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举史话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自序

对一般普通人来说,有关“科举”的认知和记忆大抵停留在“范进中举”、“女驸马”一类的词汇和故事情节里,更年轻一些的读者对此恐怕更加模糊,在他们的印象里,科举可能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文化符号,或是古代文人的无聊谈资,亦或是古代的戏曲元素,甚至是遥远的传说。

其实,科举考试离现在并不遥远,距今不过区区百余年而已,长寿的人瑞也许还历历在目,乃至津津乐道。

那么,科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消亡的?它有哪些程序、规矩和设计思路?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台前幕后的操弄和奇闻轶事?它给当时的社会乃至世界文化带来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它对后世有哪些借鉴作用和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和疑问,作者山与君广泛查阅搜罗古今相关资讯,加以爬剔整理,去伪存真,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成了《科举史话》这篇长文,志在为那些热爱文化、热衷经史、热情于世的诸君同仁提供一些粗浅的借鉴和消遣之用,也给那些不屑者带来茶余饭后的笑料,亦或喷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科举史话》是作者所编著20余万言《古诗文趣事录》中的一篇,类似的还有《恐怖的文字狱》、《漫谈折柳送别》、《戏说酒文化》、《藏头诗揭秘》等凡130余篇,诸君如有不弃者,咱们后会有期;如和者盖寡,则知耻而不勇,知难而后退,不亦说乎?

是为序。

(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著名诗作《登科后》,表现了诗人科举得中、理想实现后神采飞扬、得意忘形的心态和情形。类似这种宣泄科举得中豪情的著名诗篇还有很多,后文还有介绍,这里还将宋代神童诗人汪洙的《神童诗》删节罗列如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由此可见,古人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多么崇高、伟大的事业,希望科举得中是千百万读书人为之梦寐以求的理想与愿望。

那么,什么是“科举”?它有哪些操弄与故事?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方式,所以称为“科举”。科举考试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端,到隋朝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诏开贡举考明经和秀才,实际就近似于后来的科举制。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增开进士科,明经、秀才、进士三科并举,正式开始推行科举制,历史上一般以此为科举纪元,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整整经历了1300年。

一千多年来,朝代虽有更替,但“科举”制度和考试方式整体思路没变,考试科目大体相同,包括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只是每个朝代都有些改革,如唐朝的“行卷”,武则天的“殿试”,唐玄宗李隆基将诗赋纳入考试科目;宋朝的“锁院”与“糊名”制度;到明清朝,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开始出现,议论文写作有固定模式,考试内容固定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以致科考越到后期越完善,也越加苛刻和极端,最终走向末路。

下面主要以明清两代为主、参照其他朝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与内容,详细说一说古代科举考试那些事儿。

(二)

明清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共分四级,或称四个阶段,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下面分门别类予以简略介绍:

“童生试”,属于资格考试,凡有志于“科考”的读书人均可以参加考试,但也有朝代规定乞丐、妓女、工匠、商人、店员、僧侣、道士、守孝者、有犯罪记录者及其子女禁止参加考试。

“童生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俗称“小三元”。“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一般都能通过,通过后可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行署/地级市)进行,由知府主持,考试场次、内容与县试差不多,但要严格得多,要刷下一大批。县、府试通过的称为“童生”或“儒童”,取得“童生”身份,才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又叫“科试”,一般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科试)每三年举行两次,通过(录取)的称“生员”,也叫庠(xiáng)生、邑庠生或茂才,俗称“秀才”,意为“优秀人才”,民间俗称“相公”,录取人数很少,一般大县不到十个人。小县5人左右,第一名称“案首”。

“秀才”一般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是县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可按月到县衙领取粮米;次等的称“增生”;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此外,还有因捐献而取得的“例生”。

