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之功效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0-03-12
五苓散

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于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伤寒论》《金贵要略》)

常用剂量
猪苓20g,泽泻30g,白术20g,茯苓20g,桂枝15g或肉桂10g。

煎服法
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打成散,每服5g,日2次。

经典方证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
伤寒汗出而渴者。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

体质要求
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易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身体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舌质多淡或胖有齿痕。

加减法
低热、淋巴结肿大、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者,合小柴胡汤,名柴苓汤;腹胀、嗳气、咽喉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月经不调、腹痛,合当归芍药散;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饿、腹软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精神萎靡、脉沉或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者、合真武汤;多汗乏力、易感冒,和玉屏风散;暑天多汗、头痛烦渴、小编涩者,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名桂苓甘露饮;头痛、颈项、肩背不适、或血压高、嗜酒者,加葛根;腰腿疼痛、血压高者,加怀牛膝;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者,加茵陈;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药理研究
具有利尿、保肝、降脂、降压、抑菌等作用。

注意事项
对本方过敏者慎用。本方虽有纠正脱水的作用,但对于严重脱水及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不能单纯依靠本方,需结合补液等其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