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雅吟社社課第十八期

 泮溪别馆 2020-03-11

桐城周國亮先生治印


以“童年的……”為題,寫一首詩或詞,不限體裁,不限韻。

本期主持人:李睿

點評人:李睿

水去雲回,捧麻姑之冷露;燕歸鶯囀,尚冰雪之嶙峋。感時世之多舛,歎春夢之無痕。況重來張緒,綠楊都謝;中年謝傅,絲竹厭聞。然則俯仰流年,豈效窮途之痛哭;三宿桑下,不學太上之忘情。念青燈之有味,思髫齡於既遠。野風吹涼夏日,無拘無束;小溪流過群山,載欣載奔。歲月河床,飄來疇昔歡樂;吉光片羽,閃爍昨夜星辰。一草一花,覺故鄉之可戀;半甜半苦,似橄欖之回甘。王國維云,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華茲華斯亦言,孩童乃成人之父。今吾人抽情絲於鳳紙,思越千載;化苦澀為甘霖,管搦案前。涓涓細流,推開記憶之閘門;片片朝花,品味冷暖之人間。指中庭之柏子,拂衣上之征塵;冀心靈之安頓,汲井華之澄鮮。縱舊廬之難返,童心未泯;願天真之不改,根葉相連。

社外友人作品

龐堅

南鄉子  次和懶雲皖社社課憶童年詞

未得閱山經,不解騎鯨碧海清。惟有天河堪一歎,叢星,記得當年映滿城。

驍將事西征,閭巷聽書對瓦檠。終厭二黃新曲沸,瑽琤,卻喜鄰家拂軫聲。

社員作品   按交稿順序排序

王群紅

清平樂 · 憶童年鳳仙花染指甲之趣事

鳳仙香裊,紅紫天然好。為染玲瓏葱甲俏,更把瓷盤輕搗。   閑挑一捻丹霞,還將翠羽纏紗。東戶西鄰小女,明朝十指飛花。

鳳仙花又名指甲花,此寫兒時趣事,真字字含情、處處皆趣也。凡染字、搗字、挑字、纏字皆極精煉,將染指甲之過程傳神道出。全詞意象優美,語言靈動,聲律諧美,讀罷齒頰生香。

何智勇

童年舊事

其一

松椽縋下麻繩緊,作個鞦韆蕩屋飛。為摘梁間紅福字,燕泥不懼落新衣。

其二

梧桐樹下水泥平,竹椅推來遶院行。轉到門前當上海,土雞圈外是南京。

童年舊事有愈瑣屑而愈難忘者。二詩一寫制秋千、一寫推竹椅,以寫實為主,皆於平實中含意趣,童稚之無憂無慮於此可見。

李少卿

點絳唇

童年曾遊故鄉水庫,旁有火藥廠遺址。今日重遊有感焉。

一眄湖光,青青似把春留住。苔痕滿路。浸入荒臺古。  屋鎖枯藤,神鬼如相護。蹲熊虎。隔山風怒。楊柳絲絲苦。

清奇僻苦,詞境之一種,亦人生境界之一種也。全詞之煉字頗為用心,凡眄字、浸字、鎖字、護字、怒字、苦字,皆有力度。

方正卿

洞僊歌

孩提淘雀,慣茅檐高柳。不管春寒與冰溜。小阿蠻拊掌采水蓮娃,渾不見,戲蝶野花芻狗。   白頭翁仍在,塵事羈畱,祇羨飆輪忘情後。望鄉恨斜照時,兩三子,亦難凑够。怎料得,年關逐時來,回不去,童年暗嘗清酒。