“秀才”是一种资格,或叫“功名”,没有薪水,不能当官,所以社会上往往称其为“穷秀才”、“酸丁”。“秀才”虽然不能做官,但也有一些特权:一是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但还要经过学政选拔,在院考中取得六等中的前二等可参加“乡试”,这叫“录科”;“乡试”之年的七月,各省还要在省城举行一次“科试”补考,那些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生员”可参加补考,叫“录遗”。二是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校)读书,称“诸生”,成绩特别突出的有机会被选(保送)为“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可在京师直接参加“乡试”。三是“秀才”见了县官不磕头,不称“大老爷”,到县衙办事还有座位;四是“秀才”犯了法不可以直接脱裤子打屁股,即使要打也只能打手心,而且只能由县级学官动手,不许衙役打,动刑还要经省里批准革去功名以后才可以;五是“秀才”不负担徭役,就是不交“公粮”(“农业税”)。据说“秀才”田地免税额有近百亩之多,故有机灵的乡邻会投机乞巧,将田产挂靠在“秀才”名下达到免税的目的,年终再给秀才一些钱财谷物,实现互利双赢;六是“秀才”的房子可以比别家盖高三寸;此外,“秀才”可能还有机会阅读官方的一些文件、邸报,作为“嘉宾”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一些社会政治信息,所以民间有“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的说法。

“乡试”,是由省或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也有朝代如宋代直接在京城举行。

“乡试”又叫“乡闱”,一般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的推介秀才、监生、贡生、官生均可应考。“乡试”考场称为“贡院”。“贡院”内设一排排若干狭小单间,正好能坐下一人,门口放一张小桌椅,桌椅前面有个挡板,考生进去后放下挡板便开始答卷。“乡试”一般考三场,每场三天,考生自带干粮,吃喝拉撒睡都在单间内解决,有专门卫士看守。

“乡试”考中的叫“中举”,又叫“发解”、“发达”,“中举”者称“举人”,亦称“大会状”、“大春元”,俗称“孝廉”,又称“乙榜”、“乙科”,第一名称“解元”。举人有名额规定,各省不一样,大体上每个省100人左右。唐武则天还开了“武举”科,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

“乡试”放榜时,正值桂花飘香时节,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参加考试的“秀才”一旦中了举人,地位也立即飙升,称呼由“相公”改称“老爷”,并自动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且有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因此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举人”即使不当官,也可以和县官平起平坐,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可免交400亩左右的田税,基本上衣食无忧。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的“举人”在京师会试,俗称“进京赶考”。

“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又称“礼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别称考“明经”,考试也叫过三关:第一关“贴经”,就是填空;第二关“赋诗”,写诗一首,赋一道;第三关“策论”,写一篇议论文。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自动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宫殿考试”,史载,载初元年(689年)二月,唐武则天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算是“殿试”元年。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后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考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从宋仁宗开始,“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录取者通称“进士”,按三甲排位: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进士榜称“甲榜”或“甲科”,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故中进士也称“金榜题名”。

“殿试”虽然只写一篇策论(议论文),但可能是考生这辈子最紧张、最难考的一次考试,因为是皇帝亲自出题,又亲自坐镇监考,气氛庄严肃穆,非同寻常,有些没见过世面的考生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别说考试做题,单单这个场面就会吓得尿裤子。

唐天宝三年(744年),御史中丞张倚的傻儿子张奭(shi)高中状元,引发“士子群议”,安禄山向唐玄宗举报,唐玄宗便把得中的所有进士召到御前再殿试,结果张奭吓得不知所措,交了白卷。张奭也因此得了一个“曳白”的雅号。

清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江南才子吴兆骞参加江南闱乡试,中了举人,遭仇家诬陷,奉旨入京在瀛台(皇帝办公处)复试,现场武士持刀站立两旁,吴兆骞“战栗未能终卷”,就是吓得拿笔不稳,交了白卷,惹得龙颜大怒,随即下令削除吴兆骞的功名,大打四十大板,抄没家产,与父母兄弟妻子一起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

