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主要是针对皇帝前得力助手们设置的皇家特型监狱。
诏狱这个名词本来不是特指监狱,愿意是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亲自下诏书才能下狱的案子,后来引申为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在此关押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的罪。
能住进这个监狱的,都是高级别的干部,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既然是曾经为皇帝肝脑涂地干过事的高级打工仔,按说里面硬件设施该是很好的,待遇是应该不错的。
不说游泳池、健身设施齐全吧,到了那里至少应该吃得好,喝的好,玩得好,除了失去自由,一切跟外面没有什么两样。
毕竟是干了一辈子服务工作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可是你要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皇帝都是最为心狠手辣的物种,没有几个心慈手软的,在他们眼里大臣根本就是为他们卖命的畜力,是不配享受人道待遇的。
因此,诏狱就是地狱。明朝的诏狱,连地狱都自叹不如。
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称之为:“明之自创,不衷古制”。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升级版。
明朝的"诏狱"多残酷,我们看一个故事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大太监叫魏忠贤,是个奸臣,害了不少忠臣。
万历死后,朱由检接班,是为崇祯皇帝。
朱由检登基后,干掉了阉党魏忠贤,平反冤假错案,审判魏忠贤余党。
当审判阉党重要走狗许显纯和崔应元的时候,黄宗羲被要求来当证人。
黄宗羲很多人都知道,一介书生,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当时还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这个年轻人在陈述完供词的时候,斯斯文文地走向了被告许显纯。
当他走到被告跟前的时候,突然怒发冲冠,大吼一声,将藏在衣服里的锥子亮了出来,平时里嚣张无比杀人如麻的许显纯被黄宗羲的怒吼吓呆了。
接下来黄宗羲发疯似的开始用袖子里暗藏的铁锥子雨点般捅向许显纯,不知道捅了多少锥,反正最后许显纯只剩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奄奄一息,身上血流如注。
而在场的所有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
为什么一个文弱书生,有失斯文,在国家的法律机关公然用凶器伤人,是不是精神不正常了?
黄宗羲精神很正常,他做的举动也很正常,当你知道了被告的所作所为,不但不会责怪这个小伙子,还会觉得黄宗羲便宜他了。
朝堂上被捅的家伙,也就是许显纯,是魏忠贤手下的一个刑官,准确地说是皇帝手下的一个朝廷命官。
这个善用酷刑的许显纯,是明代“五彪”之一。
许显纯是明朝末期的武进士出身,之后被皇帝调到诏狱,专门负责审理政治犯。
他为了让犯人承认自己的过失,自然会在审理时对他们用刑,他发明了很多酷刑,多的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他也因用刑时的残忍冷酷而"名垂青史"。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个忠诚正直、敢于说真话的官员,因此得罪了魏忠贤被投入诏狱,受尽酷刑而死,跟他一同死去的,还有一位叫杨涟的官员。
杨涟被逮押送北京后,遭到惨绝人寰的酷罚拷讯,五日后,杨涟在狱中将他受刑的过程写到遗书中,这就是著名的《狱中绝命辞》。
杨涟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拶手各敲一百下,夹杠五十下",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
他们这帮禽兽还嫌不过瘾,就用铁钉贯耳、土袋子压身将其活活折磨死,死状异常惨烈,以至于家属领尸体的时候,因为尸体全身溃烂,体无完肤、竟然无法辨认。
等到收殓时,仅得破碎血衣数片,残骨几根。
是了,黄宗羲是在为他的父辈们复仇,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而已,而且论起手段,杨涟所受的刑罚比起许显纯所受的,显然要残酷得多。
无独有偶,还是万历年间,临江知府钱若赓被明神宗朱翊钧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不死不活,不给说法。
其子钱敬忠上疏说:"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
可是万历皇帝看后,无动于衷,随后把钱敬忠上疏扔到一边,直到朱由检登基,才被释放出,已经奄奄一息、惨不忍睹。
明代有部《诏狱惨言》详细记载诏狱的恐怖和令人发指,是个正常人都不忍读下去,"读未终篇,顿使人发指赀裂,气塞泪淋。按古之狱吏,张汤、来俊臣诸恶孽,未有今日许显纯之惨毒也。真虎狼之肆威,狗彘之不食,恨不磔其体而醢其肉"。
清末法学家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言:明代诏狱“恂一代秕政,为古今所无者”。
所以说,明代的诏狱就是人间地狱,到里面能活着出来的,寥寥无几,除非你花钱打点了。
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把账算在魏忠贤他们阉党身上。
让"奸臣"作恶,“奸臣”背锅,皇帝给予平反昭雪,犯臣家属感恩戴德,最终皆大欢喜。
可是人们忘记了,冤案的始作俑者是皇帝,幕后主使也是皇帝,宦权不过是皇权的延伸,是一条条忠诚的恶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