,唐高宗调露元年首次迁移至“永济渠北”。我们称这时的夏武城或东武城为武城“地望”,所以要考证清楚武城地望所在的具体位置,就要研究唐朝的武城和宋朝的武城的具体位置。  

三、唐宋武城的位置
  (一)唐、宋武城不是一城
  《唐书》的“今治”,在宋《太平寰宇记》的永济渠北,北宋的武城县外,距义王桥西二里的“城基”处,可见唐武城与宋武城并不同廓,唐武城当在宋武城偏西、县城外,并且有城基。“城基”应是《唐书》的“今治”即“唐武城”。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规范一下历史时期这些同城不同名或同名不同期的“武城”的名字:夏朝的武城本文称“夏武城”,战国的武城称“东武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武城(包括在甘陵和信成的)称“晋武城”,唐调露元年南迁后的武城称“唐武城”,北宋《太平寰宇记》的“今理”称“宋武城”,北宋后期再次东移至今运河内的武城称“西关武城”,1958年运河拓宽时移至东关村东的依今称为“老武城”或“老城”,1973年东移至恩州旧城的称“新城”,本文不特指的称“武城”。
  在没有碑、志、铭的情况下,要确定宋武城的位置就应该参考可靠的文字记载和今天地上地下实际地理来确定。依谭其骧“明乎此理,当然就可以确信《元和志》、《寰宇记》的记载是可靠的。”〔5〕的说法,选择《元和郡县志》“武城县,西南至州四十二里(19公里)”的贝州作参考点,这是李吉甫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4年)左右记述的。(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清河郡为贝州。据冯清泰在《清河考古录》中考证,贝州在今葛仙庄镇花园、塔坊一带。以塔坊为参照原点,在塔坊东和塔坊北的一个象限内划半径为19公里的弧就得出一系列的武城的可能具体位置,难怪有武城在军营村、野庄村、军屯村,关庙村之说,这显然是离贝州42唐里这条等距线的估计。等距线不能确定一点的位置,那么只能靠《太平寰宇记》中的“永济渠北”为线索,在永济渠所经的“线”与贝州等距的弧线的交叉处的“点”来确定“宋武城”的具体位置了。
  而《元丰九域志》(“元丰”为宋神宗赵顼年号,1078-1085年)却说:“武城。州东五十(宋)里(23.75公里)。”这里的“州”已不是唐朝“贝州”而是宋朝的“恩州”,但这时的“恩州城”仍是唐朝的“贝州城”,其位置没变。“庆历八年(1048年),改州名,”〔6〕因为“宋恩州城遗址,在今葛仙庄镇的城东、城西二村附近。该城系北宋元祜六年(1091年)监官赵荐之修建的恩州和清河县,州县同郭的恩州城,”〔7〕《元丰九域志》脱稿在元祜元年(1086年),始建恩州是元祜六年(1091年),所以“州东五十(宋)里”,而不是“西南至州四十二(唐)里”的数,显然是武城东移了4.75公里。可是《嘉靖武城县志》“宋朝大观年间(1107――1110年)将县治由距老城五公里许之河西祖杨移至河东岸”,这两种记载在年数上又出现了矛盾。
  (二)、寻找永济渠
  “永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在曹魏所开白沟的基础上开凿的一条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的运河,藉以用兵辽东。唐、五代又加以疏浚、筑堤,成为维持中原与幽燕地区水上往来的枢纽。北宋继续沿用,习称‘御河’,御河主要承担北宋河北边防军粮的送达,岁运近百万斛,实乃备边之命脉。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商胡决口之后,黄河北流多次侵夺御河,导致河堤残破,河床淤积,已不堪承运。金朝初年,黄河南趋,加之建都中都(今北京市),为通山东、河北之粟又对御河加以疏浚,濒河之城置仓以贮傍郡之贡,御河航运又有所恢复。但馆陶(今北馆陶镇)至武城(西关武城)断不绕行清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改行今临清市。”〔8〕显然自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永济渠一直是断续通航的,后因河患停航。宋仁宗庆历八年到金初御河自馆陶(今北馆陶镇)至武城(西关武城)改行卫水的河道,可见从信成县(清河县西北)经宋武城的永济渠就成了“故渎”、“桑田”,耕种其上的今人,混然不知当年的繁华。
各种地理志和河渠志对经故城县南部的这段永济渠都语焉不详,《武城县志》由于建志年代晚,也没对此作出描述或考证,所以很多今人在行文时误将古临清想像成今天的临清市,自然而然的也就把今运河当成古运河(永济渠),隋后的某些史、志、图也把今运河当成了永济渠。然而流淌了四、五百年的永济渠究竟经由何处呢?不会不留下一点痕迹吧!
