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青木森森 2020-03-10

林语堂先生著有《生活的艺术》一书,讲到生活的艺术化才是真正的、 最高的生活。同样,艺术的生活化也应该才是真正的、最高的艺术。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一文中谈到“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业,整个儿散发着墨香。”扇面书画即是作为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 一种形制。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依相溶而又相互生发。沈从文先生在《扇子史话》一文中说“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蚊、掸指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虽然扇子的某些功能在当今时代已渐渐淡 化甚至几近消失,但在扇面书画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帝王将相(如宋徽宗尤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常以自书的画扇賜给大臣们)到文人墨客 (如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陆游扇上题诗等),扇面书画已积淀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元素。 一柄在手,不只是驱暑纳凉,更多的是一种风雅,是把玩观赏,是陶冶性情。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如果把当今书法创作走进展厅中动趋八尺甚或丈二的宏篇巨制比作长篇小说或历史剧的话,扇面书法则是散文、是清言小品。所以扇面书法总体特征应该是小巧精致,纵然曾有专为陈设观赏和展览制作成超过实物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巨扇”,也只能算是“别格”,而体现风韵的精工雅致应是扇子的本体特色,笔法、字法、章法要能体现出灵巧、率意、活泼、闲适、典雅、精致,要书写的更见性灵。所以扇面书法尺幅不易过大。如果是为了应对“书法科举”,是为了投稿应试,则可以把二、三、四等扇面书法作为一组连接成一个条幅,甚至更多扇面裱成整本册页。这一组扇 面最好是统一的形制,或统一为折扇,或统一为团扇,但可以不同章法或不同书体表现,这样既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力,使自己的书法创作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展示,还不失扇子精工雅致的本体特色。 但既要注意这一组中每幅扇面的丰富变化,又要注意组合在一起的统一协调。这样的求同(统一折扇或团扇的形制)存异(不同的制作形式和表现手法),才能在统一中见变化,在变化中见统一,既不散乱,又不单调,做到规整与活泼的自然结合。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篆刻艺术被称为“方寸世界,气象万千”,精美的书法扇面更要做到“小中见大”,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章法上更加根据其独特的形制,注意空间分布虚实相映,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切不可布满塞足,让人在欣赏时感觉胸闷堵气。 要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尺幅小,境界不小,字休小,气势不小,要在有限的空间中于内容与形制、整体与局部、正文与落款及钤印上去充分表达笔墨、造型、气韵、情感等无限深邃的艺术语言。折扇常见的处理方式有长短式、平展式、间格式等,团扇处理方式有二: 一是随形布势,将字形内容包括题款,尽管写成圆形,以求协调。一 是圆中取方,将文字内容写成方形。一般说篆、隶书多以上密下空的平展式布局为常见,真、行、草作扇面多以长短式。不同的书体或录写数段不同的内容则以间格式处理较为适当,这种间格留给视觉的转换过程,避免了不同书体的冲突和不同内容的混淆。这种依次分成几个块面书写间夹空白也体现了不规则的疏密参差之美。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历史上尤其是明季以降的文人墨客、书画大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扇面书法世精品和创作经验。扇面书法在当今尤其是通过扇面专题书 法展的推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只要我们既尊重传统规律又不固定僵化其程式,就会不断创作出富有新意和美感的扇面书法艺术。

刘颜涛扇面书法欣赏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扇面里有大境界

刘颜涛, 一九六五年五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全国书法展览评委。

作品荣获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翁同龢书法大奖”、全国第九届书法展篆书最高奖及河南省政府文艺最高奖等。参加“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六十六人展(巴黎、柏林、悉尼)”、“首届‘三名工程(名家、名篇、名作)’五十家书法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五十六人)书法提名展”、“首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书法篆刻展”、“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权威性展览。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收藏。出版《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 刘颜涛》等十余种作品集。

