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看法是我做人的味道

 杂书说 2020-03-11

最近,正在拜读王小波先生的自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文风颇为幽默智慧,又充满现实批判。比起他的小说,我倒是更喜欢他的杂文,总有一些辛辣有趣的观点,让你钦佩之际又觉回味无穷,深陷其中。

有人说他是“浪漫骑士”,有人称为他为“行吟诗人”,更有人视他为那个时代的精神符号,这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王小波。他是那个时代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一个特殊的存在,他说只是想做喜欢的事,想表达一些自己明白的道理,想遇见一些有趣的人,这就够了。

他在这篇杂文的自序中说到:

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什么味道。

他说自己的看法只是一些恳求,希望读者不要忽略那一份恳求,而已。

关于思维的乐趣

对于王小波而言,没有思想,就好像自己的生命被保剥夺了,是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东西。所以,他穷其一生,都是在寻求思想的乐趣。

他这一生极度推崇罗素先生,赞赏他关于理性的诸多论述,这正是他追求的有趣的思想。他不喜欢媚俗主流,不喜欢强加于人,不喜欢盲从无知。他喜欢思想的碰撞交流,与他而言,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像他这样的,一种是不像他这样的。与不像他这样的人一起,他习惯沉默不语;与像他这样的人一起,他却常常妙语连珠。

有人说他高傲自大。在他眼里,中国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封锁钳制与强行灌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我们的民族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无数有志之士的才智被扼杀,更是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而他自己很幸运,是这思想屠杀里的幸存者。

有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却是他所不能认同的,更是令他感到恐慌的。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才是这个完整的人,若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我”是谁便成了问题。他敬佩思想高尚的人,但是却绝不肯把那一份不属于他的思想强加于他。

热爱创作,出了几本书,便获得了于人而言微不足道的快乐,而这些快乐足以使他觉得比那些在思想真空里煎熬一世的年轻人幸福。

关于知识分子

对于追求理性、自由主义的王小波来说,我认为他算是幸运的的,他生活在从不理性向理性过渡的年代,经历过压抑思想言不由衷的黑暗,也终于捱到可酣畅淋漓的自我表达的时代。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大都以天下为己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使命。王小波将这种使命和信念归属为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是以孔孟陈朱的思想输出为信仰。

这种观点于今天看来可能算不得什么高论,可是在当时对接受相对僵化教育的时代来说,犹如天边惊雷,让一部分人惊醒,让一部分人愤恨,难怪当时被有人批评为崇洋媚外,伤害民族感情。而这一声自由的呐喊和理性的批判正是当时社会亟需的声音。

关于崇高精神

杂文里回忆到七十年代的一件事:河中洪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一位知青下水抢捞,最终无果却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该行为受到表彰,该知青也被追为革命烈士。当其他人都觉得平常无任何不妥之时。王小波的心中犯起了疑惑:一条人命抵不抵得上一根木头?

这种论调在当时被认为落后且危险的,挽救国家财产是大义所在,任何人都应当有这种崇高精神。

在王小波看来,不能够只讲崇高精神,只顾浪漫煽情,而不讲道理,不然就是虚伪的崇高,人有权拒绝虚伪的崇高。甚至为此,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悖论:如果人人都以高尚为人生观,毕生致力于为他人谋幸福,那么谁来接受别人的帮助,利归何人?故此他总结了一句话:毫不利己必然包含虚伪。

这话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有些偏颇极端,有些低估了我们民族的人文奉献精神。

但他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骑士,敢于直面残酷冷漠,追求自我表达的自由,真实自然,毫不做作。

就像那句哲理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写在最后

他不会太过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他追求自由和尊严,他与世俗的时代相背离,宁愿成为不被主流认可的边缘化的小人物,冷眼旁观主流社会的光怪陆离,直面人类生存的窘境。

王小波之所以被很多人追捧热爱,我想,正是他特立独行的思想,是他追求理性自由的偏执,是他有趣又智慧的灵魂,是他在那个时代勇敢的发声呐喊。

他玩世不恭,不卑不亢,人格独立,不喜欢别人的溢美之词,也并非埋没于人群之中,他只是俨然你我的普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