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路上发现一幅古画,专家:这才是孙悟空的真模样

 开米蓝 2020-03-11

有人发现如今除开“红学”之外,竟然兴起了一门“西学”——西游记学术研究,而且研究“西学”的热度还不低。

大家都知道“红学”如今已经成为一门很正式的学问了,以前大家觉得这西游记毕竟是讲的神鬼传说,不像红楼那样涵盖了什么医学啦经济啦之类的现实价值在其中,谁会闲得这么不自在要从神鬼传说当中去研究学问呢?

其实,有关于西游的研究从古至今就有。如果不把“西游”仅仅局限于吴承恩那本小说的话,从玄奘取经之后起就有人开始研究了。

关于西游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路线,第一是研究玄奘西游这一历史事件,第二则是研究西游这一传说故事。

那么,如此一来也可以说吴承恩算是研究西游这一传说故事最为成功的人,因为他归纳整理了在此之前所有关于西游传说、并写出了这本伟大的名著。

史学家已经证明吴承恩其实并非西游的独立作者,甚至有学术认为吴承恩只不过是将有关西游的故事拼凑了起来,算不得真正的“创作”,因为早在明代之前各种西游的戏曲和诗话中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西游故事存在。

而现代的“西学”研究者则更多的是通过传说故事的形成脉络、去考证玄奘西游的真实历史。

为什么通过传说故事也能考证历史呢?这是因为传说故事的形成,必定是经过了从史实到故事的逐渐演变,所以,历史越早版本的西游故事,就越接近西游的史实,这也算是一条特殊的考古之路。

在以前的“西学”研究中都当孙悟空是臆造出来的,认为除开玄奘是史实人物之外其余取经者都是虚构的。

但现代的“西学”专家却认为要考证取经历史,一定要研究孙悟空,因为他绝对是一个真实存在而且是西游全程的亲历者,因此有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证明这只神猴的存在以及他在西游中的对应真实角色。

专家发现在宋元时期的绘画中,玄奘的随行者才开始变成了猴子的模样,说明在宋之前已经有了玄奘随行者是“猴子”的传说。

宋代的古画有了头戴金箍的猴头人身形象出现,而元代的绘画则已经有了手持金箍棒的猴子出现,说明到元代的时候西游的故事就已经定型,不但有了孙悟空还出现了八戒沙僧等同行者。

而在西游路上考古发现了一幅更早的古画,大约是一千年前西夏时期,其中所画的玄奘取经就已经是两个人同行了,其中的一个就是模样有些像猴子的人。

那时候距离真实的西游也就才过去几百年,因此可以推断出真实的西游绝非玄奘一人独行,但古画中的那个随行者并非猴子,而是一个髭髯茂盛的僧人,只是看上去有点像“猿人”的感觉。

这是考古发现的最接近真实西游时代的绘画了,距离真实的取经仅过了两三百年,而从绘画中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讹传”出有神猴伴随玄奘的故事来。

专家认为这幅最古老的“西游记”绘画中所绘的那个玄奘跟随者,才是孙悟空的真模样,也证明了后世传说的“孙悟空”事实上并非猴子——专家认为这幅古画中那个模样有点像“猿人”的髭髯茂盛者,其实是一个异邦僧人,譬如哈尔滨师大学的专家张锦池教授就表示孙悟空不是猴子、而是一个叫石磐陀的僧徒(即胡僧)。

专家认为玄奘出发时的确是孤身西行,但他在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了真经还带回了数位来自异邦的僧人,这些异邦僧人都是髭髯茂盛,这些模样明显异于中原人士的僧人被称为胡僧,这些僧人打扮怪异经常头戴金属饰物(这些打扮在今天的印度僧人、特别是苦行僧的身上还能看到)。

“胡僧”一词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解释是,古人称域外之人为胡人,因此异域而来的僧人自然就叫胡僧;一种解释则认为正是因为他们髭髯茂盛胡须满面而被称为“胡僧”。

由于归来时玄奘身边有这种模样像“猿”的胡僧,人们可能就开始传言西游路上玄奘是有“神猴”模样的人相伴。

但在开始的几百年间人们只是说这随行的人样貌像“猴子”,因此古画中的形象也依旧是人,但在后来的千年流传过程中,就完全偏离了事实,模样有点像“猿”的人也就完全“进化”成了猴子,到元代的时候就产生了“孙悟空”。

所以,专家在西游之路的考古过程中,在对大量与西游有关的古代绘画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孙悟空是存在真实原型的,他并不是臆造出来的“猴子”,而古画中这个髭髯茂盛的胡人(或僧人)才是他的真模样!您觉得古画中的那个胡僧真的就是“孙悟空”的真实前身吗?

(文:lugu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