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主导产业 按照市委的要求,准确研判疫情对金融、商贸、文旅三大主导产业的影响,把产业链研究清楚、梳理明白,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下功夫、做文章,实打实地把产业抓起来,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1 金融业方面 金融是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之一,换句话说,缺少金融支撑,沈阳就无法建成中心城市。沈河金融中心如何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决定着沈阳能不能和什么时候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区金融业的体量还不大,金融新业态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金融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还不明显。 发展金融产业还是要立足于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需求,在巩固消费金融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 区委全会上提出九条线上的工作,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六个字。一是集聚,在集聚金融总部的同时,加快新型金融业态以及配套服务机构的集聚,迅速形成金融产业的“生态圈”。二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等等,围绕创新要抓好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研发机构的引进和培育,打造金融创新的高地。三是开放,通过开放解决产银融合的通道问题,比如搭建平台,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区内金融机构与东北各地市、各产业主体进行全面对接;做实和自贸区沈阳片区的飞地合作,依托自贸区金融开放和制度创新优势,推动金融对外开放,推动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创新、利率市场化、金融服务业开放、资本项目可兑现,使金融先行先试制度与金融商贸区金融基础实质融合。 2 文旅产业方面 虽然有较为密集的历史文化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但在文化资源利用和文化产业发展上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文化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文化的产业属性还不强,在产业融合上还不紧密,“文化 ”作用发挥的不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换句话说就是有文化没产业、有资源没效益、有历史记忆但没有文化体验。 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内容为王”,做好“双向延伸”,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文商旅融合的产业体系,丰富体验场景,开辟增值空间。“内容为王”就是要牢牢抓住文化的精神内核,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品牌,形成IP,进而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 有了基础,才能讲好故事,建好街区,用好建筑,赋予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双向延伸”,一方面是要做好纵向延伸,就是以内容为核心,将创意设计、产品开发、演艺娱乐、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链上的业态串联起来,完善文化功能,丰富产业业态。另一方面是要做好横向延伸,实质上就是树立“文化 ”的思维,推动“跨界融合”。一是“文化 商业”,把中街步行街改造提升与盛京皇城保护利用结合起来,推动商业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二是“文化 旅游”,抓好特色胡同、特色街区建设,集聚民宿、餐饮、娱乐等特色项目,形成消费空间和旅游动线。三是“文化 科技”,搭建智慧旅游等服务平台,完善公共配套体系,补齐景区服务短板,开辟文化消费新空间。四是“文化 金融”,充分发挥和运用流量经济新概念新模式,使文化硬核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得以充分释放,吸引和调动金融力量反哺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盛京皇城,其它地区也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浑河北岸的水域观光、金廊沿线的都市旅游、商贸园区的时尚购物等等,关键是怎么把它挖掘出来、策划出来、整合起来,打造文商旅整合发展的“大餐”。 3 商贸业方面 由于受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冲击,商贸业原有的优势不断收窄,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更为突出。同时,也要看到,沈河的商贸基础比较坚实,区位优越,商圈密集,业户众多,这是优势。 因此,在商贸业发展方面,要按照“内外贸、线上下、设产销” 协同并进的总体发展思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以“升级”为核心,培育商贸业的新动能。 一是结构升级。要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抓住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引进与产品销售相适应的设计类企业,提高定制化、品牌化水平,增强市场销售的增值能力;抓好末端的物流配送等流通环节,补齐流通环节的发展短板。同时,还要推动检验检测、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教育培训等商务服务类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以商贸为核心、高度关联的产业生态体系。二是渠道升级。引导传统市场与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线上平台合作对接,拓展线上空间,拓宽销售路径,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战略,打通外贸销售渠道,实现国内国外联动。近期,政府也在对线上硬件建设给予支持,类似这方面的服务,各园区要多提建议,想在商户和企业的前面,学会用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发展。三是模式升级。引导大型商场向差异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明确各自的主题定位,有针对性地锁定目标客户,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推动卖场商户围绕特定消费群体布局商品、设计场景,进行零售店铺的体验化改造,努力打造一批最流量品牌、知名店铺。通过模式升级,使商业逐步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 此外,要围绕商贸业和文旅业,在融合上下足功夫,重点抓好“夜经济”发展,策划包装一批“夜经济”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夏天,要策划商贸园区的夜市以及沈河整体“夜经济”活动,五爱、南塔周围街区要进行时尚化改造,商场、沿街店铺的形象提升、厨窗亮化,都要时尚起来。
|
|
来自: 梁军eqdx48ui0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