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高考还难的制度,你的学历在清朝相当于什么水平?

 思明居士 2022-05-25 发布于河北

昔日落魄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文章图片1

唐朝诗人孟郊在年近50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金榜题名,兴奋地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登科后》,诗中那志得意满的喜悦表露无遗。

中国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制度,创始于隋朝,经隋、唐、宋、元、明、清,直至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存在了1300年。

文章图片2

科举制度的存在,给广大百姓提供了通过学习考试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和条件。

清朝科举基本上沿袭明朝制度,在开始走上正式的科举之路前,考生要先经历两步,第一步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第二步则是由本府知府主持的府试。通过这个考试后,便获取了童生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开启科举考试之路

文章图片3

院试

作为科举考试最初的一级,院试在各地府城举行(各地级市),由学政或学台主持。院试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从童生中选出秀才,一个是从往年的秀才中选拔优秀的考生。总而言之,通过院试,即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而其中被推举为成绩优秀者才能获得通往下一步的资格。

乡试

乡试会在京城和各省首府(省会)举行,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多在八月,故称为“秋闱”。考点设在各地贡院,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所以乡试对考生的学识和体力都是一种考验。

文章图片4

陈独秀曾生动描写过乡试考场的情景“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老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容易打扫干净,坐进去拿一块板安放在前面,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是得坐在那里睡。一条号筒内,总有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筒的厕所。”

文章图片5

通过乡试的考生被称为举人,这就等于拥有了做官的入场券(候补官员),而这个时候考生才有资格参加下一项考试。

举人虽然不是官,但是有了做官的资格,故称之为举人老爷。不难想象范进中举后那种兴奋的样子了。

文章图片6

会试

会试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由礼部主办主考官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在乡试的第二年进行。

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下一步经过殿试赐出身,但是由于殿试只分优劣,不会淘汰考生,因此,称为贡士就可以称为进士了。

殿试

文章图片7

称为贡士后,殿试前还会进行一次复试,从中将考生分为一、二、三等。然后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