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用一生的故事

 xiaoyao110 2020-03-10
    宽大: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的。」 
  不过儿子又继续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撼,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时儿子挂上了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 
  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要去喜爱面貌姣好或谈吐风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欢那些造成我们不便和不快的人却太难了。我们总是宁愿和那些不如我们健康,美丽或聪明的人保持距离。 
  然而感谢上帝,有些人却不会对我们如此残酷。他们会无怨无悔地爱我们,不论我们多么糟总是愿意接纳我们。今晚在你入睡之前,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你力量去接纳他人,不论他们是怎么样的人;请他帮助我们了解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种神奇的东西称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但你却知道它总会带给我们特殊的礼物。 
  你也会了解友情是上帝给我们最珍贵的赠与!朋友就像是稀奇的宝物。他们带来欢笑,激励我们成功。他们倾听我们内心的话,与我们分享每一句赞美。他们的心房永远为我们而敞开。现在就告诉你的朋友你有多在乎他们。 
  试想:朋友,您一路看下来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吧。那么,在对别人有所决定与判断之前,首先,请想想这是否是一个「误会」,然后,请考虑您是否一定要钉下这个「钉子」,如果可以的话,请「且慢下手」。 
  因为,当您对别人「宽大」之时,即是对您自己宽大。
    且慢下手: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就在真正努力为新主管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月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的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蔟;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注: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 
  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作者:白头翁 日记本: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11月12日,12:18  星期日  晴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 
    曾读过一篇文章: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老人问女人怎么没有侍者,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然,老人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始你挨个地拣你喜欢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他们会告诉你该付多少钱。”女人告诉他。
    老人说,从此他知道了在美国做事的法则:“在这里,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获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说得多好啊!自助,就意味着你要靠自己,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成功固然需要机遇,但是幸运女神不会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两个人一同大学毕业,但是几年后,两个人的境况却有天壤之别;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例子:有人满腹才华却无出头之日,有人却能大展身手、游刃有余……才华固然重要,但是,才华不等于成功。成功还需要自己去打拼、去争取、去营造。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首歌词唱得好,“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是啊,在这激烈竞争的年代,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生法则。如何在这世界上寻求一席之地呢?老人说得好:“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各种各样的东西摆放在那里,只要你有能力支付得起。但是,你如何能够支付得起你想要的东西呢?你只有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来,自己去拿。”

[作者:白头翁 日记本: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11月11日,14:49  星期六  晴    
                        “三道茶”——生命滋味的体验 
    到大理,在欣赏沧山洱海旖旎风光的同时,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品尝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三道茶”。
    在大理,品尝白族“三道茶”有三个绝好的地方:一是在古城洋人街的茶楼里,伴着优美的音乐,白族姑娘会把每道茶放在额头前,介绍其代表的人生哲理,再恭敬地放到你跟前,让你在品茶的同时,品味人生。另是在喜洲白族民居,白族姑娘会热情地为你捧上“为民肉松”、正宗的喜洲酥奶,在载歌载舞中奉上“三道茶”,并指点你品尝。再就是乘坐客轮航行在洱海上,一边陶醉在“高原明珠”、“人间蓬莱”的仙境中,一边伴随白族姑娘婀娜的舞姿,品味“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三道茶”起源于民间,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后成为大理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古老方式,曾是南诏国王招待国宾的茶礼。“三道茶”借茶喻世,将饮茶与茶艺、人生融为一体,茶道中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白族传统“三道茶”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品尝“三道茶”更富含着人生先苦后甜再回味的深刻哲理。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早在南诏时期,白族的先民就有用花椒和姜跟茶一起煮吃的习俗。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里倡导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日期间专饮“三道茶”。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到云南,在大理鸡足山过元宵节时,曾被僧众以“三道茶”招待,他在《滇游日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述。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如今的“三道茶”由唐代发展到明朝再到现在,内容更丰富,更多味了。
