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积健为雄 | 补锅匠

 香落尘外 2020-03-14

补锅匠

文:积健为雄 // 图源:堆糖

#

过去,在家乡有一种习惯,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无论是日常用的东西还是穿的衣物,坏了、碎了、破了,不会像现在一样分类扔进垃圾桶,而是要请各种有手艺的人修补后继续使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催生并壮大了各类能工巧匠。有的手艺甚至在远古就存在,佐证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朴素和富有创造精神。一个小地方文化发展的缩影,足可以窥见一斑,古老文明的恢宏历史源远流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由此及彼推而广之。

参观过一个职业学校的陶瓷器具修复课。校方介绍,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几近百分之百,主要被文物保护部门录用。由此想起了在民间也有许多专门修补锅碗瓢盆的匠人,他们大多一专多能,既能补锅,又能补碗,还能修其他,暂且统称“修锅匠”,重名“补锅匠”,与“锔碗匠”同属一派,就是指修补各种锅碗瓢盆等日用器具的手艺人。

当年的修锅匠肩挑一根两头翘的木扁担,一头是有多层抽屉的木箱,装着坩埚、砧凳、小锤、钻子、棉布卷和锔钉等修理工具和物件;一头是火炉、风箱和煤块等。他们同样喜欢穿行于城头和乡里,沿路叫喊着“补花碗——钉洋碟——补锅罗!”。

以前的锅都是由生铁打造,生铁不耐用,加上灶台都用柴火,火势熊熊,铁锅很容易穿孔、开裂而漏水。锅坏了就得等修锅匠的到来。

补铁锅时先安放好风箱、炉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埚内放上铁粉或者几块碎铁片,拉着风箱,聊着闲话。十来分钟功夫,那炉膛内就成了红亮红亮的颜色,铁片就开始融化。补锅匠趁铁片尚未融化的间隙,用断锯条或锉刀清除铁锅上的烟垢。铁片融化成铁水后,将铁水浇在穿孔处,底下垫一块湿棉布,冷却凝固。或者顺着裂缝一点一点地补上去。然后把锅烧红,用锤子敲打,使修的地方平整。基本冷却后用粗砂皮把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再用细砂皮磨平整,不要有明显的凸出,这样不妨碍锅铲搅动。最后抹上些黄泥浆,这算大功告成。补锅需要很高的手艺,手工顶级的师傅,修补处不容易被察觉出来。

补好锅,一般农家会先烧上一大锅猪食,检测质量、烧煮消毒一举两得。后来,相继出现了大量的铝制品器具,修锅匠就像变戏法似的又会修铝锅。补铝锅不需要点燃火炉,只要清理干净破洞处,选一块铝质补丁铆在破洞上面,或者将破了的锅底整圈剪去,加一个新底,对好接口,再垫好忱物,用小榔头仔细敲打,使接缝密合即可。

大多数修锅匠还能修补陶瓷器具。凡是修补的器具越小,技术要求越高,越要细致精到。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摔坏了一只蓝边青瓷碗。外婆把碎片一片片收拾好放在一边。没过几天,来了一位手艺很棒的修锅匠,也吸引我好奇观望。

那位师傅把破裂的碗照原样拼装起来,用线把它绑牢固定。找准点位,然后拿出金刚钻,像拉二胡一样,在碗碎裂的两边,钻上相应对称的两排小孔,还不时换用“本”字型金刚钻上下拉伸钻孔。然后选择长短适宜的、形如订书针样的黄铜锔钉,小心翼翼地将两个脚穿过小孔,又用小铜锤轻轻的敲平,再用砂皮纸磨光,最后将灰粉加上蛋清调匀,涂在缝隙处,碗就这样修好了。与其它碗放在一起,多了几排亮晶晶的锔钉,别有一番韵味,修好的碗又可以使用了,吃饭时我常抢着用补过的碗。

瓷器坚硬,钻眼难度大,钻头得由特殊金属做成,修补耗时长,要耐心细致。俗话说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是由此而来,没有高超的技术,一般修锅匠不接补陶瓷器的活。

过去农村家庭吃水都备有水缸,水缸相对于碗来说要大得多。水缸要定期清洗,得天天挑水,也容易碰坏。所以能干的补锅匠除了补碗也补水缸,方法类同,手工可粗糙一些,所用的锔钉更大,多数是铁制的,补好以后要涂灰泥密缝。

修锅匠走街串巷,行走于街头乡间,见多识广。每次,修锅匠来到村里,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们都会凑拢来围成一圈,一边看着修锅匠修理,一边听修锅匠讲笑话、说趣闻,嘻嘻哈哈,煞是热闹。

补锅锔碗是一门老手艺,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这个行当的细微描画,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

再往前追溯,唐朝诗人胡令能的故事又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这个诗人有一首经典名作,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名曰《小儿垂钓》,十分传神地描写了专心致志学垂钓的小儿郎。

唐朝诗坛人才辈出,众多知名诗人或出生书香门第如杜甫,其爷爷是初唐“文章四友”,家学渊源;或是早年便进士及第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或是天降奇才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名人相比,胡令能是真正的草根,没有祖荫庇佑,没有功名在身,他只是个朴实平凡的修锅匠,以替人修补锅碗瓢盆为生,人送外号“胡钉铰”。可就是这么一个出身贫寒的修锅匠却写出了千古名篇。或许是大唐鼎盛时期文化熏陶所致,草根皆会诗;或许是诗人改行成就了修锅业,这已经无以考证。难怪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也会发出如此感言:“好诗已被唐人作完!”反倒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修锅匠的确是聪明能干的匠人。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逐步过上了富裕生活,也很少再有人过缝缝补补的寒碜日子。修锅匠也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具有千年历史的手艺濒临失传。惋惜之余,朗诵着胡令能留世的唯四首诗中的另外三首,追忆似水年华的轻盈脚步,挑着担的背影变得愈加模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喜韩少府见访》)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王昭君》)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蓦然回首,各行各业不都出诗人、文豪吗?修补锅碗瓢盆的行当同样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和接力,料不会轻易失传,一定会融入新时代智能元素,在诗情画意中获得重生。

#

相关链接:

箍桶匠

作者简介

积健为雄,又名雲石翁。赏彩练飞虹,游湛蓝大海,作诗文会友,写人生故事。出版《穿越时空的呓语》散文集。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