(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一旦考取了“举人”、“进士”、甚至“状元”,“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曹雪芹)”,“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王建)”,一时间八方震动,万众瞩目,祖坟上冒青烟,朝廷会安排专人骑上高头大马、敲锣打鼓上门“报捷”,并赐朝服,组织拜“座主”,谒宰相,开御宴等活动,唐代还有游曲江、雁塔题名、慈恩寺看戏,开杏园宴、闻喜宴、樱桃宴、月灯宴等,大肆庆贺,那些科场幸运儿“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姚合),以至“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中了状元就更不得了,披红挂彩,打马游街,宋代还特赐状元袍笏,由七名宫廷卫士护送还家,并在其家乡建状元坊等,至幸至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据载,唐宣宗李忱也对参加科举羡慕不已,因为不能直接参加科举考试,便在禁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以示敬重和遗憾。

古代有很多词汇专门用来形容科举得中者,如“金榜题名”、“五子登科”,“蟾宫折桂”、“桂林一枝”、“大魁天下”、“郤诜(qièshēn)高第”等;还有些客气的说法,如“科场侥幸”、“叨陪末座”等;民间则多以“文曲星下凡”、“祖先荫庇”等词汇加以传扬和敬奉。一些文人骚客更是不惜笔墨写诗作词为“金榜题名”者锦上添花。科举幸运儿更是难掩心中的激动,往往有感而发,除了题头孟郊的这首《登科后》外,还有晚唐诗人杜牧的《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唐代诗人周匡物,中进士后仿佛得道成仙,特地写诗赠给同年: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也让读书人读来热血澎湃:

此外还有唐代白居易的《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许浑的《及第后春情》、韦庄的《放榜日作》、李频的《及第后归》、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黄滔的《放榜日》、章孝标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及宋人张师锡的《喜子及第》、徐元杰的《及第谢恩》 等等。

一些官绅商贾对这些科场得意的“未来之星”寄予厚望,想方设法攀附,有女儿的就上演“榜下捉婿”的抢亲闹剧,即从上榜的人里面抢女婿,连欧阳修、王安石、蔡京、秦桧这样的大咖也未能免俗,欧阳修被翰林学士胥偃“榜下招婿”,王安石则将一个叫蔡卞的进士“捉”为婿。更让人惊愕的是,炙手可热的蔡京相中了傅察,秦桧看中了郭知运,竟然都被这些新科进士拒绝了。

宋代周辉在其《清波杂志》记载一个笑话,说福建有个叫韩南的人,七十三岁考中进士,立马有媒人来提亲,媒人问韩南的年纪,韩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赋诗一首作答: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青衫”代指最基层的官职,他们只能穿青色的衣帽,故白居易《琵琶行》里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可见科考对读书人的诱惑和刺激有多么大,以致少数出身卑微、神经脆弱的读书人,经不住科考前后这种巨大落差的刺激而神经崩溃,《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典型。

(四)

考取功名是中国古代每个读书人一辈子最大的梦想,也叫理想,他们不惜以毕生精力去追之,求之,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苏洵)”。古代读书人多如牛毛,但能够考取举人、进士甚至状元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据统计,中国1300年科举考试历史,全国平均约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大唐近三百年,平均每科仅录取进士26人;诗人杜牧那一届录取33人,故他写诗“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张籍那一届录取28人,他有诗“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白居易那一届只录取了17人,他也有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宋代以后进士录取比例逐渐增多,平均每届录取进士数是唐朝的十几倍,宋太宗(赵光义)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才有后来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兄弟、曾巩与弟弟曾牟、曾布,堂弟曾阜及妹夫王无咎、王畿等六兄弟同科及第的新奇事出现;更有五代后周燕山府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及第,故有“五子登科”一说,为此,当朝太师冯道还赋诗予以称颂: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据历代《登科录》记载,历史上共录取文武状元777名,其中文状元592名,武状元185名(宋朝重文轻武,考上武举还得再考“文科”);状元产地最多的是江苏,约占状元总数的17.47%,仅苏州一地就出产状元49名,其中吴县归氏一族就出了6个状元,被称为状元家族。福建莆田从唐朝至清共出过2482名进士、21名状元,22名宰相,包括宋朝大名鼎鼎的奸臣蔡京。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一甲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一个人三试都考第一叫“连中三元”,也叫“三元及第”,是科举场中的佳话,也是祖坟冒青烟的稀罕事。中国科举史上共有十七人(一说十六人)“连中三元”。开眼界的是,明朝的黄观和清朝的钱棨,在“童生试”中的“县试”、“府试”和“院试”都是第一名,中了“小三元”,接着又在“乡试”、“会试”和“殿试”拔得头筹,等于“连中六元”,成了科举考试历史上的传奇。历史上还出过四位“武三元”,他们是明朝嘉靖年间福建人尹凤,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清朝顺治年间浙江人王玉璧,清朝乾隆年间河北文安人顾麟。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太平天国时期还诞生了一个女状元---傅善祥。