名家集评

陈洪武(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颜涛于甲骨、金文乃至整个篆书系统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汲取、探寻,并赋予了“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形成了自家独特的风格面貌。高标独立,不流时俗,以古为徒,自成高格。在当代能以一种沉静的方式,沉潜于书法艺术的长河之中,成为这个时代鲜明而不可或缺的“这一个”,让我们非常向慕。

刘洪彪(中国书协副主席):

刘颜涛先生是近年来在中国书坛非常令人关注的一位书家。虽然他年龄不是很大,但是他已经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中,他能作为全国五十六位名家之一被提名,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颜涛的书法在全国大的展赛中频频获奖,关键是他能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殷商文化的地域优势,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法、独特的结体字法、独特的书体风格。他笔下呈现的这种景象是一般人写不出来的。而且很多学习他、效仿他的书法作者也随之入展、获奖,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颜涛的篆书实际上已成为了一种现象。一个书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风格,并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而后又纷纷去效仿,这样的书家,在全国是不多的。我们虽然不主张、也都知道不要学习时人的东西,但他们还是情不自禁地去学习,这就说明颜涛的书法确实好,他们确实喜欢,也足以说明颜涛书法的价值所在、成功所在。

冯宝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

刘颜涛先生是当代篆书创作领域里极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对当代篆书创作理念的转变、创作技法的丰富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传统艺术形式进入了全面复兴的新阶段,一批具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书家脱颖而出,刘颜涛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以笔法灵活、线条丰富、造型生动、意蕴悠远的大篆名世,开启一代新风。

明清乃至民国,从事大篆创作的书家大都是考古专家、古文字学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浑穆古朴、线条凝重,但很多以大篆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停留在描摹古文字造型的层面。刘颜涛先生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更倾向于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审视这些古老的文字,不仅要复活它们的形体,还要在创作中赋予它们生命活力,赋予他们艺术美的灵魂。

笔法、墨法上的突破是刘颜涛先生成就自我书写个性的关键,因为率性、松灵的笔法,使书写成为一种颇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意表达,线条的质感得以强化,而且富于变化、富于表现力,也就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古老而神秘的大篆造型、富于韵律感的笔墨语言,都让面对刘先生书法作品的人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审美体验。

周德聪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颜涛的书法无论是篆隶还是行草,其线条总是充溢着屈曲与盘郁,表现于篆隶更加明显。用笔的沉稳与行进的迟涩内韧,既是他生活的写照,更是他对艺术本真的渴求。一往流利的轻盈与他无缘,厚重、焦渴、苍枯、遒劲、浑茫构成他书法线条的形质。内敛的笔势,含蓄的起止,婉曲的线形,刚毅的内质,稳健的结字,古拙的趣味,再再印证他性格的执着、坚毅、内向与谨严。颜涛在篆书中喜用焦墨与渴墨,辅之以行笔的舒缓与跌宕,使得线条苍茫与浑朴,从而达到了血浓骨老、筋丰力遒、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境界。颜涛的篆书,可谓多方涉猎,甲骨文的细筋入骨,散氏盘的汪洋恣肆,毛公鼎的瘦劲精严,墙盘的整饬工稳,都被他悄然吸收,迹化在他的一系列篆书作品中。他的篆书,笔画粗细变化尽管不大,然墨色时浓时枯,造型时正时反,郁曲沉静,老笔纷披,于虚实中显灵动,于整饬中见变化,于稳健中显恣肆。可谓深得中锋用笔圆劲厚实、将浓遂枯,似虚还实之妙。

他的行草书以南帖为旨归,博涉多优,曾沉潜于『二王』的内擫外拓与『尽善尽美』,复浸淫于苏黄的天真烂漫、放逸生奇和明清书家如徐渭、王铎、傅山等的险劲沉着、雄奇跌宕。因而所作行草,皆八面出锋,变化多端,紧涩中不乏恣肆,沉重时更显飘逸,平易中时见拗峭,萧散中不乏谨严。与命运的顽强抗争,对书艺的一往情深都化作笔墨,融入线条,形诸文字,寄托幽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