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及第”解读

 偷闲不老 2019-03-19

     在昌乐城南宝通街边上,有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与一些时髦的校名不同,学校名称冠以“及第”二字,显得有些古典和神秘。怎么来理解“及第”这个词呢?

   “及第”一词,历史悠久。广义的“及第”是指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考中,和祝福语“五子登科”的“登科”意思相同,因在当时要张榜公布考中者,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所以考中称“及第”。在隋唐,“及第”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即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因此,一说到“及第”一词,人们自然会想到科举,想到状元,想到古代学子金榜题名的春风得意或是名落孙山的落魄惆怅。

    在古代,一个读书人要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必须历尽寒窗苦读的煎熬,经过“三级四试”的选拔。四次考试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次考试地点不同,童试考试地点在府、州或县,属于省级以下的地方级考试;乡试考试地点在省城,属于省级考试;会试和殿试在京城,属于中央级考试。        

    童试是因应考者为儒童(或称童生)而得其名,每年一次,所以也叫“岁试”,被录取的则称为生员(或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考中了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和进入官学(官办学校),从此走上考取功名的起点,地位也高人一等,清朝规定秀才见了知县不用下跪并免去差役、田赋。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一般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因为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院试。在当时,能够顺利通过三场童试并非易事,有些读书人穷经皓首,反复应考,但总是不能如愿以偿,到了两鬓斑白的岁数仍为“童生”者也不乏其人。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有多次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情景,其求取功名之心令人惊叹。也有一些有“自知之明”的读书人,觉得入仕无门而急流勇退,只做他夫人的“秀才相公”了。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称为“秋试”,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乡试共考三场,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三场所试项目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为“桂榜”,与考取进士的“甲榜”相对应,又称为“乙榜”。录取的称为举人(明清时俗称为孝廉)。前五名称为五经魁,第一名称为解元。中了举人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官的机会。清代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后,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可见范进中举后身份地位的变化。

    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所以称为“春试”,又叫“春闱”,会试由礼部主办,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考试场次和科目与乡试相同。发榜在四月,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会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现在作为文化遗址,南京江南贡院(夫子庙)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为出名。

    殿试是唐高宗首创的。公元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第一次在朝廷上由皇帝亲自选拔人才,所以又称为“廷试”、“御试”。录取者皆为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即第一等)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即第二等)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第三甲(即第三等)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考中状元,万中取一,自然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类似今天考试报时填报的考生资料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有姓名可考的历代状元,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始,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在这些状元中,属于今天潍坊市辖域内的状元有7人。在这7人当中,有两人同一故里,都是青州市郑母镇人,一是王曾,他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考皆居榜首,创造了科举史上罕见的“连中三元”(即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的奇迹。其二是以状元卷闻名天下的赵秉忠。还有两人出自原潍县南关的同一条胡同,一是曹鸿勋,家在巷子道南,另一名叫王寿彭,家住巷子道北,两状元府,南北相对,传为佳话。这条长只百米的陋巷,成了闻名遐迩的“状元胡同”。令人遗憾的是,“状元胡同”在后来的城市改造建设中没有保存下来。  

    到今天,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一百多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忽视它留给我们的可借鉴的东西,它为我们提供的人才选拔方法——考选,以考试来选用人才,这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从文化的角度看,科举已沉淀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及第”成为中国百姓最难以忘却的文化情节。

    为呼应“及第”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及第中学门口,矗立着四根状元柱,状元柱以龙凤纹样为装饰,雕刻有草体“独占鳌头”字样和“魁星点斗”图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示喜庆之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独占鳌头”即是状元及第,为古代学子最高荣耀。魁星相传是主宰考学升官之运的神仙,它一只脚踩“鳌”字,一只脚踢“斗”字,含“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金榜题名”是古人所期盼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由此看来,学校创建者的初衷,就是祝愿莘莘学子通过发奋努力而学有所成,希望办学者坚持高点定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已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老百姓的口碑,相信在状元柱的见证下,“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及第人一定会不负厚望,努力践行“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彰显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才。                                     (2017年3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