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的梁灏,他从五代时期就参加科举考试,前后考了47年,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被钦点为状元,时年已经82岁,披红挂彩、打马游街后随即告老还乡。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状元是岭南封川县文德乡(现广东肇庆封开县)人莫宣卿。唐大中五年(851),只有17岁的莫宣卿中了状元。据载,莫宣卿七岁便会吟诗,以“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莫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一诗闻名乡里。莫宣卿少年高中状元郎,令唐宣宗李忱大喜过望,特赐诗云:

南方远地产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莱。

神鲤跳翻三尺浪,皇都惊震一声雷。

(五)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般情况下,古代只要考中了“举人”或“进士”就可以青云直上,当官发财,光宗耀祖。大体上甲第授予从九品上之官,乙第授予从九品下之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再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是故民间称“乡试”考中的“乙榜”和殿试考中的“甲榜”出来做官的人为“两榜出身”。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中了状元还有机会娶皇帝的女儿为妻,成为“驸马爷”,所以民间有“皇帝女儿状元妻”的说法,但历史上真正做驸马的状元只有唐朝郑颢一人。郑颢是唐会昌二年(842年)状元,本来已有未婚妻,硬是被白居易的堂弟、宰相白敏中给拆散了,让他娶了唐宣宗李忱的女儿万寿公主,白敏中好心办坏事,把郑颢害苦了,为此,郑颢恨了老白一辈子,也“弹劾”了一辈子,结果弹劾状都被老丈人给压下了,有苦难言的郑颢只活了44岁便郁郁而终,可见“驸马爷”不是好当的,更不是所有人愿意当的。


也有朝代(如唐代)规定,中了“举人”、“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得到官职还要参加吏部的“关试”,也叫“铨选”、“选试”或“释褐试”,吏部录取后才可能得到官职。


“关试”相当于现在的“面试”,考察标准分为四项:一是“身”,就是看“颜值”,要求“体貌丰伟”,那些尖嘴猴腮、矮小顿挫、歪瓜裂枣的人,即使水平再高、成绩再好也当不了官。明朝的王艮和郭翀(chōng)分别考中了第一名,因为颜值太差,前者被降为第二名,后者干脆被取消了资格;二是“言”,要求“言词辩正”,思路清晰,口齿伶俐,中气十足,那些语无伦次、说话结巴的人自然考中也白搭;三是“书”,要求“楷法遒美”,要写得一手好字;四是“判”,要求“文理优长”,就是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此四项标准者再送尚书、门下两省审核,然后再授官。有些举人或进士即使过了“关试”也不一定有官当,还得靠机遇,等空缺。古代书生考取举人、进士,一辈子没当过官的大有人在。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天宝十三载(754)进士,长期未授官,只好在京都长安租一间破茅屋闲居十年,穷困潦倒,“寒食节”前,他穷极无聊、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很快流传开来,传到唐德宗李适耳朵里,李适很欣赏,后来李适想任命一个起草诏书的知制诰,便想起了《寒食》,再联想到韩翃,决定让韩翃来当这个官儿。诏书送到韩翃的茅舍,韩翃“及第久闲,忽诏书至:新擢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疑而不受”。韩翃久居陋室,突然要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仿佛在做梦,不敢相信,心想可能还有其他人也叫韩翃,因此拒接诏书,怕送错了出洋相。送诏书的太监只好跑回去如实相告,并问德宗皇帝到底是哪个韩翃?“帝答,乃春城无处不飞花者”,皇帝说,就是那个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嘛。词牌名《飞花令》即衍生于此。


