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学而无友 合作有学问

 张福涛lu70kpm9 2020-03-10
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首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调整原则,使各小组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搭配合理,关系和谐。合作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承担任务,互相配合,相互依靠,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这样不但问题变得较容易解决,而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学到终极看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他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以便质疑、补充和点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第三,师生关系更加民主。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交往合作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不同的观点,在争辩中求同存异,发现自我,保持理性,学会借鉴。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组内的不同学生智能、基础有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尤其学困生能在组内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为贴近,更为有效。

第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合作学习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当学生进入小组学习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团体。这种适应与融合,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目录
第一章  本质与特点
1.合作学习的内涵本质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3.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
4.合作学习的概念关联
第二章  形成与发展
5.合作学习的根源透视
6.合作学习的呈现方式
7.合作学习的历史管窥
8.合作学习的前景展望
第三章  理念与模式
9.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0.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11.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
12.合作学习的角色定位
第四章  问题与对策
13.合作学习的认识误区
14.合作学习的操作陷阱
15.合作学习的保障机制
16.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指导与评价
17.合作学习的培训实施
18.合作学习的发展阶段
19.合作学习的升级策略
20.合作学习的评价原则
第六章  差异与案例
21.合作学习的思维差异
22.合作学习的年级差异
23.合作学习的文科案例
24.合作学习的理科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