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3-11

山本耀司是时尚界日本新浪潮的新掌门人,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并称日本时尚界的三驾马车,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他的设计以黑色为主色调,奔放且宽松,模糊了穿衣者的性别。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美国版《服饰与美容》杂志的驻欧洲主编伊莱娜·西尔瓦尼评价道:“第一次看到耀司的时装秀时,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袭身而来。那股冲击力瞬间贯穿我的全身,震撼着我的心灵,好像突然间听到警铃般,令人为之一惊。”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成长经历

山本耀司出生于1943年10月3日。这个时间点,对山本耀司的一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全球视野来看,1943年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的2月2日,德国陆军元帅弗里希·冯·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投降,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2月9日,日军在瓜岛战役中失败,此后,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9月8日,意大利投降,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日本更加孤立无援。

而此时的日本民众,也因战争消耗而失去了信心和耐心,1945年的两次东京轰炸之后,居住在东京的民众对战争充满了仇恨。

山本耀司的父亲本是个渔民,但是却在1944年,也就是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应召入伍,被派往菲律宾。彼时,美军已经开始在菲律宾群岛对日军实施进攻。日军不顾人员伤亡、孤注一掷的打法令自身损失惨重,守岛日军大部分被歼灭。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的父亲也在这里阵亡,战死公报上只有一句话“死于菲律宾碧瑶东部山地的激战”,而尸骨至今也没有找到。

父亲战死后,山本耀司的母亲山本富美没有再嫁,独自一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暂时将山本耀司托付给娘家,自己去学习西式服装裁剪,之后在东京开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虽然说不上是真正进入职场,但是也是当时少有的独立女性。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的失望、悲观、愤怒和母亲的坚韧、自立,错综复杂地融入了他的性格之中,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他的设计之中。

设计理念

推崇山本耀司的人经常引用他说的一句话:“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山本耀司把“流浪汉风格”吸纳到自己的设计中,让走上T台的衣服充满了混乱、扭曲、不对称的元素。这种设计恰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衣服的认知,没有追求身材曲线的剪裁,隐藏了男女性征,模糊了穿衣者的性别。穿衣者的身体融入了宽松奔放的衣服中,脱离了衣服对身体的束缚,也失去了对人的附加定义。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不规矩”是山本耀司内心躁动的根源,也是他的设计主线。沿着“不规矩”的主线,可以看出山本耀司的三个理念:反叛、自由、独立。

反叛

反叛似乎是所有艺术家的通病,山本耀司也不例外。不过,他的叛逆期显然比普通人要长,似乎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他的心中满满都是负能量,丧到了极致。在他眼中,年轻人是令人厌恶的小鬼,而老年人是不懂奉献自我的无用之人。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看到自然的美景,会心生愉悦、舒缓压力,但是山本耀司的视角却和我们不同。春天杜鹃花开的时候,他会心生厌恶;秋天柿子挂满枝头的时候,他为夭折的果实感到遗憾。

在面对任何事物的时候,他都用丧来压制一切兴奋点。他讨厌未来,也讨厌过去,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他的作品,也曾被认为充满了葬礼一般的压抑感。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葬礼的色调都是灰暗的,山本耀司的衣服也是灰暗的。他的设计多用黑色,因为在他的眼中,黑色不仅是意味着沉默和禁忌,同时也意味着谦虚和傲慢、慵懒和神祕。

如果颜色有语言的话,黑色其实在说:“我不烦你,请你也不要来烦我。”这种对黑色的执着和丧,来自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失去父亲的愤怒。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自幼丧父的山本耀司对父亲的记忆非常模糊。只听母亲讲过,在11月寒冷的夜晚,父亲离别前握了握他的小手;在他读小学时,母亲举办了一场没有遗体的葬礼,里面埋葬着父亲最爱的徕卡相机。

等到他读高中时,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和躁动,他反复问母亲,自己为什么没有父亲,让母亲十分苦恼。当时的日本官兵遗属组成了许多遗族会,便于遗属间相互帮助。但是山本耀司一直无法接受父亲死亡的现实,所以要求母亲不要加入日本遗族会,或许他一直在暗中期盼父亲某一天能够归来。

等他长大之后,无意间发现,由于战争末期运输船短缺,父亲在被派往战场时,很可能只是登上了临时改造的渔船,在抵达战场前就被击沉了。这件事让他对政府的权威失望至极,心中的反叛与丧,也许正是由此而来。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他曾说:“我的厌恶就像一颗永远不能被拆除的炸弹。”这颗炸弹刺激他突破常规,反抗世俗之见,还让他无比渴望自由。

自由

之前我们提到,山本耀司厌恶这个世界,所以,成年后的他像很多摇滚乐手一样,四处旅行、游荡、酗酒、嗑药、纵欲,用放纵个体、逃避现实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反叛。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流浪汉。这些流浪汉无所谓外界的眼光,随意组合身上所有的衣物。在常人眼中,这是不规矩的破破烂烂,而在山本耀司眼中,这却是不羁的自由。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山本耀司曾说过:“如果衣服是完美合身的,那它就像雕塑,而不是时尚。”于是,他将混乱、扭曲、破洞等不规则的元素设计在黑色衣服上。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剪裁方式突出了服装的生命,不受人体曲线的限制。同时,他在成熟感中融合了孩子气的细节,在精致的设计中融入狂野的线条……

