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羊肉汤,温暖整冬天

 新用户16806205 2020-03-12

羊肉它既能防风寒,又可补身体。秋冬天常吃羊肉,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热量,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帮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营养丰富,对于治疗一些虚寒病症有很大的裨益,比如:肺结核、气管炎、哮喘等。所以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脸色苍白的美女们还有体重不足、想要增胖的竹竿一族在冬季可以多吃点羊肉,而那些有高血压、爱熬夜、发烧感染、体质偏热等问题的朋友们,为了您的健康建议你们最好少食用羊肉。

羊肉是新疆美食的基础。新疆的羊肉菜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一提起羊肉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疆,用新疆人的说法,新疆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金光道。”新疆是全国最大的黄金产区,天山南北水草丰美,高山上冰雪融化,形成条条河流。这里的羊肉,品质之优,自不用说。地道的手抓羊肉是在维族人那里才能吃到的美食。

手抓羊肉

手抓肉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一道风味食品和待客佳肴。新疆人总会在逢年过节和招待客人时上这道大菜。一大盘热气腾腾的清炖羊肉端上来之后,满屋飘香,人们净手上桌,开怀大嚼。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历史起源

《说文》中说:“羊,祥也。”《周礼·夏官·羊人》记:“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羊在古时被赋予成为吉祥的象征和重要的祭祀食品。《本草纲目》中也说,羊肉是大补之物,能比人参、黄芪。

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漫长的岁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帐篷间被牧民们食用,城市里极少见,名流视之为难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顾。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真正成为驰名全国的美味是20多年前的事。据说,有一位颇有胆识的东乡人率先在临夏市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挂起了“东乡手抓羊肉”的牌子。一时间,如万马奔腾,手抓羊肉的香味四处飘溢到了周邻各县,又风靡了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

手抓羊肉是将羊肉清水煮熟后用手抓食而得名。手抓羊肉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常食的一种肉食品。品尝手抓羊肉时,一般配有洋葱碟食盐碟和烤馕,还备有热的砖茶水边吃肉边食馕,目前清炖羊肉时不添加任何调料,熟制后蘸盐而食也没有多大变化,一般吃羊肉后,喝汤的配料上洋葱。上桌时热气腾腾的羊肉香味会扑鼻而来,食用时酥烂入口滑嫩有嚼头,在配上洋葱脆口香甜有一股辣冲味,非常有风味。洋葱是个好东西,能降血脂和血压。新疆少数民族喜食羊肉而又很少患心脑血管病,与洋葱作为羊肉的佐料关系密切。新疆人热情豪爽,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手抓肉正是适应了他们的性格和脾气。

手抓羊肉

正宗维族手抓肉制作方法

主料:连骨羊肉1000克、洋葱50克

辅料:香菜适量、盐适量、姜适量

步骤:

1.主料:连骨羊肉(以羯羊肉为最好) 盐,洋葱,姜,香菜

2.洋葱去蒂切成丝放在盘中,香菜洗净切成末

3.放入凉水锅中,加姜。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一定要及时撇抹子,而且要多撇汤,这样的汤才会更鲜美。炖的过程水会慢慢减少,所以水量要足够,小火慢炖,汤表面只有两三处沸点,“咕咚咕咚”地冒着泡。一般要炖30-60分钟左右(根据个人牙口),这样煮熟的羊肉熟而不烂,又有嚼头,能看见肉块上刀切的痕迹。带着脆骨的肉,嚼起来嘎嘣嘎嘣作响,清脆悦耳。而大火炖出的肉开了花,嚼在嘴里像烂棉花套子,口感和味道都很差。

4.将炖好的羊肉装入盘里,将切成丝的洋葱浇上热热的羊肉汤,均匀地洒在炖好的羊肉盘里,顿时,肉的香味和洋葱的香味四处荡漾。

5.上桌时,盐倒入小碟里一定要和羊肉盘一起上桌,羊肉汤盛入碗里,加香菜末,喜欢的可以加些 洋葱末

6.食用时用手先在所要食的肉块上撒一些盐粉,再边吃肉边佐以洋葱丝。在喝点羊肉汤,相信你会吃得浑身是汗,温暖寒冷冬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