(六)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科举及第、科场得意,自然就有科场失利、人生失意。科考落第文雅说法叫“名落孙山”、“白蜡明经”、“暴腮龙门”等,古代连考数次不第、甚至终身不第的人多了去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孟浩然、李贺、韦应物、骆宾王、卢照邻、贾岛、张若虚、刘长卿、陆龟蒙、张继、姜夔、冯梦龙、李时珍、金圣叹、吴敬梓、蒲松龄等等,都是屡考不中或一生不中的落第之人,唐代著名诗人罗隐连考十次不中,号称“十上不第”;大诗人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商人,李白就是“工商子”,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科举及第寄托着读书人自己及家族无限希望,十年寒窗,孜孜以求,一旦落第,自觉无脸见人,也会遭到社会上乃至家里人的轻视,甚至鄙弃,于是“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宋王栐《燕翼诒谋录》)”,科考造成的人间悲剧常有发生。


据唐代《玉泉子》记载,有个叫赵悰(cóng)的读书人,屡试不第,流落京城不归,岳父为钟凌大将,对这个女婿和女儿很不待见,有次在家里开堂会,人人都有座位,唯独不给赵悰的老婆设座。戏演到一半,有人来报喜,说赵悰中了进士,家里人一听,立马变脸,笑逐颜开,迅速把赵悰的老婆请出来,更衣打扮,安排上好座位,请她坐下来看戏。


另据《唐摭言》载,唐懿宗咸通年间,魏州(今河北大名)有个叫公乘亿的人,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离家已经十多年了,乡人传言他已经病死了,他的妻子便长途跋涉去京城奔丧,结果在京城的路边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很像自己的男人,但又拿不准,后经打听才知道确实是自己的丈夫,结果两人在路边抱头痛哭。


宋朝有个叫柳冕的秀才,也是屡试不第,以致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特别忌讳说“落”字,他甚至将“安乐”说成“安康”。有一次参加完乡试,自己不敢去看榜,便打发仆人去看,仆人看完榜回来告诉他:“秀才又康了。”


古代留下不少专门描写科场失意的诗词,叫“落第诗”,读来让人酸楚加唏嘘。


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春风得意”,其实他在这之前连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为此他曾写过一首《再下第》的诗: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本来出家为僧,听信韩愈的劝诫还俗,参加科举考试却落第,流落他乡,贫病交加,含泪写下一首《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盛唐一位不入流的诗人豆卢复,进京赶考,住在朋友家,落第后无颜再回去面见朋友,只好留下一首《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算是“留言条”: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唐德宗年间有个叫杜羔的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刘氏寄来的一首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诗中说丈夫这么有才却为何总是考不上?她为丈夫再下第感到羞愧,要丈夫趁着夜色偷偷回家,别让人看见了遭耻笑。


晚唐诗人温宪(温庭筠之子),多次参加会试不中,流落长安,寄身崇庆寺,酒后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七言绝句《题崇庆寺壁》,表达自己因科考弄得穷困潦倒、有家难回的凄惨情景。《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唐代诗人赵嘏的《下第后上李中丞》,也是字字是泪,令人唏嘘: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唐代那个写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佳句的才子常建,科考落第,羞愧难当,写了一首《落第长安》诗,将落第无脸回家见家乡父老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此外,还有唐代钱起的《长安落第》、杜荀鹤的《下第东归道中作》、张继的《枫桥夜泊》及宋代欧阳修的《送廖八下第归衡山》、杨万里的《送薛子约下第皈永嘉》、梅尧臣的《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等等,都把科考落第的心情和情形描写得凄惨寥落,不忍卒读......


