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光与王安石到底有何恩怨,为何全力反对变法?涨知识了

 饮膳道人 2020-03-11

自古以来要进行改革,必定会触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因为改革是在革除弊政,弊政就是有弊端的政治,掌握弊政的人都是实权派,他们手握重拳,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资源。

改革就是对他们掌握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因此要对他们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和强烈的抵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必然也会遭到这样的反对和抵制。

但是号拗相公的王安石才不在乎这些,有皇帝的支持,改革变法就有了底气和成功的保证。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宋朝受到辽和西夏的不断的侵扰,皇帝打算反击,但是国库没钱,为了充实国库王安石想出了开源的办法,司马光坚决反对。

我们来看司马光。司马光一生当中最为著名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司马光砸缸;另外一件就是历时十九年编纂了我国历史上一部光辉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另外司马光还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反对者。

司马光的办法是节流节省开支,王安石很清楚,这种办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北宋的官僚集团十分庞大,而且俸禄比较高,节流是达不到充实国库的目的。因此,只能实行变法。

用开源的办法增加国库的收入,充实国力,为宋朝军队打击辽和西夏提供充足的军费。于是宋神宗就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推行新法。王安石的青苗法,过于简单,如果朝廷不下达指标就无法推行,如果下达指标下级官吏就会胡作非为。

再加上王安石用人不当,使用的吕惠卿等人,造成变法成为了党争的工具,所以,他的变法最终走向了失败。

司马光是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开源思想的,他认为开源就是盘剥百姓,所以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在宋辽关系上也坚持以和平为主。他认为,称呼上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宋神宗即使被称为孙皇帝也无所谓,只要和平就好。

王安石则不这样认为,他所推行的一系列的变法就是为了富国强兵,因此严重的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利益,因此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王安石从1069年担任参知政事开始实施变法,到1074年被罢去宰相职务,一共推行新法5年,在这5年中,他的新法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利益,同时也因为用人不当,成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工具。

1086年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重新掌权,王安石推行的所有新法,被完全废除,定居在南京的王安石,在忧郁烦闷中病逝,同年王安石的反对者司马光也去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