在他的设计中,各种元素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他的设计不属于某种特定样式,而是属于他最喜欢的所谓“不三不四”的衣服。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这种不三不四可能会被理解为时髦、叛逆、前卫,但是山本耀司自己的解读是“向前走一步”,而不是离经叛道地否定一切。这属于一种理性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理念,主要形成于他在巴黎的生活。

山本耀司推崇巴黎,因为巴黎的时尚不会臣服于买者的喜好,设计师也不需要向市场妥协。对待设计,山本耀司的思维可以自由地飞驰,他也希望自己的衣服,能够给穿衣者带来自由的感受。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他曾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广阔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山本耀司的自由不仅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也体现在他的人际关系中。他从未把自己束缚在某一段感情之中。儿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身边的女人不过是相互独立、各取所需的伙伴。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态度,在他的一对儿女,山本里美和山本雄司都随之踏入时尚圈的今天,山本耀司的妻子仍旧鲜为人知。在他的认知中,男女之间不应有任何的依附关系,这种自由建立在彼此之间的独立之上。

独立

山本耀司的服装,模糊了性别概念,让穿衣者和欣赏者忘记了性别认知,摆脱了性别束缚。他希望用服装赋予穿衣者独立的人格特点,同时让衣服摆脱“装饰品”的命运,和穿衣者融为一体,拥有自身的生命。他在设计中凸显服装本身的生命,这恰好对应了他所倡导的理念,穿衣者也不应依附于人,要相互独立,尤其是女性。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因此,山本耀司深得女权主义者的推崇。他最早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女性穿上男性的服装,走向工作场所”。他不想看到一个女人为了维护完美的形象而穿上取悦丈夫、客户、面试官的衣服,甚至认为,女性应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控全局,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只有当女人脱离了某个男人的束缚,才能够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在1999年的婚礼主题秀场,他让男女模特来了个变装。新娘穿着礼服礼帽、新郎穿着裙子登场。当模特走到台前时,新郎把裙子和头纱都脱掉,再把新娘的帽子戴回自己头上,变回男子;然后模特从口袋里掏出墨镜和项链,为“新娘”装扮上。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这种服装的现场变化凸显了男女本没有区别的主旨,也让服装,哪怕是结婚礼服,承担了服装所本应具备的实用含义。

山本耀司的独立性,尤其是女性应该独立的观念形成于他的少年时代。在山本耀司的父亲离开后,他的母亲开了一家裁缝店。而这家店的位置十分微妙,在东京的歌舞伎町。这里是有名的红灯区,灯红酒绿、鱼龙混杂,女人的工作就是取悦男人。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这些化着浓妆陪着男人嬉笑的女人,和独立自主、隐忍辛劳的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山本耀司一直崇尚“工作中的女人”,倡导女性的独立精神,在山本耀司眼中,能够依靠个人奋斗在社会上立足的女性,都拥有顽强的意志,值得全社会的尊重。而那些大小姐、公主病,花着父母给的钱、让男朋友刷卡买衣服的女人,是社会的蛀虫。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正是日本战败的大背景与山本耀司独特的成长经历,让山本耀司的设计从满足女性的工作需求出发,并在其中表达他反叛、自由、独立的理念,为穿衣者实现追求本我的精神需求。

追求细节

面料、衣领、袖子、衣兜、扣子,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精心设计、追求完美,是山本耀司设计中十分出彩的一面。山本耀司多次强调,衣服是有生命的,布料也是有生命的。布料经过时间的“发酵”,历经生长的过程,才能展现出其隐藏的美丽。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裁剪,那么有生命的布料依旧只是一块布,所以山本耀司用顺应布料生命的剪裁方式,打造衣服与人体之间自然的流动,追求浑然天成的和谐感。

衣领,是服装中的点睛之笔,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影响整体的感觉。领口的位置不仅难定位,还要考虑领口处皮肤对布料的触感,山本耀司曾为衣领的设计苦恼和矛盾了许多年,他希望将人体需求、装饰性、表达欲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衣袖,也是山本耀司突出的设计重点。在西方审美影响下的设计概念中,衣袖是附属品,但是在日本和服的设计中,衣袖却是核心。所以,山本耀司的设计在最初阶段就考虑到衣袖和整体的和谐以及功能性。

衣兜要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有了衣兜,就不需要再拿手包,省去了很多出行的麻烦。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要给衣兜设计出不同的位置、形状、个数,开口大小、角度和深度也都必须考虑在内。

在1999年春夏的秀场上,山本耀司的新娘模特,从婚纱裙里掏出了高跟鞋、手套和手捧花。他用衣兜的设计突破了传统。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的设计

衣扣也需要精准的位置。每系上或者解开一粒衣扣,衣服的轮廓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和穿衣者之间的和谐。山本耀司用衣服两摆能否自然地滑落或收紧,来测试这粒衣扣是否让成衣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一句台词:“导演没打算让大家看懂,这是艺术片,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而山本耀司的衣服,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小众走向主流。

文章参考山本耀司自传《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