(七)


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过程经历了一个从宽松到严格、从人性化到苛刻的过程,从中折射出不同朝代的文化气象和社会生态。


唐代的科举考试环境相对宽松,科考采取考试与荐举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在考试前须先要向当时的社会名流或达官贵人“投刺”和“行卷”。所谓“投刺”,类似于发名片;“行卷”就是考生将自己的文章、诗作制成“卷轴”,交给社会贤达显贵,再由这些人转交给主考官的一种自荐方式。唐代试卷不“弥封”,主考官也不全部按考试成绩取舍,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看考试成绩,而是先看“行卷”。考试结束,主考官会邀请当时社会名流一起结合考试成绩与“行卷”水平,共同定夺考生的录取名次,这称为“通榜”。


唐开元九年(721年),20岁的王维赴长安“赶考”,把“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门下,李隆范看了王维的“行卷”,很是欣赏,但他告诉王维,今年的科考是由他的姐姐玉真公主负责,据说玉真公主已经将状元头衔给了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这让王维有些失望,但李隆范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玉真公主举行的宴会上装扮成伶人,给爱好音乐的公主弹奏琵琶,以博取公主的赏识,然后再相机行事。


一天,玉真公主果然举办宴会,王维跟着岐王去赴宴,在岐王的安排下,王维用琵琶独奏了一曲《郁轮袍》,琴声哀婉凄切,动人心魄,加之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一下子将公主给迷住了,岐王趁机对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便问王维:“子有所为文乎?”王维立即献上怀中的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并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来,告诉他今年“科考”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王维就这样中了状元。


晚唐诗人杜牧,仅凭一篇《阿房宫赋》便被人推荐为第五名进士。事情发生在唐大和二年(837年),礼部侍郎崔郾奉命主持科举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骑驴来见崔郾[yǎn],说他发现了一个人才叫杜牧,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很有水平,这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吴武陵还当场朗诵了《阿房宫赋》,赢得崔郾和现场一致好评。吴武陵趁机请求崔郾将杜牧列为今科状元,崔郾说状元已经有人选了,吴武陵说不行就列为第二名吧,崔郾说第二名也有人选了,吴武陵说实在不行就排第五名吧,如果再不行就将《阿房宫赋》还给我吧!分明有强迫、要挟的意思了。崔郾只好连声说:“好,好,那就遵从你的教诲吧。”杜牧就这样中了第五名进士。


这种不经考试就决定考生的科举名次的做法,只有大唐才有这个胆魄和自信,换了任何朝代都会闹得鸡飞狗跳墙,不可收拾。


到了宋代,科举考试管理开始严格起来,规定考试只在白天进行,并施行锁院、糊名、誊录、隔帘等保密措施,严格勘磨(复查),以避免熟人关照和其他流弊产生。主考官的子弟、亲戚考试还得更换考官、另设考场,这叫“别头试”。据说,连皇家子弟亲戚都要参加科举考试。


清代的科考管理更加严格了,甚至到了苛刻严酷的程度。考试形式规定为“八股文”,题目全部出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考生按着格式填空,戴着镣铐跳舞,难度极大;科考期间,贡院周围兵丁密布,戒备森严,一个个如狼似虎,虎视眈眈地审视着所有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试卷一律由专人誊写后再交给主考官阅卷,以避免因熟悉笔迹作弊,到后来甚至考生都要脱光衣服被搜查,防止夹带。自视清高的读书人到这里分明成了犯人一般,斯文扫地,尊严顿失。


(八)


千古科场充满了诡秘和变局,有时候运气在暗地里左右人生际遇,考生往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次变故,武功全费。


有些朝代规定,考生的试卷如果被雨水打湿或遭其他损毁,考官会用蓝笔标注出来,表示该试卷未改(作废),这叫“登蓝榜”,意味该考生提前落榜。“出师未捷身先死”,闻鸡起舞、寒窗苦读的考生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出局了;也有朝代规定,试卷答题必须按页码顺序书写,跳页答题称为“越幅”,试卷作废。据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因为答题“越幅”而落第。


