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史:立体主义艺术家 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121】

 艺术宝库美术 2020-03-13

立体主义的艺术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Pabol 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二十世纪的大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毕加索自画像》


毕加索一生画法和风格多变。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00年后的两三年中,的风格融汇了印象主义德加、高更和纳比派的影响。1907年沙龙回顾展野兽派及塞尚的创作思想及非洲黑人雕塑为毕加索的探索注入新的创作灵感,进行了立体主义的创作。1915-1925年,画风转入写实主义1930年又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


《三个艺术家》

1895年初,15岁的毕加索经过美院系统的传统学院派绘画方法训练后,已经能娴熟地绘制大量肖像作品,这幅《赤脚女孩》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画中女孩面朝观众,双手交叠端坐正中红色的裙子在深色的背景中显得异常艳美,白色的围巾更是在画面的正中显得夺目。

《赤脚女孩》1895年

印象派《带猫的女人》1900年
蓝色和粉红色时期-色彩的冷暖表达

189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1901年,当初和毕加索一起来到巴黎的好友自杀了,毕加索深处在忧郁和绝望的情绪中作品的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绿色调,偶尔才以其他暖色进行点缀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


《男子肖像》1903年

《穿睡裙的女孩》1903年

《老瞎子带着男孩》1903年

《阿塞特》1903年

1904年坠入爱河的毕加索,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洋溢着幸福与喜悦,这就是他的“粉红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画家在探索风格和表达感情上,曾尝试运用强烈而明亮的色彩,加强他那些属于蓝色时期的绘画中的忧伤而多感的笔调;他也曾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简洁笔法

《母亲和孩子》1905年

《拿烟斗的男孩》1905年

立体主义-多角度同步表达

《亚威农少女/亚维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的妓女形象为依据。这条街以妓院林立而闻名。画上的女人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一个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画家把这五个人物不同侧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单一的一个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进行了结构上的组合。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人的身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几何形体和层次分明的色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了人体、空间、背景一切要表达的东西。

少女们变了形的脸,就是毕加索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雕塑的结果。女人正面的胸脯变成了侧面的扭曲,正面的脸上会出现侧面的鼻子,甚至一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画面上呈现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的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极强的视角冲击力。

《亚威农少女》1907


有了毕加索,绘画第一次在表现形象方面不仅得以再现现实的外表,通过现实来表达情感,而且还表现有关对现实本身的感觉的思想内涵。绘画不再是形体美的抽象理想或是用诗情画意的手法来体现视觉表象,绘画成为艺术家面对某一事物或事件有感而生的思想的客观叙述,把他对他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部思想认识都融会进去艺术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复制再现因此,从不临摹实物作画的毕加索就曾说过:“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发现。

《女人和梨》

从《亚威农姑娘》开始,毕加索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甚至发展到超越单个的物象,囊括周围的全部空间。到1909年,毕加索已经可以完全理性地控制物体,就是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


《山上的房子》1909年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从1907年到1911年期间的立体主义称为“分析立体主义”。《镜前的少女》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将不同视点的观察结果组合在一幅画上的观念。这幅画包括镜外和镜内少女以及镜子的下面和侧面形象。左边的少女是镜子外的形象,她的头是由她的下面和侧面同时组合在一张脸上构成的。她的身体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少女身着泳装似条纹衣服,一手扶着椭圆形的镜框。画面的右边的这面镜子的下面的镜中的少女形象中间是将人同镜分隔开的镜子侧面的形状,上面带有扶着镜框的少女侧面的手。镜中的少女变形更厉害一些,我们仍然能从中感觉到她的基本形象和体态。当你了解了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你可能就会慢慢接受它。实际上,毕加索不过打破了传统上从一个视点观看和描绘对象的方法,采用正侧面观看对象 ,并将两种观看结果同时组合在一幅画中而已。

镜前的少女

1912年以后立体派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综合立体主义时期。这是拼贴创作探索的过渡阶段,用线条的图案与糊墙纸或报纸的要素形成对比,《玩牌者/玩纸牌的人》可以看出这方面特征。这幅画以明显不同的色块构成,概括了对分析立体主义和拼贴的试验。

玩牌者

《藤椅上的静物》1912年

《有小提琴和水果盘的静物》1912年

《吉他》1913年

《男子帽子和小提琴》

1913之后,毕加索的绘画趋势是丰富造型手段,重新采用主题、整个画面的情绪。毕加索在《绿色的静物》里,不仅重新采用了纯正的色彩,而且展开屋子的空间,并以可以触知的方式安排静物。

绿色的静物

重归传统-写实主义

毕加索在1916年到1924年间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单一的风格,这时期他关注古典艺术:意大利的庞贝绘画、远古时期的雕塑、文艺复兴的绘画


《水罐和苹果的静物画》1919年

《罗森贝格夫人与女儿肖像》这幅肖像画是他少数接受委托的作品之一。画面的构图平稳且完整,趋于暖色的作品色调是古典主义画家最偏好采用的色系,光影和明暗都有柔和的过渡,刻画细腻的头发、椅背花纹和扶手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画法。然而从人物僵硬的面部表情仍能看出立体主义时期的影子,面部深色的细线则明显地体现出立体主义的特色。

