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丨心灵的舞者 | 不期而至的幸福(端午)

 香落尘外 2020-03-14

不期而至的幸福

图文:心灵的舞者

版式设计:湛蓝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人们如数家珍。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三大标签——包粽子、腌咸蛋、挂艾草。

艾草,一种有浓烈香气的草本植物。“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临近端午,母亲便会到田间地头砍下成捆的艾草,在砍回的艾草中,母亲会选择两根最大最壮的挂在大门口两侧。小时候许多东西我们是不去追究其根本的,母亲挂艾草,我们只知道这是过端午节的习俗。长大后才弄明白,端午节挂艾草具有祈求吉祥、驱鬼辟邪、招纳百福的传统意义。

端午节过后,艾草的价值才在生活中得以具体体现。艾草全身都是宝:桔梗切成段晒干,用于冬天泡脚可以祛寒湿;艾叶晒干,风寒感冒时用沸水加橘皮煎煮,一碗见效;艾叶干透后用火烧制的艾绒,加红糖炒鸡蛋是女性暖宫的上品……母亲会将其分类归置,把桔梗、艾叶、艾绒分别用不同的容器装好,只待需要时取出。小时候为了吃苦味逼人的艾茶,不知道受了多少责打,想来这艾茶就是良药苦口的最好佐证吧。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猪。除去过年时必要的消耗,大半条猪肉都会腌制起来。这些腌肉一直要吃到来年,咸肉吃完了,瓦缸里的水可不能倒掉,这是母亲腌制咸蛋的利器。大概距端午节一个月的时间,母亲便开始陆续往里面投放鸡蛋、鸭蛋、鹅蛋。我一直纳闷,这些新鲜的蛋咋就会变咸了呢?于小孩而言,过程并不重要。在端午节前一天,母亲会把瓦缸里的蛋捞上来,放到锅里去煮,时间不用太长。起锅了,白色、皮红色、青白色的咸蛋堆满一篓子。母亲分给我们每人一个咸蛋,如果碰上有鹅蛋,那是最令人欣喜的,退而次之亦是美美哒。对于到手的这个咸蛋,我们可不会轻易把它吃掉。我们由此多了一项端午节才特有的手工制作——编织蛋兜。这是女孩们最热衷的手工之一,制作蛋兜说难也容易,大小花式都由自己来决定。须找来十来根30cm左右的毛线,注意要单数,一根用作拉绳,其余的毛线对折系在拉绳上,然后将相邻的两根毛线打结,如此循复。打结留的孔洞不宜太大,以免蛋从孔洞里掉出来,最后将所有的线头捆扎在一起,一个蛋兜就做好了。如果用上不同颜色的毛线,效果会更棒。我把咸蛋装入蛋兜挂在脖子前,就开始在村子里上蹿下跳,到处去炫耀。比比谁的咸蛋个头大,谁的蛋兜做得更漂亮。而有时乐极生悲,一不小心蛋破了,就着泪水的咸蛋,真的更咸了。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所有的材料来源于自家的房前屋后,家门前的粽叶树上长出一片片青绿狭长的粽叶,母亲趁空摘下,再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捆扎粽子的绳子也是屋后的棕树上砍下的,晒两天后的棕叶制成的绳子,柔韧不易拉断。

包粽子是一场盛大的表演。母亲头天晚上将糯米加入碱水浸泡,把猪肉切成不大不小、肥瘦均匀的肉丁进行腌制,清洗好事先浸泡的粽叶。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将大簸箕架在两条长凳上,上面依序摆放着浸泡好的糯米、腌制好的肉丁、一大堆粽叶、一大捆绳子……道具齐活,母亲开始动手。只见母亲拿起两片粽叶,一大一小相向叠在一起,大的在外,小的在里,轻轻地把粽叶弄成一个锥形,用勺子舀入糯米,再放入一块肉丁,然后再舀入糯米,拿着粽叶的一端在脸盆边上轻轻敲两下,扯出一根绳子,母亲用牙齿咬住一端,另一端像变戏法似的穿过来,拉过去。一捆一扎一拉,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每一次我都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我的母亲,天知道她那双手还会创造什么奇迹来!母亲交给我一个任务——剪包好粽子上多余的粽叶。粽子包好了,母亲会将粽子五个一扎,然后将两扎编织在一起成为一挂,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个个粽子像青绿的长角的小娃娃,别提有多可爱了。

母亲忙着包粽子,我们也会给母亲打下下手,例如递上两片粽叶,送上一根绳子。快乐的时光就这样流淌着,最难熬的是等待煮粽子的漫长过程。粽子上午就下锅,一直要等到黄昏时分。而这一天我们决计不会跑远,因为一次又一次被醉人的粽香缠住了双脚。粽子终于煮好了,原先青绿的娃娃变成暗黄绿色,滚烫的粽子起锅,上面滴拉着油水。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粽子,软糯清香,美味极了。煮好的粽子,妈妈会一一晾在长竹竿上,这些粽子足足能够吃上个把月。

现在粽子每天都可以买到,已不再是端午节的特有。只是粽子形状不如母亲包的粽子有个性。粽叶也是陈年旧叶,味道自然差了很多,再加上商家用的糯米浸泡时间过长,吃起来稀烂,嚼劲全无。再加之捆扎粽子的绳子也不再用棕叶,取而代之的是棉线,一切都少了原汁原味。长时间居住城里,好久没看见过门口上高悬的艾草。如今的小孩对咸蛋早已视而不见,蛋兜更是闻所未闻。端午节里关于儿时的记忆都已逐渐消散在风里。想到这儿,一股淡淡的忧伤涌了出来。

早上路过一家米店,老板娘正在包粽子。一切如儿时的模样:新鲜青绿的粽叶、自制的棕叶绳子、腌制的肥瘦肉丁、晶莹如玉的糯米……我静静地站着,心里满是激动。多年后的今天,又让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充满乡愁与亲情的表演。一时间,幸福随着一缕清香溢满我的心房。

原来,幸福从未曾走远,只要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美好将不期而至。

·  END  ·

作者简介

心灵的舞者,随性率真,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一个喜欢在文字中行走,热爱教育的教书匠。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