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科举考试之童试、院试、乡试、会试

 入出有致 2023-10-21 发布于四川

古代读书人有一个很直接、很清晰、很理想的目的地,那就是当官、考取功名。这也是古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它不仅是一个古代“抡才大典”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一个古人的学习教育制度。并不像我们现在读书上学,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有识有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下面来了解一下清朝的科举制度,古代读书人追求功名、升官发财,要经历哪些考试?

清朝的科举制度已是一套很完善的考试制度,整个过程包含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

童试,是地方县、府两级考试,学子通过了地方县、府两级考试,就成为了“童生”。古代读书人经私教或私塾的开智、启蒙和读书学习后,十多岁就可以报名参加县试、府试。对应现代教育制度,相当于上过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阶段就可以参加县试、府试了。所以为什么它叫童试、童生呢?考试的读书人还像个儿童。这也就有了人们把在十多岁就考到秀才的人誉为“神童”。像张之洞十三岁就考取了秀才,十六岁就考中了举人,被誉为“神童”。

院试,考完县试、府试,接着就要考院试。院试是在州、府的“书院”里考,所以叫院试。院试包含岁试和科试两次考试,岁试是童生的入学考试,考过了就是“员生”,统称“秀才”。岁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科试是对在读的秀才进行的一次考试,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进入下一科考举人的乡试。对于成绩优异者才能参加下一科乡试,对于成绩劣者要进行处罚或取消“员生”资格。这里的童生入学或在读秀才,应该是指秀才要进入正规书院读书学习。对应现在的教育阶段和结合考试地点,这个阶段类似于现在的考大学、读大学。

乡试,在省府考,每三年举行一次,遇到朝廷盛典等特殊时期,皇帝会嘉恩开科取士,增加开考乡试,这就是恩科乡试。乡试考试一般在秋季考,所以乡试又叫“秋闱”。读书人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古有“范进中举”名声大噪,说明考中举人已是很了不起了。对应现代教育制度和阶段,考中举人应该相当于现在的考上研究生。

会试,要到京师考,在乡试的下一年春季开考,由礼部组织开考,所以会试又叫“春闱”或“礼闱”。另外,与恩科乡试一样,遇到朝廷重大盛典时期,也有恩科会试。读书人通过会试,就成为了“进士”。此时的读书人基本上就已踏入官场的大门了。类比现在,应该算是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所以会试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考公务员。

殿试,在故宫保和殿考,在会试后一个月开考(这时间安排的有点紧,但是有利于住在京师的会试考生们),这是一次对考中进士的排名次考试,由皇帝亲自选题出题,考一道时务策题,考完之后分出三甲,一甲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算是进士及第,直接进入翰林院,授予官职,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职、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官职;二甲若干名,称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为同进士出身。除了一甲前三名直接封官授职外,其余的二三甲进士将要参加朝考,最后结合殿试和朝考的成绩分别封官授职,如授予庶吉士、主事、知州、知县等职务,成绩优异者亦可进入翰林院。考入进士的人一律不会罢黜,只是根据成绩名次,最后封官授职不一样。这应该算是优中选优、对应分岗。

以上就是清朝的科举考试内容。中国的科举制度起于唐朝,于1905年正式宣布终止,历时一千二百多年。科举制度虽然已不存在,但它的一些有利的影响一直在,比如读书人要追求经世致用以及在选拔人才等方面。

清朝科举考试之童试、院试、乡试、会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