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庄村历史由来

 yebo11 2020-12-28

     据本地史料记载,元末明初因多年战乱和水、旱、蝗、疫灾害,此地土著人皆流亡所存无几。当时,此地尤以降雨洪涝,及黄河决口水淹等水灾较为严重。要庄村历史由来

  明初各姓迁民从山西、山东等地迁民与此,因此地有大寺庙一座,位于武城邑城西南十里处,寺内大殿供有石刻释迦摩尼佛,人们亦称石佛寺,石佛寺地处本地制高点,不易洪涝,周边多是蒿草沼泽,故迁民多集聚于寺庙周边建房安居。

要庄村历史由来

 其中赵氏于1405年奉旨由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并在石佛寺以北建房定居。要庄村历史由来

   当时,武城邑官府为其圈地并分发钱粮,赵氏希望从此生活太平安乐、风调雨顺,遂取村名太平庄,南与集贤庄隔寺毗邻。迁来不久便逢雨季洪灾,所建房屋尽数被毁,赵氏便举家迁往毛家堤以西的清河郡赵家庄(今清河县赵庄村)。赵氏迁走后此地被他人占领,后来一部分赵氏永居赵家庄,另一部分赵氏不愿舍弃此地,便到官府多次申报索要原领地,官府最终调解后距石佛寺北约一里建庄,并多次向北延续扩建,即要庄村现址,因村庄为多次索要得来,故改村名太平庄为要庄。

   明永乐1407年,刘虎、刘豹兄弟二人精通木工技术,由山东莱州府孤柳村一路凭木工手艺走街过村,历经辗转来到集贤庄,后来与赵氏携手驻台垒土守村立户共居要庄村,几百年来,刘氏、赵氏和其他姓氏一直和睦相处至今。(刘清欣考证辑文于2016年2月1日)

 

                                  要庄村与古西李村

要详解要庄村的历史由来,必须要说他的前身,即西李村。西李村位置在现在的要庄村西,他的东半部与现在的要庄村西半部住户重叠,在要庄村西半部地表以下约1.5米处。

 

西李村的历史由来:此地在夏朝以前为荒泽之地,当地土著居民属于黄河流域文明部落,大部分都聚集在现今的威县常屯镇附近,后来随黄河古道(漳河至下游清凉江)的变迁游离,原始部落的人们分散至此,自此这片土地上开始有人集聚生活。

 

夏朝此地属于冀州,就是大禹治水的冀州,(今河北冀州只是占用了此名而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为晋国和赵国管辖,县城则是东武城邑,(在今饶阳店附近)武城的由来是夏朝大禹之后“武”在此封地建国都故称做“武城”。后来在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名唤“子游”在此任武城县官,并把武城县城由饶阳店搬至今军屯镇关庙村附近,子游把此地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经过子游的治理,这里的百姓人口渐渐多起来,他们纷纷复垦荒地立户建新村,开始所建村庄很小,宗亲几户群居便是一个村落。百姓们靠天收成生活,过得很清贫,据载,每天只吃两顿饭,后来人们渐渐的都在此地聚在一起。西李村在这时形成,西李位置因在运河以西,(运河以东有“东李”)村内李姓较多,故名西李村,并逐渐发展成此地最大的村镇之一。

 

据说,子游是孔子最得意的大弟子,孔子周游列国,从清河郡一路到武城,途经武城西李村,看见这一方百姓在弹琴唱歌,安居乐业,问百姓谁是这里的县宰(县官),百姓说是“子游”,孔子说:怪不得此地民风如此好。后来孔子见到子游笑着说:治理此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说:君子学礼乐会博爱他人,百姓学礼乐做事就会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杀鸡焉用牛刀”的来历。

 

唐朝时期,官府在此村南建石佛寺,宋朝时此地集市庙会辐射周围几十里地,是民间贸易集中地。(此地庙会在唐朝开始,后来在西李里原址上一直延续到清朝,才迁至今清河县黄金庄镇西高庄村,据说西高庄地势极高不易水淹。)

 

 

到了元朝时期,此地繁华尽失。水灾瘟疫、战乱屠民,特别是1344年黄河泛滥决口,西李村被洪水整个淹没,洪水消退后於层厚达一米多,至此西李村彻底从地平线上消失,原村庄幸存者散落到石佛寺内及周边各地,这就是西李的由来始末。

要庄村历史由来

                     毛家堤的故事

故城县南半部即建国镇辖域,在以前属于“武城”管辖,新中国成立后,以运河为界,才划归河北故城县。历史上此地一直以武城地相称。在历史各个时期武城地界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据史载,明朝嘉靖1557年,时任武城知县的县官叫谢梦显,谢梦显上任时间不长,便遭遇上游清河辖区的渡口驿运河段决口,因武城地势比清河低洼,水流顺势而下,顷刻武城全县到处汪洋,十屋九毁,众百姓因水灾家破人亡,决口虽在清河县境内,但清河地势较高却受灾不很严重。面对惨状,遂下决心在与清河县接壤的边界上,征良田平地修筑毛家堤,用来确保武城县城和众百姓再受洪灾之苦。

 

