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情绪做倔强的小草:缺爱的人如何自救,怎样打开心灵的枷锁

 做倔强的小草 2020-03-10

情感是人与人交往中永恒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非要用具体的方法不太适合每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太害怕了不敢去面对。只要你的内心没打算改变,任何方法都是徒劳。

缺爱在题主的描述中可以用三个关键词做以总结:“依赖”,“补偿”,“敏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几点在自己的性格中。当这三种性格特点在一部分人身上集中体现时,对爱的渴望会更强烈,表现出狂热的依恋,疯狂的补偿和近乎冷漠的接触。

首先来说依赖。依赖主要指缺乏独立性,喜欢顺从别人的意志,自己没有主见的一种表现。在小时候他们是不缺爱的,父母对孩子的百般呵护,和过分宠爱会让一部分孩子形成了一种依恋。

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长不大,总希望有一个人能够依赖,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总是在等待。当遇到的爱的时候就处在一直索取的状态,久违的依赖感就会出现。但爱是双方的感觉,一味的索取让对方精疲力尽,只能敬而远之。

接下来是补偿。这个在我们父辈的时候其实就存在。比如家长喜欢在小孩子还没有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喜欢给他买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玩具,自己没有吃过的,玩过的即使不适合孩子,孩子没有索取也会主动满足。这是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对自己童年的时候缺少这些东西的一种补偿。

想一下,买了那么多东西,小孩子真的适合玩吗?更多的是对自己童年时的一种补偿而已。同样的如果孩子小的时候缺爱,极度渴望得到爱。在长大后一旦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就付出自己全部的爱。

这也是对自己小时候缺爱的一种补偿,这种补偿让人很痛苦,你认为已经给予了很多,可是对方接受不了,已经被爱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很喜欢我的女友,给了她满满的爱,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我,很不理解为什么。

最后一个关键词敏感。害怕与人交往。在童年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和人接触一旦说话就受到抵触,不被周围人欢迎。本来该有的情绪被生生压抑和控制了,日积月累逐渐开始形成不与人交往,很敏感喜欢独处的性格。

或许这是小时候最无辜的一笔情感债务。这三个关键词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合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得到对方的认可。把希望完全寄托给了对方。

这些大多是童年时期就形成的,一时半会很难有所改变,但不是不能变。改变一些观念,首先就要认识到这些其实大部分是我们的情绪得不到释放长时间积压所形成的。

面对周围的环境,我们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但有所顾忌,我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如果什么也不管了,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之后会感觉很自由,虽然只是短暂的,你会感觉很舒服。

任何情绪,一个想法都是生命中的一次体验过程,情绪没有好与坏之分。情绪只是一种预警,它向你发出了警报,要不要做还是看你自己的决定。情绪是自己的,能够管理的也只有自己。

很多人知道自己非常依赖别人,对其他人也很敏感,在接触的时候完全顺从了自己的情绪,那结果肯定是不招人待见。本质上来说都是在怕自己。

为什么会缺爱就是因为害怕没有爱。而且这种害怕是自己吓自己。我不依赖他就得不到爱,我不宠着她就得不到爱,我害怕自己的做得不好,所以我也不敢轻易去爱。

比如依赖,你怕失去,要知道那些本来就不是你的,顺从了自己情绪,它已经向你发出警报了,你不注意。结果就是没有人喜欢与你交往,都想得到一些好处,你只索取不付出那就没人愿意玩了。

越害怕失去,越要抓的更紧。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人总是要真正成熟起来的,你不给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

接下来是补偿,所做的那些只是在补偿自己的过去,希望把自己失去的东西放在对方身上。补偿越多,对方的痛苦就越大,反馈给你的痛苦就越多。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她不想要你硬要塞给她,你很累,她也不痛快。你就是你自己,把那些爱补偿给自己,不要冠名在他人身上,给自己补偿,你会更安心。

最后一个“敏感”,这个词背后其实是忧虑。害怕做不好而不去做。害怕被拒绝,害怕周围人的不友好。你所害怕的只是无形的东西,把你害怕的拿一个本写下来,分析你失去的是什么,你担心发生的是什么。

把担心的事情具体的列举出来,因为害怕所以就要去解决,当你知道你具体忧虑什么的时候,解决就很简单了。害怕和人交往,对方嘲笑,那就学习怎样和人交往,一点一点试着去交往,结果是好是坏自然就有了。

很多人太顺从了自己的情绪,被情绪所控制,当你的观念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害怕了就去改变,去解决。

知道问题不去解决,问题一直在那里,没有人会帮你去解决,把希望寄托给别人,远不如改变自己靠谱,求人不如求己。想要爱,自己不去做,没人会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