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对岸合欢树 2020-03-11

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翻译过汪曾祺的小说,她曾经问过汪曾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仔细读汪曾祺的作品,的确如此。《大淖记事》不用说了,《受戒》写水虽少,但充满水的感觉。

汪曾祺的文字,字字与水有关。他的文思、故事、人物,都像那水面上漂浮着的杨花浮萍,在一个独特的景致里,飘荡着一切 人生的梦。

汪曾祺的家乡在高邮,京杭大运河的旁边。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在水乡长大的汪曾祺,博学多识,平静旷达,写的作品一如这静静流淌的小河,淡雅宁静,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我以为,恰是对水的这种“偏爱”,才造就了汪曾祺的一切风格。使他所写的故事、人物、爱情,都有一种柔婉淡雅的质朴宁静。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01 汪曾祺笔下的爱情,如水一般纯净

汪曾祺始终以笔蘸着传统的墨,不断勾勒最原始最纯真的美,由这笔尖流淌出的爱情,尤其如此。

譬如巧云之爱十一子,便生死以之,愿与之同生共死,这岂非久远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爱情梦?岂非“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痴情念美?十一子喝尿续命之时,“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了十一子的喉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世上爱情,莫不以风花雪月之浪漫为美,殊不知,情之深处,同尝甘咸,共挡严寒,更动人心。

可是啊,这种动人心之处,汪曾祺写得如水泻荷叶,如月照大地,不露痕迹,却能使人眼中之水,缓缓而出,那是感动之泪。是人心里流出来的水。这便是汪曾祺的本事,一笔戳得你心酸如水、泪眼朦胧。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汪曾祺深通水之大德,而以这种大德“善利万物”。

在《受戒》中,汪曾祺则写了一个纯净、美好的爱情故事。小英子和明海一起长大,两人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一起栽秧、薅草、车水、放割稻子、打场看场。两个年轻人一起劳动一起嬉戏,清新纯洁的爱情在心中萌芽。

这青梅竹马的爱情啊,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和你一起长大,你的过去有我,我的曾经有你。汪曾祺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将这青梅竹马的爱情写得唯美、浪漫。读那些文字,你会觉得那朦胧的爱,是那么美好,那么纯洁,你心底不由得也会荡起一池春水,随着汪曾祺的故事荡漾开去……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02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有着水一样的灵性

儒家认为水是有德的。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汪曾祺受儒家的影响较多,他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美好的,健康的。他笔下的人物,跟水一样,是有德的。

譬如《受戒》中小英子,她生性爱自由,从不伪装自己,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从不扭扭捏捏。她和明子第一次见面,便主动搭话,还将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子;听到明子的歌声,她骄傲地夸他“十三省数第一”;在善因寺不顾寺庙静止喧哗的规定,大声跟明子告别。对于爱情,她更是大胆,爱上了就爱上了,从不遮遮掩掩。从善因寺回家的路上,英子直截了当地问明子:“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以“嗯”作答,英子并不满意:“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最终明子大声回答:“要!”

看多了文学作品中的大家闺秀,像小英子这样的充满灵气的姑娘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这真是一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啊,她的心是透明的,可以一眼看到底;她的情是最真挚的,不掺一点杂质;她的美是天然去雕饰的,毫不造作。汪曾祺将一个最真、最纯、最美的江南少女送给我们,这是他长期的“水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汪曾祺不仅仅是爱写水,他是在挖掘人心中那汪清澈,欲待以这清澈的晶莹,滋润一切真善美!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03 汪曾祺写人心,如水一般变化多端

汪曾祺笔下的水既能千里凌波,涛随神女,九江东注,也能如护月轻云,淡笼万物。实际上他的笔,就是金庸说的碧海潮生曲的样子,模拟大海浩淼,万里无波,远处潮水缓缓推进,渐近渐快,其后洪涛汹涌,白浪连山。潮退之后,又是水平如镜,但海底确实暗流急湍。

读汪曾祺的作品,不仅仅要欣赏他故事的清新,更要去体会他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那热情,便如海底的汹涌的波涛。

比如《受戒》中小英子故意用光脚掌去踩明海,明海望着小英子的脚印,傻了,内心波澜涌动,“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明海在田间唱歌,那歌声是不是如水般动听,我们不知道,但是小英子心里却是暗潮汹涌,“十三省数第一”。小英子的心啊,被明海的歌声勾过去了。

再比如,《大淖记事》中巧云被刘号长破了身子。她没有哭,也没有寻死觅活,依然平静地过着日子。可是她的内心却如海底的波涛,再也无法平静。那一刻起,一个勇敢的、敢于掌握自己命运的巧云出现了。她不再掩饰自己的真情,大胆地跟十一子同生共死。汪曾祺用最平淡的语言,描写了最刻骨铭心的爱情。这刻苦铭心的爱情,便是伴着这缓缓流动的河水,一点一点流进你的心里,在你的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让你为之流泪,为之感动。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04 汪曾祺的文字,像水一样柔婉

汪曾祺在《我的创作生涯》里说过:“语言是流动的。语言是活的。”他还说:“中国人喜欢用流水比喻行文。苏东坡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吾文如万斛泉源’。说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很顺,不疙里疙瘩的,叫做‘流畅’。”

汪曾祺写小说,基本上不具备小说的情节,只是用流水般的语言,随意漫谈。读他的小说,就好像在读散文。他可以用整整三个章节来给故事铺垫背景,也可以详详细细地给我们描述如何浆洗衣服。最动人的还是他对故事环境的描写。

汪曾祺笔下的环境,犹如一幅水墨画,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

在《大淖记事》的开头,就着力表现大淖环境之优美,春天沙洲上冒出的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夏天芦荻吐出的雪白的丝穗,化雪时发绿的河水,“鸡鸭炕房”里松花黄色的小鸡小鸭,犹如山水田园诗一般,带给我们无穷的意境。

又比如,巧云约十一子去沙洲那一段:

他们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

月亮真好啊!

多么温馨唯美的画面,多美纯真美好的爱情。那景是美的,人也是美的,巧云与十一子的爱情,被汪曾祺用淡淡的语调娓娓地叙来,从而笼罩上了一种素朴清雅的优美。

再比如《受戒》结尾处的景物描写:“英子跳到中舱,两支浆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意象的组合点到为止,犹如一幅任意挥洒而又结构飘逸的水墨画。

汪曾祺是水乡的孩子,水不自觉地成了他小说中的背景,也影响着他的小说的风格。于是,他的作品也充满了水的柔婉,水的清澈,水的坚韧。

汪曾祺的“水性杨花”,造就了文学如水般的柔婉淡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