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为啥放1块“生肉”在碗里?可别扔了,有大作用

 历史小事 2020-03-10

在影视剧中,观众经常看到牢头给死囚犯送去一顿丰盛的美食,有鸡有鸭,有鱼有肉,还有一壶好酒。犯人看到之后非常的高兴,还以为自己要出去了,殊不知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顿饭。

犯人吃饱喝足之后,就该送他们“回老家”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将死,其膳也丰。”

人死的时候,要做一个饱死鬼,而不是饿死鬼,这是对死人最起码的尊重。那么为什么人死前之前要吃饱喝足呢?这里面有个小故事。

楚庄王平定叛乱之后,就把犯人关了起来,准备杀死他们。可是犯人们要吃饱喝足才肯上路,不然的话就整天嚷嚷。

楚庄王也不是小气之人,就答应了他们的求情,让他们在死之前吃饱喝足,然后安心上路。

随后,这个习惯便流传了下来,犯人死之前要吃饱喝足,他们吃的最后一顿饭称为“断头饭”,吃完之后就要被杀头了。

到了明清时期,断头饭发生了一些改变,还增加了一些内容,那就是在碗里面放一块“生肉”。

这就让囚犯们不明白了,熟肉能吃,生肉怎么吃呢?有些囚犯就把生肉扔了,把熟肉吃完了。其实这块生肉有大作用,不能小瞧它。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人死了之后,魂魄就会来到阴间。魂魄接受阎王的审判之后,便来到奈何桥上,喝一碗孟婆汤,忘记前世,然后开始重新投胎做人。

魂魄在经过奈何桥的时候,上面除了有孟婆之外,还有一条狗,这条狗负责维护桥上的治安,防止有人多喝孟婆汤。

这条狗看见生人就会咬,把魂魄咬的是魂飞魄散,再也不能投胎做人。魂魄自然是非常害怕,于是便丢给狗一块生肉,让它不咬自己。

那么这块生肉是怎么来的呢?没错,就是碗里的那块生肉。因此,当囚犯看到自己碗里有一块生肉的时候,心中是感激的,这样他就能投胎转世了。

虽然现在没有断头饭了,可是给死者生肉这个习惯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在某些地方,祭拜死者的时候,人们还会给死者一块生肉,祈求他早点投胎做人。

以上内容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里面包含着古人对死者的敬重,以及对往生的祈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