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风落涯专栏】忆父亲

 创意写作指南 2020-03-12

  今天,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组死不了的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几十年前,因为几棵死不了,挨了父亲一顿好训。

  

  那时候我上小学,傍晚放学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去同学家玩。当我看到她家满院子的花,像走进童话中的花园,影壁前的地雷花,黄的,红的。屋檐下,粉色的月季,花又大又香,以前只在电影镜头中看到,

  

  这么多花!让我感觉很不真实,我甚至看到一缸荷花!我的同学摘了一些染指甲花瓣,小心地帮我染了指甲,看着变得粉红的指甲,我都舍不得合上手了。

  

  院子中间有一个小小的菜园,四周一圈矮小的花,看着像马齿笕,但叶子很细,花要大的多,同学说是延蓬,也叫死不了。我东看看细看看,在院子里我流连忘返,她看我欢,就对我说:给你一些花带回去吧。她指着那些地雷和染指甲花说:这个弄回去也活不了,这样吧,给你一些延蓬吧,如果有花骨朵的,明天就能看到花。我问:大人同意吗,不会挨训吧。她说:没事,来了客,他们送。这个好活,长得快。说着她就帮我掐了满满的一大把。

  

  我兴高采烈地拿着花跑回到家,找到一个漏了的水盆,挖土,浇水,种花。刚刚好,父母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我嚷嚷说:看,我要了一盆花,这个,这个……,有骨朵呢,明天就能开。母亲疲惫的看了一眼,勉强对我笑了一下,没说什么。没想到很少管事父亲却严厉的说到:怎么小小的年纪就养花弄草,没一点志气。接下来就是问我的作业和在学校的表现,我很害怕,借口帮母亲做饭溜走了。

  

  父亲从来都反对我们拾柴打草,更反对我们去捉虫掏鸟,记得一年春天傍晚,我和弟弟跟着同学一起去捉喇叭虫,天黑才回家。父母坐在饭桌前等我们,我不敢进屋,站在屋门外,父亲问我:写完作业没有?我没回答,父亲严厉地说:既然捉了虫子,那就吃虫子吧,不用吃饭了。从此之后,我就再没去捉过虫子,即使冬天柴火少,我们兄妹也从没去拾柴,而是父亲想办法买煤。

  

  但他一直鼓励我们看书,在我们看书的时候,从来不叫我们干活,即使明知看的是闲书。他自己也看,每次他借到好书,都会不声不响的放到我屋里,摆在显眼的地方。但他和很多父亲那样,从不会和我交流读书的心得,我也习惯了这样,一直到后来,我买到好书,也会拿给父亲。

  

  十多年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我家盖了新房,父亲在窗下砌了两个长方形花池,种上了各色月季,红的、黄的,粉的,还有一棵白色的,不仅颜色多花也大。五一之前就花,一直到下霜,每天一早父亲起来都会围着花看半天,并用剪刀小心地修剪。那些花格外鲜艳。串门的人们一进院子就会吸着气说,好香,花真好看,父亲则露出得意的微笑。工作后我也开始养花,父亲没反对。我从没和父亲讨论过养花的事。

  

  十几年前,父亲因病突然过世,让我们措手不及。在他去世多年后,和母亲闲谈中提到这些事情,母亲没有一点印象,但母亲说:那时候,家里人多,干活的少,经济压力大,但他想让你们有出息,怕耽误你们的学习,可不会说那些大道理。

  

  父亲和那个年代所有的父亲那样,承担着生活全部的压力,有着死不了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但在教育孩子时,只会用简单的命令,用身体力行来影响我们,那份沉甸甸的希望都在无言中传达,这不是一个孩子能体会到的,只有我们也做了父母才明白。

  

  每当看到女儿和丈夫撒娇的时候,我会想,如果父亲一直活到现在,没有了生活的压力,看着孩子们富足安逸的生活,是不是也能坐下来和我们一起聊聊养花,聊聊书,聊聊孩子们。如果他看到我拥有了这么多书,并且能从杂志、报纸甚至书中看到我的文章,一定会很高兴吧,但在我偷懒时,还是会厉声呵斥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