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及“独立守神”

 天地虚怀xia 2020-03-12

 什么要站桩呢?因为人体只有在意识专注的情况下,小脑的神经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支配我们平常已经萎缩的辅助肌《就是阴》,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阴面肌肉就会全部激活,于是阴阳平衡,功成!

站桩吧:站下去,抱起来,这个都是这样的,内八外八站久了的没什么大关系,最初应该是两脚平行站与肩同宽的,这个还是要这样的,前后的关系,站久了的也没有多大的妨碍,最初还是应该以脚掌为准好一些。这些是常识,不是很重要,重要的在于腿与腹的心法。

腿部的心法在于里缠外裹,腿如同顺时针拧的大麻花;,相应的臀部是上会阴处收拉上提的;腹部,腹部这时却是气沉丹田的,这个不好理解,就是把注意力望生殖系统方向靠拢的。对于腿部臀部姿态,我把它想象成正要怒放的花朵,(左腿规矩:内侧上,向左外翻,外侧下,向右,内拉,是逆时针旋拧。开花心是也);足弓自起,手心内缩

正面缝匠肌向下走向,反面髂径束向前包裹。臀大肌内收至会阴

以上引至绝世武功博客。

正在学习其动桩。

天我们就重点讲其中的四个字:“独立守神”!

过去医家教徒弟,光这四个字就要讲个一年半载。很多人盼望遇到明师,真要遇到明师,你得问问自己,如果有人拿四个字跟你讲半年,你还能不能谦恭有礼求“教”若渴一如最初?一个徒弟如果不能时时刻刻不忘初心,怎堪承受上古绝学传承?一个明师如果不能诲人不倦启人智慧,不厌其烦“治”人愚痴,如何能调教出经天纬地之才?所以想拜师的,想当老师的,举凡好为人徒及好为人师的闲杂人等,最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免得贻笑大方:)

“独立守神”这四个字,我在前面的文章
《人有多种 —— 《黄帝内经》点滴 2》里解释时说过这句话——可惜没几个人看进去:“独立守神”其实是用功、修行的方法,是指生活中、尤其是练功时超然独立(比如站桩),心里的念头永远专一,类似于佛学说的“不动定”,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

在医家千年秘传里,“独立守神”就是一个专门的用功方法。明师们用这个方法来对门人弟子进行“磨性”训练。凡是练习一年半载以上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壮!这个方法是医家诸多治病能力的基础。比如医家秘传的“神针大法”,给人随便扎一针,多年的沉疴往往能不翼而飞,其“内力”就来源于这个“独立守神”的训练。没有三五年的“独立守神”傻站,就算把患者给扎成刺猬,也很难见效。所以在医家来说,出来混,是迟早要站的:)

独立守神的方法:

1)体态形式及要点

体态形式:
a)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足在两条平行线(有别与不少桩法,不内八字也不外八字),两脚平吸。两膝微曲,站好之后,两手从自然下垂的最低位起来做“抱一”。
b)抱一:两手像要往外拉似的抱圆于胸前,手心向内。太上曰:“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要点

a)整个过程脊柱正直。
b)头部:像眼镜蛇似的,往上顶,下颌微收,仿佛要把喉咙给“藏”起来似的。面带微笑。
c上肢:肩膀略高于上肘部,肘部略高于手,肩膀放松,这样日后才会有内力达于神经末梢。
d)手:如上所说,两手“抱一”于胸前,指尖相对,指尖相距约自己的一个拳头大的距离,手心朝内。
e)腿:两腿微曲,仿佛坐于高凳上,会阴要放松。肩膀和会阴放松,这两点做到了,全身就都松下来了。

2)呼吸方式:自然呼吸,尽量做到吸气微微,呼气绵绵。

3)意念活动:别做任何“意念”,让其自然入静。诚如晋代孙绰先生在《喻道论》里说的:“耳絶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

4)功效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转由胡涂医博客胡涂医在初秋的时候说过要“秋收冬藏”的,秋天是“收”敛了一个秋天,冬天到了,这篇本来是写信给一位朋友的文字干脆拿出来,给懂行的有缘人珍“藏”去,冬天的时候更好的用功。在此顺祝大家冬安! 


自从我在《中医扫盲——阴虚vs阳虚 ( 续)》里介绍“养气法”时提到医家秘传的补元大法以来,收到很多网友的纸条问我这个方法,我说过会“来个因材施教”,所以对于不同的人的提问,我就给不同的答案,尤其是那些一点礼貌也不讲的人,胡涂医更是“因材施教”了一把:) 这些天有一位朋友再次问起打坐、用功的问题,我想还是把这个医家秘传的补元大法的理法给讲讲。所谓“大法”,一定是简单的、有效的、理中寓法法中寓理的! 说其简单有效,是因为大道至简,越是高级的东西一定越简单,越是真理一定越明了,不会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而这类东西,把道理搞清楚了,方法自然也就悟开了。

那么医家秘传的补元大法是什么呢?就是医家如何用功的方法,如何内证的方法,如何训练出医道“能力”而不只是“知识”的方法。其理法就是这六个字:正身、内省、止息。如此,则浩然正气自然养成,先天之气自然从虚空中来!所以对大多数人,我基本上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医家秘传的补元大法就是那个养气法,好好炼就是,这也没有错:)

