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拳谱要练明白了才能看懂,拳要踏实打下根基才会上身改变气质

 道艺无境 2020-03-14
古拳谱要练明白了才能看懂,拳要踏实打下根基才会上身改变气质

未习武之前,京武小编痴迷武侠影视、文学,总以为“看书即能掌握一门拳艺”又或者如影视文学桥段样,有奇遇...... 虚晃数载,无非是个武术图书及影视片源的收藏者,不得“武术门径”。

还记得,那年幸为形意拳群管理,无非忙里闲暇,打发时日。某日,一兄,戏言:你是管理,你不懂拳?我是管理,就必须懂拳吗?事实就是如此,不懂就是不懂,做不了假,看多少武林秘籍,复制粘贴没有自己的见解,纯纯的搬运工,只能被花活套路所蒙蔽,都无济于事。

古拳谱要练明白了才能看懂,拳要踏实打下根基才会上身改变气质

初衷心结是想学学形意,练练苗刀......那时候觉得动作简单些,苗刀舞起来很潇洒。因缘入了通背门。师戏言:你这体型,适合摔跤,练白猿通背,至少三年打基础,每周来一次,学新式子,纠正错误。

回想,那时候,6月底正是热伏天,上班前下班后,抡膀子、抖膀子、二十四式、拆拳六趟,六十多个单操式子,从180多斤的体重,胖了又瘦,瘦了又壮,壮了又实,身体不断变化,神有了,脚有根,有些整劲儿,拳也略懂了些,挨过打,串过东西,在看古拳谱,是因为有了量到质的体证,也因为眼界视野宽泛了,不似当年,白纸一张,起码有了一点点见识。

古拳谱要练明白了才能看懂,拳要踏实打下根基才会上身改变气质

流传至今的都是好拳,好拳需要有好的身体条件,说通俗些,需要把身体通过一段时间的打磨, 塑造成适合这门拳艺的拳架。当今练武的坎儿啊!筋骨劳累关(酸胀麻痛)、孤身影单关(单操除了重复以外别无它法)、事业家庭关(养家糊口)......伴随练武人一辈子!

练武的人经历一些事,不论生活的打压,还是工作的不顺心,可能都会更刺激不同阶段的成长!拳谱中说的,练时无人却有人。不挨过打,没上过战场,怎么可能有这个攻防意识呢?所以,练明白拳,找明白的老师,踏实的打下一门基础,针对自身寻求内心追求的拳理和境界(以武入道)。

古拳谱要练明白了才能看懂,拳要踏实打下根基才会上身改变气质

龙虎相争!是各门拳谱里核心的东西,是基础的,是对拳门拳架的根本要求,比如头顶、项领、前胸空,后背崩,肩微微扣,吸胯溜臀,双足放松,重心在支撑腿的涌泉与会阴、头顶百会在一条线上,两膝盖掩裆,前足虚的,是为了闪展进退方便.....等等。通背门里的核心也在这龙虎相争里,再追求丹田的“激灵一颤””。所以形意拳、太极拳、八卦、八极等优秀的实战拳种,拳理都是相通的。看的明白,要先练对了,就是那一层窗户纸,一点即破。

京武功夫如是说:

致敬当代每一个坚守初心的武人,不论生活工作如何,我们一直坚守!求身心康泰!随感而发!

未练拳之前,长期久坐,双眼呆滞,反应极差,因性格绵软,不解拳劲儿,打拳少有脆冷,挨打无攻防意识。良师益友,小功法,天道酬勤,脚底有根,拳拳服膺,练拳改变性格气质,练养合一,是一件很上瘾的功课!!!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