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用于调控植物生成发育的小分子化合物。目前,被公认的植物激素有6大类:细胞分裂素类(CK)、赤霉素类(GAs)、生长素类(Auxins)、脱落酸类(ABA)、乙烯和油菜素甾醇类(BRs)。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1. 生物检测法 利用植物激素作用于植物组织或离体器官后产生的特异性反应,从而间接对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然而,不同结构的赤霉素、生长素或激动素对不同生物检测法的响应有差异,因此有时可能无法测出。由于生物检测法可以检测植物激素的活性,常用于植物激素的定性分析,也常与其他检测方法结合使用。 2. 气相色谱法 通过与标准样品共色层分离来鉴定样品中植物激素的含量,但由于无法排除杂质与标准品的共色层分离,所以不能准确检测植物激素含量。待测样品必须形成易挥发的甲基化和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才可以运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以在乙烯的测定种,气相色谱法比较常用。 3. 酶联免疫法(ELISA法) 将抗原或抗体与酶结合形成酶标抗原或抗体,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生成有色产物,通过颜色反应的深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抗体的制备复杂,且检测中难以排除交叉反应,无法保证植物激素检测的准确性。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不同检测器结合,能直接分析多种植物激素,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之一。除乙烯外的其它植物激素均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5. 质谱法 液质联用(LC-MS)和气质联用(GC-MS)克服了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在植物激素定性和定量方面的局限性,成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GC-MS具有选择性好、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不足之处在于对样品的纯化要求很高,且样品需要衍生化处理。不同于GC-MS,LC-MS不需要衍生化处理,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因此LC-MS更适用于植物激素的检测(除乙烯外)。 迪信泰检测平台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和气质联用(GC-MS)检测技术,可高效、精准的检测多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对于稀有的激素分子,如提供标准样品,也可提供定制检测。 ![]() 6种植物激素标准品色谱图 注:1-玉米素;2-吲哚乙酸;3-6-苄基腺嘌呤;4-脱落酸;5-吲哚丁酸;6-α-萘乙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