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不让炒作状元,科举时代是怎么报喜的?

 天地一沙鸥1975 2021-10-15

    我们都知道,现在不让炒作高考状元。但是,“考的比较好的同学”之类的花式报喜依然出现,因此,完全杜绝这种现象是很难得。

    那么,大家知道过去“中状元”是怎么报喜的吗?

    在科举时代,别说中状元 ,即便是最初级秀才,报喜的形式都很隆重。这是因为,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读书人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学而优则仕”,书读的好就可以做官;“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读书人是理所当然的统治基层;“士农工商”,读书人排第一。

     那么,古代的读书人有哪些特权,我们就从科考的四个层次来一 一解析。

    最低层次是童生,读书人在未考取秀才之前,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童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权,哪怕你五十岁了,依然被人称为老童生,与普通百姓没有明显的差别。

     童生在通过院试之后,即被称为秀才。秀才就有一定的特权了,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但是秀才一般不能直接做官,所以他所获得的的权益有限。读书人中了秀才之后,如果不想再考下去,就会选择去给官员做幕僚,或者自己开私塾。秀才的地位比一般老百姓有了明显的差别,但是还是属于平民这一层次,只不过经济和社会地位高点。

     秀才在通过乡试之后,就成为了举人。举人和一般的百姓比,地位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了。读书人在中举之后,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称做“老爷”,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要求担任教职,去做学官。还有机会参加大选,候补知县之类的小官。举人的土地可以免赋税,因此还会迎来一大批农民前来投靠,当大地主是无疑的。

     举人的地位,我们从《范进中举》一文就可以得知。范进在考中秀才的时候,老丈人胡屠夫只是拎了一副猪大肠来做贺,还对范进教训一顿。在范进中举人之后,老丈人见了他都直打哆嗦,反称呼女婿为老爷。

     举人继续往上考的话,就是通过会试,殿试,成为进士。进士可是妥妥的官僚阶层,最低县令起步,最高可做到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既然如此荣耀,那么过去读书人考的好,是怎么报喜的?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大事,如果不热热闹闹报喜,那简直白考那么好了。

     我们用乡试中举人和殿试中进士这两级来描绘一下报喜的盛况。

     乡试放榜的那一天,有读书人参加乡试的那一家人,一大早就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捷报的到来。成绩一出来,马上有人飞跑过去报喜,接下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乡亲们一拥而上,把这家人的门窗打个稀巴烂。大家也许会奇怪,人家中举了,你还敢做坏事?这可不是做坏事,这叫“改门换庭”,鲤鱼跃农门,辞旧迎新呢。这家人的门前,马上会竖起大旗杆,彰显书香门第不一样的气派。即使你家原来再穷,县官,乡绅都会上门祝贺,大家以后很可能是同僚嘛。

     要是中了进士,尤其是中了状元跟了不得,庆祝的花样更多。

     状元的家乡自是欢腾一片,连他所在的省都普省同庆,夸耀自己省文教兴盛。知府一般都会亲自到状元家拜访他的父母,并送上慰问金,小点的官员都挤不进门。因为状元肯定是进翰林院的,而翰林是通往内阁大学士的必由之路,状元的前程不可限量。

      在京城,状元住的客栈马上改名状元楼,住的房间和吃饭的桌子都会封存起来,供人参观。在放榜的时候,很多有女儿的达官贵人,还一大早派出家丁在榜下守着,如果中进士的人模样还算过的去,立即把他抓起来扛回自家,再许诺一大堆好处让这进士娶自己家女儿,这叫做“榜下捉婿”。

     官方的庆祝仪式更是隆重,皇帝赐宴,然后带上大红花,骑上大马游街,万人空巷围观,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如果最后高中榜首,却无人喝彩,那该是如何落寞?

敬请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