此寫兒時上樹掏鳥窩之事,脈絡井然,上闕回憶往事,孩提之憨態畢現。下闋寫如今之懷念,悵惘之情系之,引人遐想。

汪茂荣

童年所見

猶憶紅羊年,吾纔五齡耳。巨公飲藥狂,神州從披靡。焚書不啻秦,烈焰及吾里。時當夏之初,溽熱属雲詭。吾方戲庭前,竹馬頗自喜。旗鼓自北來,(1)迤邐震失匕。輟戲延頸望,寒門骤戾止。跳蕩怵群兒,結束皆粗鄙。揎袖舞棒斜,紅白纈眼眯。滿口盡柴胡,武裝到牙齒。㦸指集吾門,掃穴犁庭已。吾母方躬耕,應門賴孺子。孺子何能爲,哭涙懸河比。撫慰感阿姐,人天今隔矣。(2)吾母聞訊還,屏息敢校理?入室盗不如,大索到片纸。進而梯小樓,慓疾當者毁。胠篋終獲豐,蟫函發經史。殊似鼠搬姜,京觀矜奇偉。一炬爾何心,僨張侮神鬼。先賢愀然愁,九原儻可起。及此數代藏,磬懸室如洗。(3)遂使少時吾,攻讀乏紙尾。爲祸豈我人,並世悖正軌。即今猶招魂,餘毒透骨髓 。詛楚不憚繁,誓言有如水。

注:(1)彼時抄吾家焚書者爲吾父執教之鴨子大隊造反派。

(2)族姐美蘭,後因故離世。

(3)查家譜,吾家自清初以降,均耕讀傳家,歷世所藏,大毁於土改,此則土改之燼餘耳。

此真詩史也。焚書之遭遇,在成人為悲痛惋惜,在孩童則更添驚慌失措,久之難忘也。全詩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宏觀與細節兼顧,神態、動作、心理摹寫皆極生動。首尾遙相呼應,神完氣足,深化主題。

鄭虹霓

浪淘沙·童年的雪天

夜半未成眠,往事聯翩。紫花盆裡出甘甜,米酒娘親新釀就,暖了冬天!

呵手雪成團,驍戰騰歡。簷冰敲斷賴長竿。幾處牆洇兼漏水,真個童頑!

兒時之樂,多在雪天。事則鮮活可感,人則頑態可掬,情則曆久彌醇。雪天之樂中亦見童年之真率、親情之溫暖。全詞生動而不乏諧趣,揮灑自如,引人入勝。

何其三

浣溪沙·童年的綠色跳繩

久歷光陰色愈鮮,柔長更勝柳絲鞭,牽人思緒到從前。  踏月翩飛時上下,御風騰躍每回旋。跳繩雖細接童年。

一氣貫注,情味盎然。上闕寫跳繩之形狀色澤,下闋回憶童年跳繩之遊戲,踏月二句尤為警策,一結虛實相生,巧妙點題。

王勤

踏莎行 · 童年的“小人書”

畫裡山河,指尖人物。攤開記憶窮搜括。微風吹過那時人,童聲麗影難湮沒。  世界斑斕,光陰飄忽。翻成舊夢添香屑。少年故事去難尋,月邊來補心之闋。

清平樂 · 童年的茅草屋

風梳月影,眸挂清霄迥。郊野無聲垂斗柄,一念早開人境。  土屋窗洞茅檐。备嘗細雨廉纖。臥聽瓷盆嘀嗒,半生塵迹如淹。

二首皆情辭兼勝。“畫裏山河,指尖人物”,極富概括力。“少年故事去難尋”一語雙關,兼顧詞人與畫中人。《清平樂》寫童年憂樂相交之感受,感慨深沉,語言亦富張力。

潘樂樂

紙飛機

汝折飛機黃,我折飛機紅。記擲青欄前,飄飄隨春風。高者绕樹杪,低者穿花叢。相逐遍曲巷,笑語喧羣童。方云抵上海,旋報落廣東。翻飛去漸渺,影事輕朦朧。一爾擲江海,鐵翼看騰空。各各身何城,已隔山千重。又見小兒女,來放晴院中。盤旋高樓間,結隊呼相從。明朝會飛遠,不得與我同。老夫佇看久,惜此太匆匆。

