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让制只是人类早期美丽的童话吗?

 丁小悟典 2022-10-18 发布于河南

在网友看到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就发出疑问,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和事是真的吗?

其实,战国时期就有人对禅让制提出了怀疑。

荀子在《荀子·正论》中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意思是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是假话,不是真,是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传说。

战国末的韩非在《韩非子·说疑》则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直接否认禅让之事,还说舜和禹都是逼迫甚至弑君上位的。

荀子和韩非子为什么会怀疑和否定禅让制呢?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祖述尧舜”,对尧舜禹特别推崇,而荀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却与孔子唱反调,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人对人性的认识不一样。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善的。他认为,在上古时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人都是很淳朴的,像尧舜禹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孔子盛赞道:“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高大啊,舜与拥有天下,但他们都不谋求私利。

随着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有了私心,于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出现了道德滑坡。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改变人性的丑陋,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喜刑名法术之学”,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全盘接受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学说。韩非子认为,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财物,不是出于仁爱之心,去善意帮助他人,而是因为他的财物太多了才送给别人,好像这样反而使自己少了累赘似的。

韩非子认为,只有法才能解决人性恶的问题,通过严刑峻法使人性之恶收敛,不收敛就要受到惩罚。韩非子否定了人是有道德,没有主动的道德自觉,而是完全被动地受法律的约束。

之后,这种否定禅让制的声音一直存在,之所以出现否定禅让制的观点,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是自私的,世界上不存在大公无私的人,谁会傻到把天下最大的权力让给别人?因而禅让制是不存在的。

现实告诉我们,大公无私的人是存在的。因为人是有道德的,这是人区别于禽兽最重要的标志。只不过,大公无私是一种道德高标,一般的人做不到,但并不意味着有的人达不到。

在原始社会中,禅让制是有可能的。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做部落首领必须具备2个条件:

第一是能力特别强。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条件很差,部落首领要有能力带领大家奋斗获取生活资料,责任特别的重大。只有那些能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人,人们才会认可他拥护他。

第二是品德特别好。因为当首领要吃苦在前,还像大禹当初治水时,大腿上都是厚厚的老茧;并且还要为人公平,才能把不多的物资分配到给部落成员的手里,保障大家的生存下去。

人们对天下共主的选择,更多的是看重继任人的才能和品德,尧舜禹三人都是凭借自己的才德崛起的。

当部落首领很辛苦,没有多余的财物可侵占,没有什么好处可得,这是一个苦差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争着想干的。

庄子的《让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尧帝知道许由贤德,要把帝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到箕山(今河南登封)下,农耕而食。

禅让是通过“让”把权力传给那些愿意为众人服务的大贤能之人,这既得到人们认可,又要当事人自觉自愿,还要经过上一任的考察认可,这实际是一种原始社会流行的民主选贤任能制度。

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贫富分化,部落首领除了为大众服务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禅”才可能出现“让”的局面。

其实在上古时代,并不是单纯的只有禅让制,其实继承制同时存在的。黄帝把帝位传给了孙子颛顼,颛顼把帝位传给了侄子帝喾,帝喾把帝位传给了儿子挚,挚威望不如弟弟大禹,就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自黄帝而颛顼、帝喾、帝尧连续四代,最高权力传承都是黄帝族群的血统,而真正具有禅让性质的传承只有尧、舜、禹三代。只不过,无论是禅让制还是血统继承,人们最看重才的是继承者的才德和在民众中的威望。

尧的儿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就选授舜作为接班人。尧死后,舜先把帝位谦让于丹朱,但民众不接受丹朱,舜接受了禅让。

舜的儿子商均也不肖,舜就选了治水有功的大禹为接班人。舜死后,大禹同样将继承人的位置谦让舜的儿子,而民众更愿意跟随大禹。

大禹执政时期,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采用了贡奉制度,各州要向大禹进献当地的物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多了并且出现了剩余,有了私占的可能。传子制度正是人们的私心杂念发展到一定时期结下的一个果实。

大禹通过禅让取得帝位后的漫长岁月中,他虽然推荐长期协助治水的伯益为继承人,但他让儿子启参与政事管理,更加注重培养他的治理能力,树立他在民众中的威信。

大禹死后,伯益也效仿大禹,假意将王位让给启,离开了最高联盟权力所在地,搬到偏僻的箕山南麓就是今日的嵩山地带去住了。伯益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是大禹指定的法定继承人,笃定天下族领一定会追随自己。

事情的发展出乎伯益的意料,启毫不谦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王位,各部落首领纷纷来都城表示祝贺,而不是追随伯益,权力的平衡器明显是向启倾斜了。

本来只是形式上的谦让,启却当仁不让地接受,这让伯益非常生气,他带领部族进攻启,想把王位夺回来。两军在甘亭(今陕西户县)大战,史称“甘之战”。最后的结果是启打败了伯益,并且把他杀了。

伯益失败,使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立即出现了“天下咸朝”的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了。

这次事变,使最高权力传承法则发生了第一次大变局,最高权力的传承完全成为血统承袭制,以“公天下”为价值理念的选贤禅让制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以后,帝王把国家当成了他一家的天下,王位不再是选举有才德的人来继承,而是由先王的子孙来继承。

家天下的出现是私有制的产物,氏族公社制度已经彻底瓦解,开始出现了国家的雏形,中国近古文明向国家文明形态迈进的第一次历史跨越。

后来的历史也出现过所谓的禅让,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禅让,而是通过胁迫而得到王位,是假模假样地做做的样子,后世人也许因此认为禅让是不存在。

禅让制之所以一直被人所怀疑,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私有制的发展,使人们对财富权势的贪欲没有止境,加剧了人们之间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争夺,就连血缘亲属之间也会为了争夺名利或是权力而骨肉相残。面对王位这样大的权势力,绝大多数的人是经不起诱惑,而拥有这样权力的人也肯定不会让出去。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的法则是减少有余,来补充不足,从而达到均衡;而人们奉行的法则却是剥夺不足来供奉有余的人。他发出:“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孔子赞帝尧道:“在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作为天子太伟大了!高大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能效法天道治世。

人之所以一步步地脱离动物性而成为社会的人,就是因为人有伦理道德,有道德自觉。许多人既达不到大善这样的境界,也不会成为大恶之人,往往在大善与大恶之间摇摆。但是,仍然会有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不是道德假设,而是基于人自身发展的客观判断。在原始社会,私有制还没有出现,以才德并重为选人用人标准的禅让制是可能存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