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已经4篇顶刊!南昌大学8000万引进的熊仁根团队成果不断!

 材料科学网 2020-03-10

近日,南昌大学熊仁根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分子铁电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3篇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影响因子14.357,一区TOP期刊),1篇发表与Advanced Materials(AM,影响因子21.950,一区TOP期刊)。在2019年之前,熊仁根团队已经助力南昌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分别在国际顶级刊物JACS (DOI: 10.1021/jacs.8b05037)和Angew. (DOI: 10.1002/ange.201709588) 上发表论文。2018年,南昌大学花费8000万元引进熊仁根团队,不少网友大呼这8000万值了!以下是该团队2019年发表的4篇论文简介。

1    

1月7日,在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化学学院的协同指导下,由本科生杨陈凯、陈旺楠、丁燕婷、王静、饶崟共同完成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ACS。论文报道称通过分子基团的修饰,首次实现了高温多轴分子铁电体的精准设计。这项研究给多轴分子铁电体的发现开辟了新思路,将大力推动更多功能性分子铁电材料的开发。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13223

2    

2月23日,据南昌大学官网报道,该校本科生(杨陈凯、陈旺楠、丁燕婷、王静、饶崟)的研究论文被国际顶级材料期刊Advanced Materials接收(DOI: 10.1002/ adma.201808088)。这是他们继上次JACS发表文章后,再次发表的分子铁电的研究论文。研究相关发现为设计高性能的二维碘化铅钙钛矿铁电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论文doi:

DOI: 10.1002/ adma.201808088

3    

2月25日,南昌大学王仲夏博士在反钙钛矿铁电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JACS。首次利用分子设计途径发现了氟化作用能够实现钙钛矿结构转变为反钙钛矿结构,而且伴随着非铁电性到铁电的转变。这项研究对反钙钛矿铁电体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反钙钛矿铁电体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13109

4    

2月25日,南昌大学艾勇博士等在分子铁电领域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ACS杂志。结合分子修饰、氘代效应在调节相变点上的作用,首次提出利用氟/氢取代效应提高分子铁电体的相变点。本研究为研究新型分子铁电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9b00886

熊仁根教授简介    

熊仁根,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熊仁根教授是江西人,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化学系,是南昌大学校友。2018年,南昌大学花费8000万元引进熊仁根团队,任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打造一个分子铁电领域的创新平台。这8000万元主要用于团队科研平台建设、团队成员生活待遇、平台运行经费等。已经助力南昌大学发表1篇Angew,1篇AM,4篇JACS。担任PNAS文章编辑一任, 任中国科学-化学、无机化学和中国化学等期刊的编委。该团队目前已经发表三篇《Science》论文。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