    “三道茶”是从烤茶发展而成的。每当有客远道而来,好客的白族人忙把客人请进家中堂屋就坐。堂屋摆放着木架和铸铁的火盆,上面支着三角铁架。客人落坐后,家中人很快点燃栗炭火,打来清水放到三角铁架上烧涨。在烧水时,一面和客人寒暄,一面把带耳的小砂锅茶罐放在火炭边烤热,然后放进本地产的绿茶,边烤边不停抖动砂锅茶罐,让茶叶在里面不断翻身打滚,受热均匀,直到茶罐中茶叶烤脆、烤香,叶色变黄,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时,这时水也烧涨了,把茶罐放在火盆边的木架上,把正翻滚的开水慢慢倒进茶罐,罐内茶叶翻腾,冒出白烟,嚓嚓作响,如雷贯耳,于是这烤茶又叫“雷响茶”。当茶水化作泡沫翻上罐口如一朵盛开的绣球花时,满屋茶香四溢,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还要重新烘烤。有趣的是,这时,执罐烤茶的人还一边抖动茶罐,一边喊“落、落、落”或“窃、窃(白族话好的意思)”,并停止倒水,待泡沫落下,再加满开水,四火稍煨火片刻,就可以把茶水倒进茶杯。只倒一点点,然后加开水兑成琥珀色,便可请客人品茶。头道茶——“苦茶”又称“百斗茶”,香味浓郁,晶莹透亮,味苦性凉,苦中带涩,有烤茶的特殊馥郁,清心涤肠,健胃醒神补气,使人神轻气爽,一除客人远道而来的疲乏,还可去烦恼,被称之为“清苦之茶”,此喻人生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品完头道茶,主人便往砂罐内重新注满开水,接着拿出一个小碗,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芝麻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味甜气香,被人叫做二道茶——“甜茶”或“糖茶”。啜一口,顿然使人眉舒眼笑,浑身舒畅,深感甜美,寓意苦尽甜来。到第三杯时,放入少许烤香的乳扇,舀半匙蜂蜜,再加上桂皮、米花和4至6粒花椒调拌,客人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样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其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各味俱全,便是三道茶——“回味茶”或“扇茶”。入口回味生津,爽口润喉,满口清香,使人精神爽然。如果用第三道“回味茶”来寄托人生体验,就是说生活是复杂的,凡事要多“回味”,不断进取,即使在生活幸福顺利时也不要忘记人生的悲苦。
    “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代徒弟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地皱眉砸舌。师傅说:“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砸舌品味道:“有苦、有甜、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年轻漂亮的白族青年便会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置身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里,定会产生你就是“美丽多情的金花”或你就是“朴实、勇敢的阿鹏”的感觉,使你的旅途增添一层梦幻的色彩。
    “三道茶”的泡制和饮用过程充满了喜迎嘉宾的兴致和亲热的感情,寄寓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主宾相敬,细细品味,令人心旷神怡。“三道茶”通常只有在节日或特定的场合用于招待贵客,现今却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已发展到茶文化层次,开发为集白族音乐、歌舞与品茗为一体的白族茶道,它以独特的魅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客的传统礼俗,深受海内外宾客喜爱。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更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三道茶”反映了白族人民的乐天自信、追求稳定和和谐的民族性格。当你来到巍巍点苍山麓,泛舟碧波荡漾的洱海,品尝每一道茶时,都伴有三、五个歌舞节目,饮茶时可边品茶边欣赏文艺节目,既有解渴歇乏之宜,又能赏心悦目地鉴赏白族歌舞。白族金花和阿鹏载歌载舞,首先跳起颇有民族特色《阿达哟》舞蹈,“阿达哟”在白族语中的意思是欢迎您到这里来。一曲舞罢,他们会为你端来小碟的红绿丝、花生米、蜜饯、果脯等,并为大家端上第一道茶。 我们用刚刚学会的白族语“那为你(即谢谢)”,接过白族姑娘递过来的茶盅。白瓷蓝釉花的无耳锥形茶盅,绘有蓝蝴蝶花,构图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清雅大方的感觉。宾客一边品茶,一边接着欣赏白族青年男女表演的《掐新娘》、《金花之歌》、《八角鼓舞》、《情歌对唱》等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歌舞幽默、风趣,如歌如诗般地演绎着白家的民风民俗,似清泉、如甘露,予人以清新的滋润的感觉。每一个舞蹈跳得都很优美,每一支歌曲唱得都很动听,每一支乐曲演奏得都很传情。来宾在优美的白族歌舞表演中,细细品味第一道“苦茶”,慢慢咀嚼第二道“甜茶”,静静回味第三道“回味茶”,得到的是一种声、香、色、味俱全的享受。敬茶时很讲究,主人往盅里斟上两、三滴,兑入少许开水,白族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尊客例规,所以那盅内的茶水只够品一、两口。头道茶水不多,可是那味道苦中带香醇,别有一番韵味。身穿民族盛装的姑娘和小伙跳完舞蹈后,姑娘们为客人献上第一道茶。几位姑娘双手端着精致小巧的茶杯齐眉敬给客人,然后唱道:“您是远方的山鹰(对女的则称‘凤凰’),带来吉祥和幸福,翻山越岭不辞苦,飞来我家落。愿生活吉祥如意,愿日子像您的祝福,喝盅我们的白家茶,祝您也幸福。”这样,就使客人盛情难却,尽量饮之。韵味悠长的民歌、色彩斑斓的舞姿让你在品茶时对“苦”的注意力明显放松。弦歌声声,竹笛悠扬,表演又开始了。各种白族调、对口山歌、弓琴独奏、唢呐齐奏巧妙穿插。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主人开始上第二道茶。姑娘们边敬茶边唱:“甜茶一杯敬朋友,甜茶一杯献远客,端上甜茶甜似蜜,恰似一家人。喝下甜茶话更浓,喝下甜茶情更深,喝下甜茶叙友谊,声声甜人心。”喝完第二道茶,传统舞蹈“八角鼓舞”开始了。八角鼓,八方八角,厚寸余,单面蒙皮,边缘嵌有铜钱铜玲。这种舞蹈还有一种道具叫“双飞燕”,是一副2寸长的竹板,板上垂挂着彩带,舞者双手各捏一副竹板,起舞时像燕子双飞,故有此名。舞蹈中,女的用双飞燕,男的用八角鼓,男女各为双数。他们跳起了“一条街”、“打四门”、“背合背”、“心合心”、“脚钓脚”等种类繁多的花样,有单个表演、集体表演、男女交错、旋转对舞,随着八角鼓、竹板在身体各部位敲击的节奏,双膝轻轻颤动,肩、胸、腰也随之晃动。表演进入了高潮阶段,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增大,穿插自如,变换多姿,气氛活跃,情绪热烈。当您美滋滋品着第三道茶时,也许会听到这样内容的歌:“三道香茶敬朋友,一道香茶一道情,一道香茶一道意,客人莫嫌弃。先苦后甜话友谊,先苦后甜话友情,情深意浓话更香,亲上又加亲。” 
    喝“三道茶”,也是在品尝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甜中还要多回味茶,这是大理白族“三道茶”的三层境界,三种象征。酸甜苦辣,云烟过眼,成败得失,了然于心。喝“三道茶”,是一次三位一体的品尝,一次生命滋味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