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假如诸葛亮死后,魏延继续北伐结果会怎样

 数字人生6688 2020-03-14

历乾嘉娱乐

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在知道司马懿会固守不战的情况下,做好了与魏军打持久战的准备。设计出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又让士兵在渭滨屯田,解决了长期困扰汉军的粮草问题,没想到的是,诸葛亮还是输给了无情的时间,与司马懿对峙一百余日以后,积劳成疾的他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临终之前,遗命让杨仪率领蜀汉北伐大军撤退,魏延则负责断后,姜维次之,假如魏延拒绝断后,那就让大军自己走不管魏延。诸葛亮其实预料到了魏延可能拒绝断后,却没有预料到魏延试图阻止蜀汉大军撤退,他在拉拢费祎联名继续北伐不成后,率领本部兵马跑在蜀汉大军的前面烧毁了沿途的栈道,此举使得蜀汉大军陷入危险当中,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魏延的突然消失,让杨仪十分惊慌,司马懿大军步步紧逼,幸亏姜维临危不惧,吓退司马懿,这才保全了蜀汉大军,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互相指责对方谋反,刘禅询问蒋琬,董允的意见,这二人都支持杨仪认为谋反的是魏延。魏延竟然在此时率军进攻杨仪,杨仪派遣王平抵抗,王平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于是魏延部队四散而去,魏延只好逃往汉中,杨仪又派遣马岱追击并杀死魏延。那么假如诸葛亮当初遗命魏延继续北伐,结果会怎样呢?


无论北伐结果如何,魏延都不至于身死

魏延之所以违背诸葛亮的命令拒绝断后,甚至不顾大局置北伐大军安危于不顾,烧毁退军的道路,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他不愿意接受与他有很深的矛盾的杨仪的指挥,他认为诸葛亮死后他应该是最合适的接班人,理应领导大军继续北伐,假如诸葛亮遗命让魏延统领全军,无论魏延是选择继续北伐,还是撤回汉中,无论北伐是胜是败,他都不会身死。


假如蜀汉文武齐心,魏延很可能击败司马懿夺取长安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曾率军追击诸葛亮,但最终却被姜维设计吓退,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姜维让杨仪将旗帜反向,挥动战鼓,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于是率军后退,汉军乘机撤退。假如魏延能够和姜维配合,假戏真做部署埋伏,一定可以击败司马懿。魏延和姜维的军事才能都是三国顶尖水平,如果他们能够齐心协力,还是有机会取得胜利的。但是要想取得对司马懿的胜利,光靠魏延和姜维这两个武将是不够的,还需要蜀汉文武齐心。


假如蜀汉将相不和,魏延即使取得局部胜利也难逃失败

魏延的孤傲性格导致他几乎没有支持者,文臣集团中,且不说与他势同水火的杨仪,蜀汉四相中,除了已故的诸葛亮重用魏延以外,费祎、蒋琬,董允全都支持杨仪。武将集团中,姜维、王平,马岱全都听命杨仪,就连他的本部兵马最终也抛弃了他,在诸葛亮死后的魏延,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将相不和,即使取得局部胜利,又如何成功北伐呢?


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继续北伐

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仅仅占据益州,国力远远不如魏国。诸葛亮之所以每次北伐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是因为诸葛亮天性谨慎,而是蜀汉羸弱的国力让他不得不谨慎。假如让魏延去北伐,虽然很可能取得胜利,但是也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蜀汉将万劫不复。

其实诸葛亮虽然不愿意让魏延继续北伐,但还是尽量在保护魏延,他为了保护魏延,甚至说出“假如他不愿意断后,大军就自己出发”的话,也就是说,即使魏延拒绝执行命令,也没有理由处罚他。

只是可惜出乎诸葛亮的意料的是,魏延居然选择了一个最极端的方式,他也低估了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在他死后,二者的矛盾,彻底爆发。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相关搜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