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掉尧舜禹“禅让制”的外衣,暴露出的却是"权力斗争"

 思明居士 2020-03-13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禅让制"这三个字一定不会陌生,尤其是它又是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所传承的制度,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神话传说——比如孙悟空所使用的如意金箍棒,其实就是大禹治水之后留下的"定海神针",比如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禅让制"这种大公无私代表了"仁义之道"的传承制度更是被后人所赞扬传颂。可是,历史上君主之间的更迭真的是这样安静和平的完成的吗,在禅让制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脱掉尧舜禹"禅让制"的外衣,暴露出的却是"权力斗争"

尧舜禹三位皇帝其实很可能是早期氏族部落的首领,但被大肆赞颂和渲染变成了"半人半神"式人物,"禅让制"更是被捧上了天,让许多读书人都充满了憧憬和仰慕,这里面也包括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脱掉尧舜禹"禅让制"的外衣,暴露出的却是"权力斗争"

在当时,禅让制的大致内容是:君主老了即将退位之时,不一定要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而是由各部族首领推举出一个才德双兼的人来,由他来担任下一任君王。而在这之前,这个人需要先作为"代理首领"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接受考验,在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后才能成为君主。但禅让后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从实际上看,舜,在"代理首领"的位置上苦干了数十年获得了尧的认可后,他就将尧——也是他的"双妃岳父",囚禁放逐。他还将尧的儿子放逐,使他们父子天涯两隔。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这一些列动作使得舜死了后,二妃都不愿与他同葬。

脱掉尧舜禹"禅让制"的外衣,暴露出的却是"权力斗争"

那么大禹呢?禹的最大功劳就是治理洪水,他的父亲鲧之前是尧的下属,也曾治理过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式——多年治理毫无效果,而后他的儿子禹采用了"疏"的方式,颇有成效,得到尧舜的赏识。然而,禹登上大位后也逞露内心阴暗,干了坏事。舜曾进言尧"殛鲧(流放禹的父亲鲧)于羽山","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天下人都认为是舜杀了禹的父亲)"。禹又流放舜于苍梧,"崩于苍梧之野",死前情状很惨,舜也算是得到了报应。

舜禹后表现出的行为并不仁义,真实面目也暴露出来。足以说明,一旦一个人手中掌握了至高权力,大概率会为所欲为干出坏事,权力有多大坏事就可能干多大。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东西,包括禅让制在内,"完美"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不完美,用老子的辩证观来说,物极必反,事物一旦完美就要开始向坏的方向转化了。后世的儒家文人为了维护统治稳定,不断美化禅让制,使得百姓信服于帝王,认为皇帝是从远古时期一代代传下来的,而后世也有不少智者对于三位圣王和禅让制表示了质疑,例如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等人。

实际上,在当时禅让制也并不适用——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让统治者把权力让给一个毫无关系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子孙,这无疑是违背人性的,而且肯定会引起无数的纠纷——毕竟贤不贤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那岂不是要更加混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