先寫童年擲紙飛機之場景,再寫今日回首之感觸。脈絡井然,描摹細緻,“翻飛去漸渺”轉折巧妙有味,既見紙飛機之飛遠,亦自然引出下文。“又見小兒女”翻出新境,深化主題。

顧仁

水龍吟 · 黑暗之魂

眾神寥落山阿,告亡鳥向人間野。冥河流蕩,青風棲止,穢墟遺社。蕊影飄蕭,鯨波歌句,萬千螢下。使往生他國,無名軀殼,落餘燼、遊魂者。  算我形骸何適,漫回看、六龍東駕。維其舊室,能招新鬼,曾乘屍馬。瞽女傳燈,薪王身世,茫茫長夜。是無間永墮,火中孤劍,一身灰化。

注:這是童年時玩的一款遊戲。三部曲跨越十年,以龐大的世界觀與極高的難度聞名。是遊戲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個系列。往後相似類型的遊戲都以“魂系”為標籤。

餘燼:主角為死而復生的餘燼人。意思是為連當柴燒的資格都沒有。舊室:多蘭古雷格王朝,因為不死者與傳火的詛咒而滅亡。在篡國王妃的誘惑下,不斷有遊魂也就是主角前來這片古老的大地傳火。薪王:所有成功的傳火者,但最終會因為火的詛咒與守護火的信念成為傳火祭祀場的最終BOSS。瞽女:盲眼的少女,見證每一個輪回裏“餘燼”的選擇。

奇譎之作也。童年之遊戲,記憶猶新,填入詞中,則真幻相生。《水龍吟》本為嘹亮之笛曲,此詞為此調別開新境。

李國春

憶兒時除夕夜

憶我兒時事,氣稚堪自憐。家貧無以嬉,竹馬繞村旋。歲序調暮律,窮鄉正大年。瓊花揚古道,玉柱掛茅椽。孤鳥桑枝息,六合望茫然。誰家開戶牖,踏雪放焰煙。鄰童相邀約,銀沙塑老禪。慈母呼兒歸,試衣慶團圓。叮嚀復叮嚀,守歲莫忘眠。家嚴沽臘酒,僕僕燈市還。新棉換花燈,花燈頗鮮妍。呵凍研翰墨,春暉寫丹箋。天下雖饑饉,童心未可蔫。新正期燈節,闔家放紙鳶。

童年之除夜,幾多歡愉,幾多溫馨。全詩人事交映,場景鮮活。“家貧無以嬉”,更顯親情、友情之可貴,沽臘酒、換花燈、寫丹箋皆非親歷者不能道。

丁昊

兒時的籃球場

半畝連村地,尋常日日喧。矮墻遮春草,草色曾齊肩。黃昏猶可晚,意興不可延。呼母催飯熟,食後每盤旋。待朋喚小字,身矯似輕煙。所赴長風裏,所去是雲天。偶因崎嶇故,不愼撲階前。涕之淚如雨,拭之血痕鮮。起拍襟邊土,強作好漢言。彈珠往來久,倏爾即忘全。塵事亦多曲,往事亦多眠。彈珠亦多轉,轉轉俱桑田。歲暮歸鄉裏,恍然見殘垣。草色上新履,觸眼各生寒。距家數十步,屋舍半已遷。就中難忘者,一步一童年。

注:老宅門前數十步有社區籃球場,那是我兒時的樂園。

此寫兒時於籃球場打球嬉戲之場景,摹寫工致,情意飽滿,亦寓今昔之感。“往事亦多眠”“一步一童年”,虛實相生,耐人尋味。

陳章明

賽陀螺

截木斫成錐,結鞭翦舊帷。呟喚二三子,月下決雄雌。場中各矜示,俱是不輸兒。彼時一子曰:即行勿相疑。旋纏鞭數匝,張臂倏一掄。驚嗟如電掣,飛轉不見痕。誰料一鞭急,嗚呼觸土翻。二子敦如犍,臂長似猱猿。長鞭未著地,陀螺卻匿奔。雛嘩兼蹀足,可憐如喪魂。輸者黯然退,攢眉作末昆。三子旋趨前,藍縷未遮肩。但綰雙襟袖,抬手試一鞭。且看鞭響處,騰起三尺煙。信手纏三匝,儼然得真傳。躬身輕一擲,隨心笑嫣然。搖鞭復長嘯,一鞭三百旋。鞭響裂雲帛,飛影若在天。旋轉堪自如,或似雲中鳶。明月長在耳,流光逝如水。斯物猶在牚,誰辨其中理?萬物皆持象,人生更如是。但得一鞭催,便能雲水起。人生無窮途,須知鞭不止。