  《元和郡县志·贝州》粗线条记载了永济县、临清县、清河县、漳南县的永济渠的流径。
“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永济县,今冠县北馆陶镇)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
  “永济渠,在县城(临清县,唐朝的临清县在今临西县偏南的仓上村)西门外。”
  “永济渠,东南去县(清河县塔坊西)十里。……近孤女冢,原号孤女渠。隋炀帝征辽,改为永济,俗呼御河。”
  “永济渠在县(漳南县,今故城县故城镇)东五十里”。
  显然没有述及永济渠与武城的相对位置,比《元和郡县志》晚170年左右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作了介绍“唐调露元年(679年)移于今理(宋武城)。弦歌台在御河北岸。…(唐武城)移于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今县外城基是也。”《太平寰宇记》著于雍熙末至端拱初年间(984-990年),距开凿永济渠380年左右,这一期间黄河安流,永济渠河道不会有太大变化。虽然还缺少此时永济渠在流过历亭县的历史记录,但这已经不影响对宋武城县址的考察了。
  “(永济渠)从今临西县仓上村附近沿袭清河故道,由威县刘洼村进入今清河县境内的孙洼一带,大概略循丰收三支渠入丰收渠。大约略循丰收渠至东关村北的皇姑坟(孤女冢)附近斜向东北,在张二庄附近进入屯氏别河故道,由张宽村南流出清河县境。”〔9〕根据《清河考古录》的记述,永济渠在清河县张二庄以后的河段为屯氏别河。查看今天的卫星地图可见河道故渎旧迹自清河县段沙土村经西张宽和东张宽村间东北向再经南赞固村出清河县界入故城县的张里村、王行杖南转东北再到东、西冯王庄后再东至南召村与马庄村的地界而绝迹,这段河道遗迹应该就是当年的永济渠,而当地人称这条河道为“蔡河”或“菜河”,而不是“屯氏别河”更不是“永济渠”。这三条河是什么关系呢?
  (三)辨析屯氏别河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塞瓠子后,黄河在屯氏县决口后形成了广度和深度与黄河相等的一条屯氏河,屯氏河的分枝河道史称屯氏别河。“自元封以后七八十年间,馆陶以下的清河,屡次为这些决河所截断分割,故道遂不复可问,因而在《汉书·地理志》里,清河郡境内也就只见这些决河,…”〔10〕在清河郡内的原有河道如:清河、蔡河、洹水、漳水、卫水都找不到原有河道,都成了屯氏河和屯氏别河的河道,因为当时并没留下记录。600年后北魏时期的郦道元(470-527)在《水经注》中描述了此时的黄河、清河、屯氏河、屯氏别河,黄河称为“大河故渎”流径描述比较清晰;清河虽然流径清晰,但已非汉时的清河;对屯氏河、屯氏别河及其枝津就显得粗略和舛误。“屯氏别河又东,枝津出焉,东径信成县(尹才庄附近)故城南,又东径清阳县(谢炉东北)故城南,清河郡(冢子村附近)北,魏自清阳徙置也。又东北径陵乡(焦三店村南)南。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南,又东北径东阳县故城(今甲马营南)南。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故县也。又东散绝无复津径。”〔11〕可能是两条屯氏别河在清河县境内分而又合的枝津,主要夺汉前清河故道并在清河县的东、西张宽间穿向东北再径南赞固入故城县境,略循上文之“蔡河”。那么这条“蔡河”就是《水经注》中的“屯氏别河”枝津。
  (四)蔡河
  蔡河可能是一条很古老的河道,但清朝前历史上没有人记载这条古河,沿蔡河故道的清河县和武城县的百姓记住了这条称为蔡河的河流,秋胡戏妻的传说就发生在蔡河岸边,清河旧县志就有记载,认为秋胡是清河县三官庄人。而武城人现在有人认为秋胡是武城人,家在今老城镇运河西宋庄(今故城县建国镇宋庄)附近,这个故事记述在西汉文学家刘向(B79-B7)的《烈女传·鲁秋洁妇》里,也出现于后来的戏曲《桑园会》中。是刘向记述了古蔡河上的传说,还是传说来自于刘向的文章,这个官司已是打不明白,然而秋胡是清河县三官庄人,还是武城三官庙人的官司更是悬案,因为刘向没说秋胡是何村庄人,也没提秋胡妻东投什么河而死。
清朝的傅泽洪在《行水金鉴》中载“蔡河起自段沙土村北,经张宽向东北入武城(今故城县)界,在三官庙村入御河,……”看来这条河流一直流淌到清代,此时已经是区域性河流。《清河考古录》认为:“蔡河当是由《水经注》中的清河故道进入丰收二支渠,大概略循丰收二支渠至牛屯附近穿越丰收渠,渠东此河道遗迹至今犹存,依稀可见。它由牛屯村向东北经周家那与刘保庄两村地界,被刘保庄村民称之为家北河;周家那村民称之为家南河,再经谢炉、楼庄、蔡庄西北,华家那村东南,再向东由张广庄附近进入民兴渠。大概略循今民兴渠至张宽南又流向东北,进入今故城县界,在三官庙村入今卫运河。”也就是说张宽向东北流入故城县界的叫蔡河。
  原来通过清河县的永济渠、屯氏别河、蔡河在经清河县张宽后进入故城县的三条不同时期不同名称的河流是同一条河,但沿河的百姓一直称其为蔡河。其实百姓有一特点:“公社”改“乡”近三十年,百姓仍称“公社”。武城县由“老武城”迁到“新城”而河西街业已改称“建国”已经超过四十年,而今天的当地百姓仍然说“赶武城集”“去武城”。这就不难理解蔡河在汉武帝后官方已称屯氏别河,百姓不改初衷仍称“蔡河”,隋炀帝将其改造成永济渠,百姓仍称“蔡河”。今天已经成为粮田,而百姓仍称脚下的土地为“蔡河”。
