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道命题,持续了1300多年,只有15人考过了?

 照说不悟 2023-04-23 发布于湖北

九州科场挑英才

一榜高中踏青霄

谈到文昌门,我们也一定得聊聊古代考试相关的事情。

如今读书,已经很流程化了,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其中的分界点就是小考,中考和高考。那么古人是怎么读书和考试的呢?

这个话题太大,因为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体例和方式,但简而言之,读书取仕,说到底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而古人在人才选拔一事上,就经历了很多阶段,比如,最早的贵族社会基本上都是推行的世官制,老子吃什么俸禄,最好也能直接传给儿子,这是人之常情,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但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地发现,这种制度并不能保证老子英雄儿子就是好汉,反而由于近亲结婚,导致生出了很多具有基因缺陷的痴呆傻儿,当然也催生了社会蛀虫,于是就产生了察举制,这个思路更简单了,反正国家要用人,你们那里有什么人才,你们就都跟我推荐上来,这看似是一个好制度,举贤任能嘛,但这显然也小看了人性,让我推荐,我推荐谁呢?当然是推荐自己的亲朋故旧啊,于是这就导致了门阀和豪族的崛起,他们势力壮大了,甚至能跟皇帝掰一掰手腕,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事件;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大致也是这个思路延伸和修补。

安史之乱后,豪族基本被消灭,所有人都成为社会的原子,那如何选人呢?这时候,“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就登场了,这就是最有代表的科举制。

中国的科举制发端于隋,确立于唐,成熟于宋,兴盛于明清,一直到1904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考之后,正式寿终正寝,前后持续了整整1300多年。

那我们今天,就以清朝为例,说说古代学子在科举制度上,是沿着什么样的轨迹一路爬升的。

清朝的科举制度大致分为4个等级,中间也要经历4次考试:分别是童试、会试、乡试和殿试。

参加正式科考之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就要参加“童试”,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要说明一下的就是,你不要以为叫“童生”,就是儿童考试,年纪都很小,其实,这是一个专有名称,只要你一直没有考上,在这个考场上,你是很可能遇上自己的孙子的,并且,爷爷和孙子,都叫“童生”,或者叫“儒童”,残酷吧?

考取秀才,这是古代读书人迈入仕途的第一道坎。秀才并不具备做官的资格,但是也有相当的“福利”:因为读到“秀才”这一步,也算是有了“功名”,与平头老百姓的身份就有了“质”的区别。好处是,可以免除差徭,这就很实惠。另外的好处是,如到县衙参见知县,施礼即可,不必下跪。这待遇,看似无所谓,但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事关尊严,那是很重要的。再者,秀才如被诉诸公堂,不能随便对其用刑。这也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延伸。怎么样,还没有当上官,就有了这么多的待遇,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所以,在秀才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按设定的阶梯“步步高升”,就成了当年读书人的梦。

然后,秀才要参加乡试,通过后,就成为了“举人”。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了。但这一关,并不容易,有资料显示,全国的秀才录取率,大概只有3.3%,1000人参加考试,最后只能录取33个人,这也算是百里挑一了吧?

那么我们湖南湖北的两湖区域,会不会更加幸运一些呢?其实也差不多。我们找到的数据显示,每期乡试应试者达数千人,能考中举人的仅36名。

“录取率”如此之低,可见当年选材择士的严苛。但在当年,“学而优则仕”,贡院则被读书人视为飞黄腾达、光耀门庭、实现梦想的通关之所,所以,无论多么严苛,学子们仍然是乐此不疲。

更重要的是,乡试并不像我们今天一样,年年都有小考,而乡试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主考官由朝廷委任,每年的九月上旬发榜,大主考会同制台举行“鹿鸣宴”,为新科举人挂大红花。

今天,在粮道街附近留下的贡院前街、太玉试馆,以及那“惟楚有材”的故事,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的地方考试,清代设在武昌的贡院,就是湖北、湖南“乡试”的唯一场所。乡试都是安排在秋后,所以也被称为“秋闱”。

因为举人可以做官了,所以能考中的人自然欣喜若狂,我们在《儒林外史》中看到,范进多年考试都考不过,突然有一年考中了举人,却因为高兴过度一下子成了癫狂……这还真不是假话,没有亲身经历估计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段子。

但举人能做的官,毕竟不是大官,需要等待吏部出现职务空缺才有可能递补为官,而且都是品级很低甚至终身沉沦在基层。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继续学习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既可以做官,也可以继续学习,参加更上一层楼的会试。

会试就是中央级的考试了,由礼部组织,就在京城统一进行,各地举人齐集京师,同台竞技,最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名落孙山者打道回府,来年再战,通过会试者,即为贡士。

因为会试在每年春天举行,因此被称为春闱。

接着,贡士要参加殿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进士了。

成为进士,是不是就到头了呢?远远没有,被录取的进士还需要参加皇帝亲自面试的知贡举,对会试录取的进士进行测试排名,直到决出前三甲:

一甲取三名,分别是我们所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时期,会试合格者统称贡士,参加殿试后赐出身,才能叫做进士。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会试合格者直接称为进士,而错认为殿试第一的状元比进士“更高一等”。实际上,殿试合格者都是进士,而状元是对进士第一名的称呼,本质还是进士。

怎么样,现在来看,这个状元的含金量是不是很高了?只有全国的第一名,才能称之为状元,而不像今天一样,各省都有所谓的状元,这与古代相比,那难度可不是一个水平的。

那有没有更高难度的呢?当然,那就是“连中三元”。

在整个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员”,殿试的第一名,才是“状元”。如果这三级考试,你回回都能拿到第一名,就被称之为“三元及第”,这个水平,肯定比中个状元的难度要高出很多了。

有资料显示,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够连中三元的,只有15个人,也就是每个朝代只能出1个人左右。其中,出任了明朝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的商辂,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整个大明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元及第的人。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来聊聊古代如何防止考试作弊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