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有座按照“背山面水”最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古城,为何却被拆除

 大运河时空 2020-03-11

在我国古代搞建筑施工时,都要讲究一个风水,别管是小到一家一户建屋造院,还是一个县城、府城修建城池都是这样。在建筑的风水选择中,最好的莫过于“背山面水”的格局,这种格局的风水在《周礼》里也有个说法,被称为:“前有照,后有靠”。意思是建造的建筑物前面有水并且地势开阔,流动的水在建筑物周围形成聚气引财之势。后面有山,给人以踏实安全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靠山”。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其实这种说法在科学上也可以解释得通。在我国季风区,冬季多刮北风,如果北边也就是背部有山,可以挡住寒气的入侵。夏天的时候又多刮东南风,有水的话,可以聚气。这样的风水格局可以藏风纳气,又有稳如泰山之意。

在古代,往往建筑大师也是风水大师,他们在规划建设建筑物或者城池的时候,都会选择风水最好的地方进行建设。最近浏览卫星地图,发现在山东省的一个地方,正是古代的建筑大师、风水大师们运用这种风水格局进行建设的一个杰作。

这就是济南市章丘区的以前的旧县城,今天被称为绣惠镇的地方。这个城池西北侧为章丘山(现在称呼女郎山的比较多),南侧为开阔的地带,绣江河从南向北在城池的东侧流过,不过在上游离城池2、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向西侧的较大的弯曲,形成了一个龙的形状,对城池的形成半合抱的态势。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章丘古城位置示意图

这种在地势地形上的选择,正应了上述的“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在城的背部也就是北侧有靠山,更妙的是当时设计、建设城池的人,没有机械的把城池建设在山的正南方,而是建在了山南稍偏东一点的位置,这样正好阻挡了这一带冬季盛行的偏北风。而城南面、东侧有水系通过,形成了一个绝佳的聚气格局。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另外,章丘古城的形状也是比较有讲究的,它呈正方形,这在山东省范围内也不多见。据笔者查阅多种资料后粗略得出结论,有着正方形城池的也仅有冠县、堂邑、汶上、夏津几个县城、曹州府城(今菏泽),另外还有一个武定府(今惠民县)府治为标准的长方形。除了这几个城之外,其他的府、县城池都算不上太标准形状的城,有的甚至是不规则。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汶上县老卫星图片,可见方形城池

在古代,方形被赋予了很“高大上”的责任,被用来体现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章丘古城在开始建设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意思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抛开这些不谈,单就方形城池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规整、美观的享受,也是其他形状的城池所不具备的。

绝佳的风水格局,再加上正方形的城池,章丘古城在今天的卫星图片上,也给人以独特的美感,让人不禁赞叹古人们的智慧是多么的伟大。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章丘古城卫星图片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外国某机构的卫星图片上,还可以清晰的看到章丘古城完整的轮廓,甚至连北城墙的马面、东西南三个城门的瓮城、东关西关外面的圩墙都可以清晰看到。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2009年的卫星图

但是在40年后的卫星图片上,却再也看不到这些内容了,城墙已经看不到了,但从路网格局上还依稀看得到以前的影子,不过却有一条宽大的公路扫到了东南角,破坏了方形的整体,让人不由得感觉到遗憾。

山东这座按照“背山面水”绝佳风水格局建设的城池,为何被拆除?

2018年卫星图

到了2018年的卫星图片上,这个城则拆迁较为彻底,显露出来大片的空地,是不是要进行章丘古城重建了吗?如果有知道的网友在底部留言,如果重建的话,希望能保持章丘古城原来的韵味,否则还不如不建。您认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