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粹先验知识隐合的真实结构

 叶晓锜 2020-03-10


         康德是近代认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使认识由本体的反映转向了主体的制作。黑格尔曾说过,要进入哲学就必须懂得康德。

        数百年来,中外学者敬仰康德的学说,一方面,尽力从康德学说中获取思想启示,另一方面,又深感康德学说的深奥,难以参透理解。

        为何康德的学说,既令人启示敬仰,又使人很难参透理解呢?其缘由在于康德学说立足于先天原则,阐述的是纯粹先验的知识,对于习惯于从实际经验知识中求解的广大读者而言,无疑有一种难以识别天书般的迷茫。

         一,康德的思路。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专讲认识制作结构的。在康德学说中,认识并不是经验论所说的那样,只是白板一块,完全来自外部对象的印制,相反认识是具有自身制作结构的,首先,这种认识制作结构以纯粹先验的感性方式,整列外部刺激,生成种种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进一步,以纯粹先验的知性方式,整列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生成质的、量的、关系的、模态的范畴判断;更进一步,以纯粹先验的理性方式,整列范畴判断,生成形式的、辩证的逻辑推论。从直观表象到范畴判断进而到逻辑推论,显现了人类心灵特有的那种纯粹先验的认识制作结构。这种纯粹先验的认识制作结构,先于经验,是提供一切知识的普遍必然的绝对基础。

       康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所处的时代知识境界尚未达到所需高度的情况下,意识到认识内含一种主体方式的制作结构,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辨求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专致于认识制作结构的纯粹先验的知识,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

        第二,康德的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立足于先天原则,求索的是纯粹先验的知识。这样的立足使得康德的学说,有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未能把认识的结构放置于人类主体的实在根基,从人类主体的实在根基上探明认识的真实制作结构。

        读《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都是纯粹先验的,抽掉了一切实际知识的关联,除了纯粹先验的自身制作结构外,不和任何东西打交道。这种纯粹先验的认识制作结构,始终在纯粹先验的高度抽象的概念之间来回探索和编织。为何纯粹先验的感性必然是直观表象的,纯粹先验的知性必然是范畴判断的,纯粹先验的理性必然是逻辑推论的,以及纯粹先验的感性、纯粹先验的知性和纯粹先验的理性,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是一种怎样的主体实在,又是怎样被先天原则赋予的,我们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是得不到具体的解读和答案的。

         三,认识的真实结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一种先天原则的,纯粹先验的知识。当我们在当今时代知识境界的更高哲学视野上,勘察人类的意识结构,就可以还原隐合在康德学说中的,康德本人尚未意识到的一种真实的认识制作结构。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认识的制作,认识的制作结构存在于人类意识活动的主体实在中,这个简明事实决定了,真实的认识制作结构必然发生于人类意识活动的主体实在中。哲学需要从人类意识活动的主体勘察中,探明真实的认识制作结构。康德之所以未能进入人类意识结构的勘察,其原因,一是所处时代的知识境界局限,二是追求的先天原则和纯粹先验知识的遮蔽。

        人类意识结构是身体意识和概念意识的联结。其中:

        身体意识是根基性的,由多元感官构成,通过眼球、耳朵、鼻子、舌尖、肢体和外部刺激的客观作用联结,造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直观表象,经大脑的中枢合成,生成种种感知对象

         概念意识是加入性的,通过声符和图符的制作和使用,指称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赋予它们种种名称和定义的指称抽象构造,生成事物的概念认识。

        立足人类意识结构的实在勘察,康德的纯粹先验知识,纯粹先验感性、纯粹先验知性和纯粹先验理性的神秘感就会消退而去,裸露它们隐合在人类意识结构中真实方式,再也不是先天原则和纯粹先验的了。

        所谓感性、知性和理性在人类意识结构中的实在方式是,感性的直观表象是身体意识的感知功能,知性的范畴判断和理性的逻辑推论是概念意识的认知功能。感性是直观的,提供的是对象的感知;知性和理性是抽象的,提供的是事物的概念认识。真实的认识制作结构,应从人类意识结构的身体意识和概念意识的联结中探明,特别是从概念意识的能动中阐明。

        由此,认识制作结构既的真实所在既不是先天原则的,也不是纯粹先验的,而是由生命意识方式的演化,人类符号指称文化的经验历史铸就的。认识制作结构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在当下和传承,它是先验的本能;在生成和由来,它是经验历史的铸就。

        这样,康德学说的纯粹先验知识将不再使人感到迷惑了,并将回到它所隐合在人类意识结构中的真实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