唐玄宗时期,奸臣李林甫主持会试,大诗人杜甫参加了那一届考试,结果无一人通过,事后李林甫向唐玄宗汇报说是“野无遗贤”,就是民间已经没有朝廷需要的人才了,唐玄宗居然相信了,那一届的才子都被无端地耽误甚至埋没了。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时赵匡胤以交卷速度定输赢,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王嗣宗和另外一位考生陈识同时交卷,无法定出谁最先交卷,荒唐的赵匡胤竟然要两位考生以摔跤来决出谁是第一,结果王嗣宗先下手“偷袭”将陈识放倒,赢得状元。到了宋真宗赵恒时,他反对以交卷速度定输赢的做法,殿试时竟然将第一个交卷的钱易赶出了考场。


北宋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科考取得第一名,主考官将评卷结果及考生试卷呈报仁宗皇帝赵祯御览,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只是走走过场,没想到仁宗皇帝看到王安石试卷里有“孺子其朋” 四个字时,龙颜不悦,御批“此语忌,不可魁天下!”意思是这句话有毛病,怎么能把皇帝当成孩子来教训?此人不可以当状元。于是王安石从状元降到第四名,而原本第四名的杨寘[zhì]被拔为状元,让杨寘捡了个大便宜。


明永乐四年(1406年),福建莆田人林环(字崇璧)考中状元,引起同乡同窗同榜进士陈实(字吉士)的嫉妒,上疏明成祖,称自己才识高过林环,这次考试“取状元不公”,状元要当也是我啊,怎么是他?并要求再出一百题面试,决定高低。明成祖即命翰林学士解缙出一道百问策,同时考林环及陈实,结果两人都答出来了,陈实仍然不服,又吵又闹的,惹得朱棣龙颜不悦,便以“廷争状元罪”褫夺陈实的功名,并发戍三边,不久陈实郁郁而死,两个儿子也跟着相继死去。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殿试初步选定状元为孙日恭,抄写“小金榜”(字体竖写)的人误将“日恭”两字挨得太紧,像“暴”字,明成祖朱棣觉得“孙暴”这名字不吉利,反而觉得第三名邢宽的名字有“刑政宽和”之意,于是将邢宽钦点为状元,后来才知道弄错了,但皇帝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更改,孙日恭只好屈居第三。


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有个叫刘淮的读书人参加科考,一阵风把他的试卷刮跑了,卷子虽然被找回来了,但负责录取工作的杨阁老却在卷子上批了“不谨”两个字,刘淮因此落榜。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无锡人吴情殿试高居榜首,明世宗朱厚熜觉得吴情的名字不好,“天下岂有无情状元?”于是将吴情降为第三,而将名字响亮的秦鸣雷钦点为状元。


明朝才子唐寅(伯虎),是乡试“解元”,人称“唐解元”,踌躇满志参加会试,结果因为旁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引发所谓“舞弊”猜疑,导致朝廷将这一届科举考试整个儿推翻作废,唐寅落魄返乡,“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靠卖画糊口,潦倒一生。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礼部侍郎查嗣庭(金庸先祖)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考题之一为“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是疆域辽阔,有人之处皆为王土,却被人举发“维止”二字意在取“雍正”二字去其首,兵丁又在其家中抄出《维止录》,所载皆“狂妄悖逆”之语,查嗣庭被捕入狱,雍正五年(1727年)五月死于狱中,仍被戮尸枭示,家产被抄,查嗣庭的儿子查澐[yún]被判处斩,兄长和侄子被判“流放三千里”,查氏一族近乎灭门,因此案与之前的《历代年号论》案被处死的汪景祺都是浙江人,雍正皇帝因此迁怒于整个浙江学子,停止浙江科举三年,致使浙江无数读书人梦断科场。


清道光年间,科考完毕,初选拟定状元为史求,道光帝一看这名字就生气,“史求”不就是“死囚”么?于是将“史求”勾去,却将二甲第九名的戴长芬点为状元,因为这名字寓意天长地久(九)、代代(戴)兰芬。


