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官场的“大挑制度”:范进中举后能当什么官?

 cat1208 2020-03-10

本       文       约 3347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范进中举》是中学语文必学科目,无论是范进中举前后自身的酸腐、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张乡绅的殷勤结交,都显示着“举人”这个名头在清朝的分量。
稀罕的举人老爷


受现代小说、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读书人,起码得中个进士。但是,为什么范进只是中举,就被胡屠户称为文曲星下凡呢?中举后的范进可以做到什么样的官呢?

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虽然假借明朝,其实根据的是清朝背景。因此,范进中举反映着清代读书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小说中,范进最后中了进士,甚至做了山东的学政,但这些都是简单带过,远没有他中举时写得精彩详尽。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在清代做官的群体中,最正统的有四种出身:举人、进士、五贡、荫生。

  • 举人,明清两代,通过全省乡试而选拔出来的士子
  • 进士,通过最后的朝廷考试,即殿试,及第者会被赐进士;
  • 五贡,指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五种临时政策性的做官门路;
  • 荫生,因为祖宗积德,长辈身居高位,或是为国捐躯被皇帝恩赐的做官资格。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为实打实经过科举的举人,虽然不如进士荣耀,也是科考下各省的拔尖人才。一名读书人,要先成为童生,由童生参加县试、府试而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本省组织的乡试,通过后方为举人;举人入京参加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殿试,由此才算得上是进士。
 
在清代如果无特殊情况,各省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小说中,范进属于广东人士,清初顺治年间,广东每届乡试只能取90余名举人,到了乾隆时期改为72人的名额,所以,范进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是一个很高的名次。

成为举人也就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平日里高高在上,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才会来和范进叙情,并且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一所三进宅院的见面礼。

清代科举考试
为举人打开的一扇门


只是中举,又不是进士的范进能得到什么官职呢?

按清代乾隆年间的规定,举人如果参加会试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朝廷会为这些落第举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大挑。
 
所谓大挑,就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举人以二十人为一组,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对他们进行当面选拔。但是这次改变举人命运的选拔,一不看学识,二不拼文采,只是看这些举人的外貌条件。“相貌魁伟”是唯一的评判条件。
 
因此,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时,才有“你不看见城里张府(张乡绅)里的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样尖嘴猴腮,也应该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恶毒话语。

清代举人官职牌

但是大挑并不是二十个人都能入选,因为只选取相貌堂堂,魁梧大方的一等三人,二等九人,一共十二人。剩下的八名则美其名曰:八仙,不入等次,纯属陪跑。
 
大挑中被评为一等的三人,可以做知县,分发到各省当差。二等的九人可以做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回到其所在省份,候补各县的“教委主任”,执掌该县的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以清代一位普通的教官高照煦为例,他是光绪庚辰年(1880年)参加的大挑,被列为二等。虽然高氏自觉相貌堂堂,心有不忿,可就是这个二等候补的身份,他也一直等到光绪乙酉年(1885年)才补上了陕西省宜川县的训导。

对于大挑这种全看相貌和眼缘的制度,很多举人多有不满,有举人曾拦下参加大挑选拔的王公大臣问到:“大挑以何者为凭?”,却被大臣耻笑回答道:“我挑命也”。国家的基层教官选拔、举人一生的运数,只以相貌为凭。

江南贡院,清代最大科举考场戊子科(1888年)

而对于这样的儿戏选拔,并不仅仅存在于大挑中。清代曾有主考官做了一副对联讽刺考生:“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抽。”

就是这样全凭考官主观臆断的糊涂选拔方法,让范进受益无穷。

在考取举人之前,范进以童生身份从二十岁应考,考了二十多次都没有考上秀才,只因最后一次考试被周学道可怜,选中为秀才,才有了他后面的故事。因此如果时年五十四岁,相貌平平的范进参加了大挑,最多也只能评为二等,候补一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任的县学教谕。

但是,并不能因此小看这县学教谕,教官虽然与其他肥差相比,显得清贫,但是也有自己的好处。

清代科举考试试卷
基层教官的权力


比如“新生册费”就是教官们非常重要的一笔收入。每当童生考中秀才,需要教谕、训导这些官员给他们在“履历”上盖章子。章子不是白盖的,新生必须要向教官送上一份“心意”,才能够得到官方承认,如若不然,教官一句话就可以将来之不易的秀才身份剥夺,多年的寒窗苦读就化为飞灰。

光绪年间,湖北武昌有一田姓秀才,因为家中富有,所以在盖章时遭到教官的刁难,索要数百两银子。可田家虽有钱却也不是冤大头,于是借口等到田秀才入学之后再给。教官知道此时推脱,就是不给银子,于是返回县学向朝廷派来的学政告状,说田秀才是靠舞弊才考取得功名。偏听偏信之下,田秀才被革除功名,从县学轰了出去,田家虽然家大业大,却因不愿贿赂教官,断绝了晚辈的功名。

清朝科举考试的“号房” 

清代笔记《瓜棚闲谈》的作者曾肇堃,在上任做了叙永厅(今四川叙永、古蔺等县地)训导之后有这样一段自述:“于是一介穷儒,乃得大成殿行走,管理红墙一带,统辖文武生员之职权。几生修道,岂偶然哉”。这段话不仅透露出高氏的得意,也表明了教官手中掌握着对该地区“文武生员”的生杀大权。

所谓大成殿,就是各地孔庙的主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此处行走就是代圣人教授门徒,这就表明了教官之辈官职虽小,却清贵无比,并且掌管该地的教育事业。

西方出版物中记录的装运食物等用品的中国箱篮,也是带入科场的考篮的常见形制

光绪年间,陕西省潼关厅的训导张晨岚,曾就自己的教官生涯作了一首《得字歌》:

一品官前坐得,两回丁祭办得。
三年考试盼得,四等秀才打得。
五品升衔加得,六旬太太苦得。
七品县印代得,八条卧碑记得。
九两斋夫扣得,十分将就算得。

这又可以与曾氏所说教官职权互为补充,“一品官前坐得”是说教官清贵;“两回丁祭办得”,则是指各地每年要在农历二月、八月两个月的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其中花销可以落下一些,而且祭品的整只牛、羊、猪也归教官分配。

“四等秀才打得”,是因为秀才每三年要参加两次县里的岁考,用以检查功课是否扎实。考试中,评为一二三等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四等的秀才家麻烦了,轻则被当众叱责,重则被革除功名,因此这其中不愿被革除功名的秀才和掌握生杀大权的教官,自然又有文章可做。

至于“十分将就算得”,则是因为教官基本上没有升迁的门路,官场历来也没有教官升任的规矩,所以,对于那些心比天高的举人来说,教官只是算不得出路的办法,所以没了上进的动力,很多基层教官也就尸位素餐,混吃等死而已。

清末,爱国志士开始提倡教育改革,晚清朝廷也兴办学堂,废除科举。持续千余年的古代科考制度,终于成为历史。
 
参考资料:
【1】《儒林外史》 吴敬梓
【2】《旧典备徵》  朱彭寿
【3】《世载堂杂忆》  刘禺生
【4】《近代笔记过眼录》  徐一士
【5】《清史稿·一百零八卷·选举》  赵尔巽(主编)

经公众号“历史D学堂”(微信ID:lishi1600)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