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泉州市GDP达9946.66亿元,总量连续21年居福建省首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居福建省首位。 ![]() 泉州石湖港 陈英杰 摄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众多民营企业响应政府号召,一方面利用原有资源转型升级,转产防疫物资、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凭借自身敏锐的嗅觉,闻风而动,在困局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泉州用发达的实体经济,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谱写了坚守与创新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 晋江国际会展中心 敢闯敢拼 创造全新生产链 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泉州民营企业积极作为,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到十天,35家防控物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准备生产线、培训员工、调配原材料开始,争分夺秒,直到初具规模。 目前,特步的产业链条运转如常,泉港石化产能已恢复70%以上...... 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家传统的数控企业,仅用50小时设计图纸,历时7天就完成了原本需2个月的金属机加工工序,创造出高效的口罩机,比传统口罩机效能至少提升一倍。 ![]()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台自主研发的高速生产设备正式投产。 恒安集团向湖北、福建捐赠1000万元的物资和现金,满负荷生产杀菌湿纸巾产品,并引进五条口罩生产线。 ![]() 安踏集团捐赠防疫物资 卡宾,转产医用防护服,在无菌车间里面,工人分成两班倒,生产线24小时没有停歇,日产量达3000件。 柒牌,在7天时间内成立爱心车间,生产出防护服。2月27日,柒牌集团为湖北宜昌捐赠了一万件医用防护服。日前,柒牌成为福建省首家“转型”生产防护服获得医用防护服生产许可证的服装企业。 久久王食品公司腾出一个十万级无菌洁净净化车间,供利郎赶制防护服。利郎一天时间引进35台全新设备完成防护服样衣生产,三天进入量产,以泉州速度竭尽所能赢取时间。 兴德织造借助恒安公司已建成的10万级300平米洁净厂房,快速组织人员、原材料,转产口罩,火力全开。 安溪县合力挖掘“共享模式”巨大潜力,自我重组配置生产力,打通产业操作链难题,截至目前,12家工艺企业出货36批次、价值180万美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 安溪县尚卿乡家居工艺生产忙 模式转变 开创销售新渠道 培育电商“网红经济”,石狮市青创城直播基地16个直播间同时在线直播,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形成疫后产业竞争优势。 ![]() 跨界互助,打造全新经营模式,餐饮业与企业直接对接,打造共享食堂,保障复工复产,寻求经营新出路。 ![]() 丰鲤茶楼,餐厅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 社交平台商业发展,借助小程序、APP、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销售。 服务机制 精准施策保障复工复产 泉州市出台十一条措施,通过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减轻中小微企业租金负担、减免困难企业税费等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泉州市出台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七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为促进全市复工复产提速,泉州市出台《泉州市打通“五难”操作链实施方案》,打通“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操作链专项行动。 发布保障用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清单,涉及支持企业稳岗方面、招工引才和就业扶贫方面、其他就业创业政策等三大方面。 ![]() 创建企业供需协作信息对接平台,打通供应链协同配套操作链,推动龙头企业和协作配套企业同步复工复产。 ![]() 泉州市人社局在福建省率先正式运行视频面试“云招聘”平台,首推远程视频面试招聘,让企业和毕业生足不出户实现就业对接,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对点接回一批员工——对来源地相对集中的非疫情重点地区新老员工,政府补助企业包车(含动车、飞机)、拼车等方式接回。 ![]() 2月19日,瑞丽航空的DR5345航班准时降落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这是晋江乃至福建省首架接返员工复工的包机。 政府精准施策、科学调度,企业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员工坚守一线、爱岗敬业。在这场战“疫”中,泉州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大胆创新,创造民营企业新天地新成就! 2019年,泉州经济用数字说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逼近万亿元大关。2020年,让泉州继续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防控疫情不放松,经济发展不落后,在困境中寻求机遇,突破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