清嘉庆年间,科举考试结束,皇帝要接见新科进士,新科状元徐开业、探花梅万清因故没能赶到,惹得龙庭震怒,嘉庆帝随即将二人的名字从金榜上抹掉,徐开业、梅万清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九)


阴森的科场有时也会照进一缕温暖的阳光。


宋嘉佑六年(1061年),宋仁宗赵祯拟在8月举行“制科考试”,就是要在已经考中进士的人中选拔一批最优秀的人才直接提拔任用,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苏辙得了重病,眼见无法参加考试,宰相韩琦向宋仁宗建议将“制科考试”时间推迟,等苏辙病好了再举行,宋仁宗竟然同意了。结果苏轼、苏辙兄弟都被录取,宋仁宗还十分高兴地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后来,苏辙还真的当了宰相,苏轼也当了一阵皇帝的老师和秘书。


宋宣和六年(1124年),开封府举行科考,朝廷任命60位考官监考,但签名簿上却多出一个叫宋应辰的人,大家便查找,主考官却不要别查,说:“宋,是我大宋国号,应辰,是顺应良辰吉日之意,这是老天爷提醒这一届考试中有杰出人才呀,大家评卷时一定要注意才是。”结果,这一年录取的进士由多又好。


明朝末年,福建同安人刘望龄,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乡试第34名,因故被革去功名。进入清朝,刘望龄再次参加福建乡试,又中了第34名。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江苏徐州铜山人李蟠进京赶考,没有盘缠,只带了36个馒头,挑灯夜战,馒头充饥,馒头吃完了就讨一碗白水对付,康熙知道后深为感动,竟将李蟠钦点为状元,李蟠因此得了个“馒头状元”的雅号,同榜探花70岁的姜宸英在荣恩宴(琼林宴)上写诗调侃李蟠:


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


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


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


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乾隆四年(1739),23岁的浙江人袁枚参加科举考试,诗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因风想玉珂”,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宿左省》,表现杜甫为官勤勉,听到风吹马铃声就准备上朝的心情。袁枚的应试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句子,考官认为袁枚“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意思是袁枚的诗涉及宫禁圣地,用语不严肃,不予录取。清朝“文字狱”兴盛,如果有人硬说这句子“大不敬”,袁枚恐怕不仅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了。按说袁枚这次科举考试是没指望了,但偏偏当时的总督尹继善爱才,不以语言定罪,力主录取,袁枚就这样考上了进士。


乾隆十七年(1752),朝廷组织每6年一次的“大挑”,类似于宋代的“制科考试”。有个叫刘凤诰的考生初选入列,但此人是个独眼,且相貌丑陋,乾隆便想让其知难而退,于是给他出了一个上联:“北宋寇莱公,双天官,双管齐下著诗书。”刘凤诰知道这是皇帝在用他的独眼缺陷有意刁难,便强压悲愤回复下联:“大清刘凤诰,一目人,一目了然读文章。”乾隆见没有难到人家,就干脆来直接的出一联:“独眼不登金龙榜。”刘凤诰随口答出“半月常能照乾坤。”乾隆感到有些意外,便抬头看天,受启发又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望着眼前的花圃,急中生智回了一句,“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见刘凤诰身残智慧,反应神速,便不再以貌取人,真的给了刘凤诰一个“探花”。


清咸丰年间,有个叫孙家鼐(nai)的考生,殿试时写的一副对联,将清帝逐个夸赞一番,让咸丰帝很受用,便将其钦点为状元。


上联: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尧舜;


下联: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四川人骆成骧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参加殿试时,他联想到被列强欺侮的大清国和想要有所作为却被掣肘的皇帝,一时悲从中来,情难自禁,便在答卷上写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悲悯情怀和忠贞报国的心声,阅卷时,骆成骧被主考官定为第八名,试卷和初选名单报送光绪帝定夺,光绪帝看到骆成骧试卷上那八个字后感同身受,大加赞赏,破例将骆成骧钦点为状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