《罗森贝格夫人与女儿肖像》1918年

《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1922年

《情人》1923年

毕加索的立体变革

1925年,毕加索开始以变形的手法开始发展新的风格。《扮丑角的保罗》是他为儿子画的一幅作品。纤细的线条勾勒轮廓曲线,使用大面积的红白黑蓝等单色色块填充画布,颜色对比强烈,具有装饰性的美感。

《扮丑角的保罗》1925年

1925年,毕加索具有激烈的论战性和浓厚的革新色彩的巨幅绘画《三个舞蹈者》是立体派写实的复苏,是按照艺术家对现实的设想来对现实进行思想上的塑造。但是,这幅作品却不像战前的作品那样具有明确的理性,它所表现的是感情的暴烈冲动以及内心的绝望挣扎。这三个虚幻的人影是支离破碎的,从种种视点多次显现,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距离显示其形象,这人影正是内心世界的戏剧性反映,而画家则把它表现在画布上。

《三个舞蹈者》1925

他在同一时期对超现实主义所作的探讨,也在思想的启发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何依照脑海中对现实的想法来自由地运用造型方式:已被掌握的现实只能是容纳内心世界的现实,而所有那些外在的、属于外界的东西则只能通过再现物象的办法来加以认识。这些作品都是他面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件,面对人每天的生与死、爱与性、暴力与同情的感情状态的既清醒又热情的分析艺术家创造一个形体,尽管它与客体并不像,却与艺术家本身的感情和他对该物体的想法和想像一致,表达人肉眼所看不到、但内心中却能感到和看到的东西

《生之欢乐/生命的欲望》


毕加索的创作一直在求新求变,他认识到:没有什么最后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地加以认识和掌握的现实,而是每一次,为了要加以说明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作为一个永久的初学者,重新创造最能描绘他内心所见的那种形体并与之最相符合的语言,而他的内心所见也是永远处于积极变动之中的。

《浴女坐像》1929年

《梦》1932年

《阅读/读书》

毕加索一生中经历了数个情人及妻子,她们是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但她们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个点缀而已。朵拉是他众多情人之一,激发他创作了很多画作。《朵拉玛尔画像》就是以朵拉为原型的肖像画。浓烈、鲜艳的色彩表达画家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画家将双眼绘于人物同一个侧面上,使人感受到立体的人物形象。同时突出下眼睑的眼睫毛,给人一种双眼忽闪忽闪的动感效果。

《朵拉玛尔画像》1937年

《呐喊/恳求》1937年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毕加索在维护人类正义与和平进步事业方面,用他的艺术为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1937年1月,他创作了一套连续性版画《佛朗哥的幻梦与谎言》,并自己附上诗作。此时,毕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次年春季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作装饰画。当他正在酝酿题材时,是年4月26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拿起画笔以此为题,画了这幅震撼画坛的立体主义巨作《格尔尼卡》。

   "在创作的头几天里,他共画了25幅草图,至最后完成,画面已高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刚好撑满他的一个大画室。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表情惊恐与狂怒。左边有一啼哭呼号的母亲,手托被炸死的婴儿一人从窗户里探出,她向前平举着一盏油灯,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揭露给世人看。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盏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炮。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左侧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人们从毕加索过去的画上常出现牛头这一事实来分析,认为它可能象征邪恶。

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全画仅用黑、白、灰三色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后来他在《法兰西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作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你自己同你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这段话宣告了毕加索开始重视艺术的社会学意义,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

“那头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残暴和黑暗……马代表着人民……格尔尼卡壁画是象征的……寓意的。这就是我要用公牛、马等形象的原因。这幅壁画要明确表达和解决一个问题,因而我运用了象征主义。“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着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这后一句话,说出了他那“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意义。

《格尔尼卡》1937年

虽然都是大面积的冷色调,小女孩和娃娃的皮肤也是冷飕飕的蓝绿色,但冲着这对小可爱我还是选取了这幅画,激发了我的少女心。

《玛雅娃娃的肖像》1938年

《黄色的鲜花》1939年

超现实主义《杰米·萨巴特的画像》1939年

《吻》1969年

晚年的毕加索完成了许多暧昧题材的作品。《拥抱》这幅画的风格接近非洲土著风格。男女的鼻子与嘴完全地缠合在一起,画面冷嗳色调相互融合,男性以深色的形象出现,女性形象则为浅灰色,以此来表现男女互补、融为一体最终获得完整与统一。

《拥抱》1970年

《海边的情侣》

毕加索晚年的作品混杂了多种风格,色彩丰富鲜艳充满了野兽派的风格。《坐著的年轻女孩》一幅中,画家以平面的装饰画法描绘女孩的衣帽纹理,右脸的暗部阴影则带来立体感。

《坐着的年轻女孩》1970年

《戴草帽的男子》

多米尼卡·波尔乔曾评价道:“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生前能像巴勃罗·毕加索如此全面的受人赞赏,也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能在死后获得如此国际性的荣誉。”
最后奉上一杯酒,毕加索晚年的雕塑作品。

《一杯苦艾酒》雕塑

立体主义的画家介绍,详见本公众号其他文章:

西方艺术史:20世纪最重要的先锋运动 立体主义艺术概论【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