  大胆的推测:“蔡河”应来源于春秋前故黄河自内黄决出东北流的一条分流,是《禹贡》河除下游存在九河分流之外的分流,是谭其骧在《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中说的“清河二期”的前身,当称之为“蔡河”,也是它带着黄河的泥沙造就了《禹贡》河和《汉志》河之间河曲地区不见湖沼的原因,是它使这一地区成为漫滩高地,当河道稳定后就成了“蔡河”,《禹贡》河断流后成了“清河”,元封二年后(B109)成了屯氏别河,隋炀帝开为“永济渠”,元、明时期永济渠改道余下的河道成了排水河,清代断流成为“蔡河故渎”。这段蔡河也是唯一能在卫星地图上可见的永济渠故渎遗迹。
  (五)唐、宋武城在王行杖村
前文谈到唐宋武城在距清河县塔坊为圆心,向东北以19公里为半径的弧线上,这是条件之一,第二个充要条件是武城在永济渠北。寻找唐武城还应满足“义王桥西”这一条件,东西向河道不可能有“桥西”,所以河道应是南北向,起码也应该由西南流向东北,王行杖村符合这三个条件,王行杖村西应该是唐调露元年首迁的“唐武城”。那么王行杖村就应该是“宋武城”。
  (六)东武城的地理位置在盐厂村
按照“故武城县在县北十里”的说法东武城应该在南梁村,根据南梁村地上和取土坑的实地观察没有发现符合于古城的痕迹,显然“县北”和“十里”都不是精确的描述。对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城来讲,其周围因取土、平整土地、开沟挖渠应该有古墓、砖瓦窑等遗迹,古黄泛区的县城就应发现瓦砾或不易于耕种的盐碱地。只有西半屯乡盐厂村符合古城址的特点,盐厂村东、村东南的取土坑中发现很多砖结构墓葬(图二),有的墓中还出土陶罐、贝壳(图三),发现瓦、瓦盆窑址(图四),听附近村民介绍某户居民的宅基下还有灌不满水的暗坑。根据土层分析应为东汉前的河患所掩埋。那么附近就应该有城镇遗迹。盐厂村西是一片盐碱地,1522年建村后的几百年里这些盐碱地只生长耐盐植物——红荆,有人也试图开荒种粮,最终也只能稀疏的收获点苜蓿。1980年后大兴“垫宅基”之风,在这块半荒地里挖出了旧房基、瓷盘、瓷酒壶、铁釜、黑白瓷片(图五)和大量的砖瓦(图六),大概都是唐宋时期的遗物。可能县城南迁后这里仍有居民生活,一直到北宋时期再次被洪水吞没。
  据以上分析推断: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申效良坟周围就是唐朝时的“东武城”的一角。再往南或西南不远处的地下就是战国时期的“东武城”。离永济渠直南约4公里,符合《水经注》:“(屯氏别河)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南”的说法。
四、根据史料再大胆推测
(一)孙伏伽墓:根据《太平寰宇记》“孙伏伽墓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三丈,唐时刑部侍郎”推测:在今故城县西半屯乡双屯村北郑清公路东的“双冢子”也称“胡仙庙”,是中国第一位状元唐太宗刑部侍郎――孙伏伽墓。
(二)东阳城:根据《水经注》“(屯氏别河)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南,又东北径东阳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更之曰胥陵矣。俗人谓之高黎郭,非也。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故县也。”推测:西汉东阳县故城在今武城县甲马营村东南,古蔡河曾径城南向东偏北,汉武帝元封后屯氏河径城西,此时的西南来屯氏别河(蔡河)在此与屯氏河合流。
(三)复阳城:根据《水经注》“清河又东北迳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7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30里有复阳亭,故县也。”推测:北魏时的清河大概自西牛庄流向瓦子庄,向北流过今饶阳店西杨辛庄在白佛寺过今枣强县马田村,汉复阳县大约在朱辛庄附近。
(四)枣疆城:根据《水经注》“清河又东北流,迳枣疆县故城西,《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云:汉武帝元朔2年,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国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县西北50里,有枣疆城,故县也。”推测西汉的枣疆县在马田村东的清凉江内。
(五)武城县治的位置
夏帝芒(约前1830年),建城邑,今人称夏城或武城。约为今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南岗子附近。
战国赵惠文王元年(前298年),封平原君赵胜于东武城。约为今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南岗子附近。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建东武城县。今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至信城县旧城,今清河县尹才庄附近。
隋代开皇六年(586年),武城县治所重新迁回故地,今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
唐代调露元年(679年),将武城县城治所南移十里,今故城县军屯乡王行杖村西。
宋代大观年间(1107—1110)将武城县城治所迁至运河东岸,今武城县老城镇西运河内焕光桥北。
五、参考文献(略)

 作者 郝金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