先说“正身”。在医家来说,有两层含义。在医道上的含义是堂堂正正做人,在医术修习上就是调整人体的体态形式——用功时的姿势要“正”。“堂堂正正做人”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事,在现代社会里却变得如此稀有难得,堂堂正正用功,于是就不容易了。古圣先贤总结出“正身”的诀窍多达三十个,这些秘诀就是三十句话,每一句话都可以使人如接天梯,所以知道这一句半句话的人,绝不轻易传人,“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说的就是这类话。我今天也不敢将这些话在网上传人。只能透漏三个纲要,让有缘人知道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在身体上的那些地方去用功。

正身的第一个纲要是“脚心”。这句话不告诉你,你想破头皮也不会想到居然第一要纲是“脚心”:)

人体的精气神,绝不单单是从一日三餐中获得!圣人说,“人法地,地法天”。人体还在无时无刻接受“地气”、“天气”和“人气”!——脚心“正”,则可以“开”人身上的三大“窍”,这三窍一开,人体就能自然地接通“地气”并排除身上的病气。这三大窍是哪三个地方呢?我不便公开讲,但是如果把脚心正了,这三个窍会慢慢自动展开!

那么如何“正”脚心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脚踏实地”过日子了?你是不是常常喜欢跷二郎腿?是不是总喜欢交叉着腿或脚而坐?站着的时候是不是常常重心只放在某只脚?走路的时候是否总是深一脚浅一脚?⋯⋯ 凡此种种,都可归到“道”上来,就是因为你做人已经不够正派!所以自然无法“人法地”,地气采不上,病气排不出!

所以正脚心,就是“脚踏实地”!比如坐着吃饭、开会、上学、上班等等,总是让自己双脚脚心充分舒展,亲密地与大地接触。

古传中医秘传的“正脚心法”只有三个字:“脚平吸”。真是大道至简!修习医道,要常常让两脚心像吸盘一样吸住地,这样既可通过脚心把病气排入地下,又能从脚心把地气吸上来。古人说“百炼不如一站”,是有道理的。
 
有网友问及现在大家一般都是住在高楼上,这样是否对地气的吸收有影响。其实也没多大影响,只要还在这个地球上混,地球的引力还是避不开的:)

正身的第二个纲要是“正腰部”。腰部,尤其是命门往下的部位要“直”,这个地方一直,生命能量便会得到加强!经常有意识训练自己“挺直腰杆做人”,天地不会亏待你!

腰部挺直,直而不僵,走起路来便会如有一股力量在拉着你往前奔,古人叫“走如风”,长期练习的人,总能健步如飞,上了年纪之后,爬楼梯登山,都不会比年轻人差。

第三个纲要是“正鼻子”。又没想到吧?鼻子正了,脊椎、头部、颈部都会正!鼻子怎么样才叫“正”呢?不翘鼻子就叫“正”,鼻子不前伸就叫“正”,鼻子正就叫正:) ——这个不大好理解。不知大家留意到没有?任何佛菩萨像,鼻子都是正的。——我们如果头往前伸,鼻子就会往外翘,鼻子一翘,躯干和头部就不太协调。平时要养成鼻子不前伸而往微微往里收,最好收到与肚脐垂直,仿佛鼻子与肚脐之间有一条垂直线,如此用功,还会炼出一个好脾气。医家秘传有一个不生气的法门,可以立马把肝火降下来,方法很简单,就是“收下颌,鼻拉脐”,想发脾气时,就把下颌轻轻往里收(如此后脑自然就往上“顶”),想着鼻子有一根线拉下肚脐,火气就没了!这个秘法的道理挺深的,有兴趣探理求真的人自个儿悟去吧。

再说“内省”。内省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其二是胡涂医在前面的文章里反复提到的“返观内照”和“收视返听”。

在技术上,内省与正身密不可分!那一句话真传是:内省必正身,正身必内省。

正身要认认真真去“正”,“正”的时候就要不断“内省”,收视返听,去“看看”自己做得正不正。而内省的时候,也要修正自己的体态形式。

最后说说“止息”。止息就是“止六根,息妄念”。止歇眼、耳、鼻、舌、身、意,息灭心中的妄念,慢慢“知止而后能定”,终至呼吸微微甚至停止,进入胎息,后天返先天⋯⋯这就是为什么我在
《医家秘传——道医的铁指标》
里补充说了这句话:“真正意义上的道医⋯⋯在修证上不会是无性光、无胎息、无结丹的“三无人员””。


“止息”了,学古传中医才刚刚“上路”(注意这句话,如果不能做到“止息”,你永远在门外徘徊,还是老老实实做回庸医吧:),所以那些公开“表演”胎息的,肯定无法做到“止息”——真正的胎息!下次若还有人出来表演胎息,你就绕道吧,真懂行的人都明白,这个时候用功才刚刚开始,有啥好炫耀的?

止息的训练,要遇到明白人心传口授才行,这实在要看各人的因缘,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