全詩融敘事、抒情、說理於一爐,張弛有度,跌宕有致,想像豐富,尤可貴者,從賽陀螺之小事中發掘深刻之人生哲理,頗富理趣。

溫傑

憶我少壯詩十八首

槐樹

二月還鄉里,村徑半已迷。指顧頽槐下,髫年我所栖。

少髮

少髮雜玄白,夥伴多笑啞。阿媽獨護我,謂是東坡質。

逐月

我不逐明月,月自逐我耳。忽生大競心,夜奔二三里。

驗竹

諸兄常相較,羞為矮腳郎。日日修竹下,刻痕驗短長。

畫圖

一筆界楚秦,一拭裂湖廣。亦嘗為天子,分封尺紙上。

承冤

吾冤六月雪,阿媽不我信。狡童鄰家子,作劇終不認。

麻將

麻將作磚墼,其用眞能盡。壘成七層塔,能抗九級震。

雄雞

雄雞奮其項,毛羽赫斯怒。逡巡不敢進,斯禽當我路。

笛飾

少時得一笛,時時勤拂拭。非是愛其音,朝夕相佩饰。

鬥劍

吾有雙寶劍,贈子意氣深。相鬥本遊戲,胡為起殺心。

釣魚

夏木垂清陰,陰下溪水清。製竿清陰裡,將以釣長鯨。

枕書

憶我少時書,半積床榻側。醒時取來觀,倦後即枕息。

識數

自我識數字,壁上遍塗鴉。三似大耳朵,九如小貨車。

睹鬼

畏蛇兼畏繩,獨不畏神鬼。夜赴陰森處,一願睹魑魅。

好夢

少年善夢寐,瑰奇萬象多。睡前殷勤想,今夜做什麼。

螳螂

鄉間惡少年,捕蟲命我看。失彼一螳螂,索我十七元。

志向

問我平生志,雅意在山林。樵夫須重斧,惟恐力不任。

哀樂

少年欣豫事,往往失常理。衹虞哀樂心,泰半壯年死。

此組詩也,少時之種種情事,一一奔赴筆下,巨細畢陳,任我驅遣。全詩充實飽滿,手法多樣,於質樸中見功力。

葉顯子

童年的夢想

店門人偶著婚紗。炫轉霓光漾歲華。我有襟靈人不識,櫥窗偷折一枝花。

此寫童年之夢想。一二句為鋪墊,三四句善造境,拈出內心一片漣漪,留給人想像之空間。

張岩山

童年的村學

山间窯兩孔,老樹作圍牆。窗下侵風雨,門前奔犬羊。春深冰解凍,冬至手生瘡。油燭熏花脸,書聲溢滿堂。

此寫童年村學就讀之事,甘苦雜陳,情景俱真,倍覺親切。“老樹作圍牆”“書聲溢滿堂”,看似尋常,卻情味雋永。

月明中

童年的清明節

躡石攀藤上故丘,窮泉別事未因愁。但知節候靑精飯,酬此春山半日遊。

(靑精飯,即烏米飯,廣西清明節、上巳節的傳統食物)

