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1岁, 2015年1月4日就诊。 主诉:阴道流血1月,增多7天。 现病史:1月前来月经,开始3天如正常月经量,之后淋漓不净,近1周阴道流血量增多,为正常月经量1倍,自服“妇科止血灵”无好转,无头晕、眼花及其他不适。 月经婚育史:月经规律,14岁5-6/30天,LMP2014.12.1,PMP2014.10.30,量中,无痛经, G2P1A1。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传染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手术、输血史及药物过敏史。 家族、个人史:无特殊。 查体:T 36.7℃,P 73次/分,R 20次/分,BP 126/57mmHg,BMI22.6kg/m2 皮肤未见瘀斑,无多毛、痤疮,面色无苍白,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未扪及包块。 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粘膜血污,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阴超(2015.1.4):子宫大小66mm×52mm×60mm,宫腔内见宽10mm片状强回声带,内隐见大小约11mm×6mm×11mm强回声光团,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光团及暗区。 血常规:Hb118g/l,余正常。 尿HCG阴性。 思考问题: 1、本病例可能的诊断? 2、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如何处理?如果患者有再生育要求,将如何治疗? 问题1:本病例可能的诊断? (1)病例特点: 育龄期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排除妊娠及宫颈阴道出血,无凝血障碍表现,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声像。 (2)诊断: 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 (3)鉴别诊断: ①AUB-P 支持点: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超声提示宫腔内大小约11mm×6mm×11mm强回声光团 不支持点:超声还提示宫腔内宫腔内见宽10mm片状强回声带 结论:需要病理活检证实 ②AUB-M 支持点: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超声提示宫腔内宫腔内见宽10mm片状强回声带,宫腔内大小约11mm×6mm×11mm强回声光团 不支持点:暂无 结论:需要病理活检证实 ③AUB-E 支持点:月经延长、过多 不支持点:超声提示宫腔内宫腔内见宽10mm片状强回声带,宫腔内大小约11mm×6mm×11mm强回声光团 结论:需要病理活检证实 问题2: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如何处理?如果患者有再生育要求,将如何治疗? (1)需要完善的检查: 宫腔镜加内膜活检明确宫腔病变性质,排除恶变。与普通的内膜活检相比,诊断性宫腔镜更有助于获得标本。CT、MRI、生物标记物的诊断价值证据不充分,因此不常规推荐应用。本病例宫腔镜下见子宫内膜弥漫性肥厚增生,腺体密集,开口可见,右侧宫角可见15mm×5mm×10mm赘生物,腐败黄色,表面见粗大异型血管,镜下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待排。行内膜活检,术后病理结果是“复杂腺瘤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伴灶性不典型增生”。 患者最后诊断:AUB-M (2)治疗方法: 根据指南: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的AUB-M患者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患者若要求再生育,充分向其知情告知疾病的潜在风险和进展到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可根据2016年RCOG发布的《子宫内膜增生管理指南》用LNG-IUS或高效孕激素甲羟孕酮250mg qd三个月后重复内膜活检,转阴后立即转到生殖中心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尽快妊娠,完成分娩后及时切除子宫。三个月不转阴的,可加大高效孕激素剂量,三个月再复查,转阴同上处理,仍未转阴建议放弃保留生育功能切除子宫。经充分告知沟通,权衡利弊,本病例患者最终选择切除子宫。 术后病理报告:复杂腺瘤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伴局灶中度不典型增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