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脑外伤的急诊 CT 表现

 阳光海岸dik2ym 2020-03-10
一、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体积小、范围局限。


2、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大,较易扩散。
二、颅骨骨折

  • 指受暴力作用所致骨质中断;

  • 可发生颅骨任何部分,以顶骨最多见;

    按部位: 颅盖和颅底骨折,

    按形态:线性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 重要性在于是否损伤脑膜及脑、脑血管和脑神经;

  • 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三、颅内出血:

1、硬膜外血肿:

  • 脑膜中动脉、静脉窦出血所致;

  • 存在原发昏迷-中间清醒-再次昏迷改变;

  • 多见于着力点部分;

  • 形态:梭形、双凸透镜形 ;

  • 一般不超颅缝,可跨中线。


2、硬膜下血肿:

  • 常由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和静脉窦撕裂所致;

  • 中间清醒期-不如硬膜外血肿明显并很快出现脑疝;

  • 多由于对冲伤所致;

  • 形态:新月形、弧形;

  • 范围广,可超颅缝,不跨中线;

  • 分为急性期(3d 内)、亚急性期(4d-3w)和慢性期(3w 以上)。

四、脑挫裂伤:

  • 指脑实质的器质性损害,可以是挫伤、裂伤和挫裂伤;

  • 常形成颅内血肿并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 严重的可以形成脑疝;

  • 好发于额颞叶皮层及皮层下;

  • 中线结构可偏移,占位效应明显;

  • 急性期高密度,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密度减低,后期形成脑软化灶。

五、弥漫性轴索损伤:

  • 也称剪力伤,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患者通常立即出现昏迷,无间断清醒期或清醒期短,脑脊液检查呈血性;

  • 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脑干上部,散在、多发出血;


  • 占位效应及中线结构偏移不明显;

  • 典型部位散在灶状出血,直径<2 cm,双侧弥漫性脑肿胀,有时仅显示脑肿胀;

  • 可合并其他损伤,如硬膜下、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等。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

  • 指脑池、脑沟、大脑镰、小脑幕条片状、铸形高密度灶;

  • 占位效应及中线结构偏移不明显;

  • 常见于颅脑外伤、血管性疾病-动脉瘤/AVM、烟雾病等;

  • 现逐渐将大脑镰/小脑幕下血肿单独提出。


大脑镰下血肿、小脑幕下血肿



七、颅内积气:主要见于开放性/交通性骨折。



小结:颅脑外伤首选多层螺旋 CT 检查,CT 能够直接显示血肿、脑挫裂伤等外伤性改变,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等,进而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 | 歳鈅如歌
编辑 | 小雪球
责任编辑 | 晓倩
插图来源 | 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