百姓面对无情的洪水灾害,纷纷自发的来做义工干活,谢梦显带领百姓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修筑完毛家堤(又称谢公堤)。毛家堤是一座长约三十五里,宽十米高四米的土梗大堤,源头从毛店村东,(今辛堤村北),卫运河西大堤上开始,绵延至军屯镇徐里村西(今贾庄村南)的清凉江结束。此地洪灾水患,一般来自西边的古黄河道分流清凉江等河流决口,以及南边临清、清河境内运河溃堤,而平地筑起的毛家堤这一阻水屏障,一举杜绝了这两大洪灾隐患。建大堤时武城县曾让清河县征用良田土地,顺毛家堤挖河贯通到黄河古道清凉江中,用于疏导洪流,清河人疼惜良田被毁,且劳民伤财,自恃地势高的优势根本不接受这个建议。

 

 

1562年临清运河决口水淹清河县,而武城地虽低洼因有毛家堤守护,安然无恙,水全部被阻到清河境内漫流所以清河百姓受灾比以往严重,清河上报朝廷状告武城县,把被淹惨重的责任归咎到毛家堤上。要求武城拆除大堤,而武城怕重蹈洪灾覆辙拒不同意拆毁。

 

洪灾发生时,逃难的清河百姓和隔守护大堤的武城百姓集聚到毛店村和安家那村之间的毛家堤上,因清河百姓想私自扒开大堤分流缓解水灾,引起武城人护堤保卫,导致双方械斗当场打死了清河县民李秉,命案发生后两边百姓听闻纷纷前来增援,前来追查此案件的清河衙役官差,在持续的众人械斗中也被乱棒打死,据说,打死打伤民众更是不计其数,从此,清河武城一直为大堤存在与否,没完没了的打官司。

 

官司从明朝打到清朝,据说官司最后到了两省巡抚李卫那里,李卫读完案宗面对这起历史遗留问题,做起了和事佬,召集清河、武城两个县官,给他们一个约定,毛家堤以后不准扒土,也不许添土任凭水淹雨淋顺其自然,并让人刻了个碑立在清河县小范庄村边的大堤旁,让两边居民永远遵守这个约定,后来小范庄村逐步扩建,此碑已被住户包围在村中心位置。

 

 

毛家堤事件后,以至明清时期,大堤两边民众多年不往来走动。以至现在两县紧邻的两个村子,生活习俗不通。比如小林庄和小范庄,农田耕地只是一道小田埂,村距也不过三百多米,方言口音大不相同,有些生活习俗甚至有天壤之别。

 

现,毛家堤已消失无存,为减免水患灾害的发生,今人依据明朝谢梦显的倡议,在原址上挖了条河,用于疏通古运河和黄河故道清凉江之间水脉,此河便是要庄村西边的辛堤干渠。

 

               

                      石佛寺简介 

故城县建国镇石佛寺由唐朝官方初建。相传,唐王李世民笃信佛教,大力支持玄装法师弘扬佛法,玄奘法师亲传弟子僧众数千人,后来这些僧侣云游各地教化普渡众生,其中两名得道高僧辗转来到东武城邑城,(东武城邑城原址在今武城老大桥拱桥下)他们看到武城邑西南的西李里(西李里为古村名,现已无存,遗址在今要庄村西北处)东南三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奏请朝廷大兴土木兴建释迦摩尼寺,寺庙建成后,朝廷遂即送来一尊汉白玉释迦摩尼石佛像用于供奉,因他处寺庙皆是泥塑佛像,唯独此寺庙为石头佛像,遂命名此寺为石佛寺。石佛寺最初占地总面积约三十余亩,是本地六大庙宇之一(石佛寺、子游庙、兴国寺、庆林寺、观音寺、清凉寺),石佛寺由山门殿、金刚天王殿、西天如来佛祖大雄宝殿、藏经殿、僧人起居生活房屋等建筑及寺东僧侣院菜、田地和场院等构成,寺前为当地民众住户集聚区(如今人们还是习惯称此地这些居住户为“寺前里的”),石佛寺经历代损毁修缮,在清朝前,占地面积仅剩十亩左右,其中寺院建筑及院落占地一千多平米,解放初期,因大雄宝殿损毁,释迦摩尼石像和三尊龟驮功德碑暴露在重修的山门外,释迦摩尼佛像造型精美,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高约一米半左右端坐在佛座之上,身边两侧各有一个童子石头雕像,寺内东殿供奉金刚天王,西殿为藏经殿,清末民初用作教化不孝村民的课堂,山门内供有释迦摩尼佛(村民亦称西天佛爷)泥塑雕像,北大殿内墙壁上绘有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彩绘。文革期间,此庙被夷为平地,石佛像及碑刻被破坏,残存佛像等文物被村民挖坑掩埋,后来上级文物部门前来查找,因迷失埋藏地坐标,找寻未果。石佛寺历来香火鼎盛,宋时最甚,出家僧人多为附近居民,最后一名僧人为要庄村人士。近代在寺庙周围出土宋代和尚双缸圆寂坟众多。


现在原石佛寺已不复存在,在原寺庙遗址中心位置仅存有近代村民自筹自建的三间庙堂,供有西天诸佛、菩萨、金刚及天地三界十方诸神牌位。每逢初一十五及节日,众多村民纷纷前来供奉烧香,依祈平安多福。石佛村名由来:据县志载,最先迁于此地的为王姓名泉的人,遂取庄名为王泉村,渐渐的各姓迁民在此汇聚,即改名为集贤庄,后来人们因寺庙的名气越来越大,遂取名石佛寺村后演化成石佛村。因石佛寺建于唐朝,北京城建于明朝,所以本地有“先有石佛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本文作者为刘清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