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韦学忠:自古求学多艰辛——说说我国古代读书人的奋斗之路

 新用户9326cauu 2022-09-01 发布于安徽

当下,有极少数正在上学的孩子,感觉自己起早睡晚,上学太辛苦了,贪图安逸,产生了厌学情绪,对学习敷衍了事,成绩始终上不去。殊不知,自古以来,求学一直就是一件艰苦的事,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读书人的奋斗之路。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称“科举制”,也即“分科举士”,“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的可以做官。古代科举考试级别比较繁琐,分为“童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必须通过阶梯式的各级考试去取得相应的资历。为了自己今后有个出头之日,古人读书刻苦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萤囊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等,都是流传下来的古人勤学苦读的感人故事。


古代读书人的资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童生。孩子(指富人家的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家长要将孩子送到当地私塾(私人办的学堂)里读书,条件好的家庭,把老师请到府上(家中)授课。先启蒙,学一些简单的教材,大致把常用字基本学完之后,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四本书,五经为(《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五本书)。在私塾读书的孩子感觉到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即可参加“童试”。童试是参加上一级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由县里组织考试。考完之后,如果过关了,就能步入“童生”的行列了。童生是古代读书人的最初始的资历。具有童生资格的考生,须再参加“府试”(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组织的考试),录取后,取得参加“院试”资格。

秀才。“院试”是明清两代由各省 “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长)主持的科举考试,属选拔官吏的预备考试。院试录取后称“生员”,即秀才。单从文化知识(不含数、理、化,古代没有数、理、化学科)的角度衡量,秀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偏上水平。中第秀才之后,标志自己已有了功名,在遍地是文盲的封建社会,秀才在社会上算是了不起的文化人了,虽然还不能马上进入官场发光发热,但也拥有一些小特权,如免除服徭役、免交税等等。遇到知县(宋代以后,对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以下的官员不必跪拜。
童生和秀才都可自费到“书院”继续进修(我国自唐朝以后,逐步形成有四大书院:分别是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书院也是私人办的、比普通私塾规模更大、更高级的学府,以听大文豪讲座和学术研究为主。进修后再参加各级考试。四大书院为中国古代王朝培育了无数英才。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也可花钱进入“太学”(国家最高学府,全国仅有一所)继续学习。

举人。“乡试”是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秋天举行一次,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获得参加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的资格。举人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开始享受国家生活补贴,具备了在地方(县级及以下)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马上有官做,需等待机会)。

贡士。“会试”,是国家“礼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组织的、在京城举办的会考,每三年,即各省“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后,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享受诸多特权,在中央挂上了号(属后备人才),国家一旦有需求,即可做官。

进士。贡士通过“殿试” (国家组织的最高级别的考试,在殿庭举行,皇帝是主考),过关的即成为进士。进士相当于现在的最高学历博士一级。进士中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进士可被直接任命到某地做官(朝廷命官),根据需要,也可留在中央做官,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年轻的、相貌出众的男性状元有机会被皇帝招为驸马(女婿)。

历史上,许多有抱负的人,为求得功名,大都都参加过不同层次的考试。如,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作者、元末明初大作家施耐庵(1296—1370),13岁进私塾上学,先后中秀才、举人,36岁时(1331年)中进士(与刘伯温同年中进士)。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1500—1582),明代文学家,资历贡生。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的作家、《聊斋志异》的作者、清代小说家蒲松龄(1604.6—1715.2),资历贡生。清代作家、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1701—1764),22岁中秀才,由于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度,后来不再参加没完没了的考试,开始著书立说,一直只是个秀才。

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一个层次要想过关都非常艰难,由于封建社会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不受年龄限制,有的学者为求功名,将毕生精力都花在科举考试上,有的从年轻时代就参加考试,但屡试不第,直至考到垂垂老矣,继续坚持参加考试,如蒲松龄,71岁时才中贡生,执著的精神,令人赞叹。《儒林外史》中提及的范进,考秀才考了20多年(次),屡试不第,50多岁还是个童生,但他没有灰心,继续学习,积极参加考试,后来遇到了“贵人”——与自己经历相似,后成为广东学道(广东省院试主考官)的周进,周进同情范进,在周进的关心下,范进终于在54岁时中了秀才,55岁中举人。后又经周进的荐引,范进在年近60岁时终于中了进士。范进个人矢志不移,不懈的努力很重要,有缘遇到了贵人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不参加科举考试或考试不及第者(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天时、地利、人和所制约),他们仅仅是没有获得做官的资格,不代表没有水平。有关史料显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元末明初大作家、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1330—1400),他精通政治学(尤其是他主张国家统一)、军事学、智谋学、人才学、公关学,知识及其渊博,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有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的他,竟然没有参加过任何科举考试,没有“文凭”。他7岁上私塾,14岁因母病故而辍学,后来自学成才。历史巨著、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1763),旷世英才、学贯天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条件优越,家中藏书万卷,曹雪芹小时候具有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使他学富五车。但13岁以后,由于家庭遭遇特大变故,家境很快衰败,曹雪芹没有机会和条件参加任何级别的科举考试,没有取得任何“文凭”,他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大作家,基本属于自学成才。

封建社会实行“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吏,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平民百姓家庭的孩子通过科举考试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不公平,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读不起书,“学而优则仕”对于普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来说,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历史的发展,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新中国建立后,任何人都有了读书的机会,上大学的青少年的人数逐年上升,我国每年从高校走出的毕业生达700至900万,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反映出我国的社会制度无比的优越。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不怕吃苦,勤奋学习,都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