此寫童年清明節之所見所感,富於鄉土氣息,略似周作人《兒童雜事詩》。

陳酌簫

夢童年的家

小閣臨街翠柏香。泮宮雲紫接前堂。紙窗花占銅瓶冷,竹架瓜交玉綆長。憶上羲皇元幼稚,哀於黎首此春陽。儒冠秦際徒身困,老大平年處未遑。

此寫夢回舊廬,前四句直述所見,真切竟不似夢中。頷聯警策,句法靈動。後四句宕開一筆抒發感慨。

疊箋樓

童年的時光

歸家路唱少兒歌。憂患窮愁更未多。玩偶彈珠俱是客,童年歲月逝波磨。

此寫童年時光縱好難留,第三句頗堪玩味,亦比擬亦想像也。

吳璜

自題童年海洋世界水彩畫

揚鰭掉尾周八極,吞吐滄溟亦逼仄。忽驚咫尺有風波,少年膽氣自無敵。丹靑重展廿年塵,困居人海等窮鱗。世上神奸何足數,慚無妙筆寫其眞。

前四句寫童年海洋世界水彩畫,筆墨飛舞,與其時之意氣風發相合,第五句轉到當下,寓困居人海之感慨。詩由水彩畫聯繫人生,對照鮮明,富於張力。

楊波

憶童年野溝搭茅棚事

憶昔多真趣,呼朋共結廬。酣揮三掬汗,樂享一時居。嬉久忘家囑,眠深就野渠。

此間雖廣厦,猶歎出無車。

蓋為無益之事,正見童年之任真率性也。情趣盎然,令人解頤。

周清溪

南歌子

樹覆濃隂密,蝉鳴午日斜。拾來石磈過家家。偷向篱邊摘朵太陽花。  中歲雲間鳥,青春指隙沙。少時情事或堪嗟。笑指今朝稚子捏泥巴。

輕快之作也,童年之樂躍然紙上。“中歲”二句承中有轉,“流”而能“留”。

潘韵秋

滿庭芳·憶童年上補習班

難得悠閒,阿娘卻道,假日宜入書堂。後生隨處,勤學盡奔忙。無奈呼朋上路,步猶緩,怕負春光。青桑葚,初甜莓果,悄往袖中藏。  鐺鐺,鈴響過,先生發話,句句深長。又功課須煩,三兩同窗。最喜偷瞧室外,心癢處,風動花香。嬌鶯唱,驚飛蛺蝶,自在繞迴廊。

清新活潑之作也。移步換景,神態畢現,銜接自如,口語之運用亦自然妥帖。

李明科

臨江仙 · 偷瓜

麥子黃時春熟,榴花紅後瓜香。葉下蟋蟀正乘涼。瓜兒甜透了,饞壞小兒郎。  裝作田頭割草,不聽蛙鼓聲長。守田老漢睡繩床。乘機偷幾個,躲到藕花塘。

此詞如一篇童話,匠心獨具,寓敘事於場景之描摹,字字含趣,靈動歡快,讀罷令人忍俊不禁。

徐源

南鄉子 · 童年

小徑慣曾經。散學栖遲柳蔭清。世界枕書如旅泊,繁星。北島舒婷與顧城。  日月久于征。故友寒宵共短檠。話到兒時同舉酒,琤琤。盞碰琉璃夢碎聲。

注:北島《波蘭來客》:

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此檃括北島之詩也,無改寫之痕跡,流轉自如,聲律諧美,可見舊體詩詞與新詩可互滲互涉,不必厚此薄彼也。

馬春

挑野菜

野風過我大堤西,三十年前辨藿藜。空是靑靑今又茁,當春心思已乖睽。

此借挑野菜抒今昔之感也,棖觸之情宛然可見。

李睿

山花子 · 童年的瓦屋

石板橋橫水一方,幽篁綠上馬頭牆。深巷賣花聲已遠,拾流光。  往日風藏青瓦縫,兒時夢擱井華旁。總是浮生癡絕處,得安詳。

光影掬塵室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皖雅吟社成立啟

皖雅吟社成立賀詩與首期社課匯評

皖雅吟社二期社課匯評

皖雅吟社第三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四期社課並點評

皖雅吟社第五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六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七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八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九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十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十一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十二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第十五期社課並點評匯

皖雅吟社第十六期社課並點評匯總

皖雅吟社社課第十七期

光影掬塵室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