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湛蓝 | 聆听 | 山坳里生起的炊烟

 香落尘外 2020-03-14

主播 / 自在花开

文、图、版式设计 / 湛蓝

车停在一栋三层白瓷砖小楼前,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落下车窗,见一蓬蓬青翠秀逸的修竹在风中摇曳,想起秦观的诗句,不禁嫣然一笑: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站在院门外,见母亲一样的老太太在院子里蹒跚走动。唤了一声老太太,她招呼我们进屋。

我在门前愣了一下,以前习惯性先去右厢房探望老奶奶,才想起两年前的暮春,老奶奶已然长往。

把行李提上楼,便问:老爷子呢?

老太太说:在冲(方言,指山谷中的平地)底下打菜籽。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红砖墙垣外,有翠竹、田畴和远山。自顾出了院子,沿着窄窄的石阶走进竹林。干枯的竹叶和笋壳铺满小路,覆盖了泥土,鞋子踩在上面发出细碎的齐齐擦擦声。远远望去,竹径通幽处,隐约见到竹林尽头花木深。

走出竹林,视野豁然开阔。田地里,空无一人,割下的油菜朝着一个方向有条不紊地摆放着。也有大量荒芜的田地,昔年收割后的禾桩在田间静默着。完全没有了记忆中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我站在田埂上,极目远眺,远处的田间有一个人影,便再没别人,应该是老爷子了。

我在田埂上左右突围,避开草籽和枝丫,以免刮破袜子。走近,唤了一声老爷子,他慈祥地笑着应答。他说:太阳大,去大树下躲阴凉。

我便站在大树下。

2019年暮春

旷野里,山风与塘风微微,送来阵阵草木清香。树叶绿得油亮,树上鸟鸣啾啾,呼朋引伴,路旁青蒿的叶子长出一茬又一茬,车前草叶片肥硕草籽招摇,玉米苗随风摇曳快活地生长,清明菜老得开了花,酸浆草吐着嫩嫩的绿,月季花朵簇拥着开得真是有点恬不知耻,它们在垄上地头你推我搡,拉坏了我的丝袜,我似乎听见它们窃窃私语,幸灾乐祸地笑,我不知该发怒还是发笑。油菜夹干得一碰就炸裂,闺蜜想看菜籽到底长什么样儿,欲伸手去剥一夹,回头问我农民伯伯看见了会不会打我?鲫鱼在水草的隐秘处跳来跳去产卵,发出啪啪啪的声音,白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若即若离,像一个多情的女子穿行于花柳间。好一个热闹而性感的暮春。

我的视线,并没离开过劳动的老人。他带着草帽,穿藏蓝色T恤,手臂上戴着粗布袖套。他用爪耙把油菜壳捋出来,躬下腰身,装一筛子,筛几下,倒掉壳,再装一筛子。如此,无数次单调重复。汗水浸湿了他的大部分衣衫,呈更深的蓝色。鬓角有晶莹的亮光,那是汗珠反射着阳光。脸色是饱经日晒风吹的黑,颧骨比以往高了些,眼窝深陷,自从老奶奶作古,他突然暴瘦。那身影,融进了菜籽里。曾有一刻,我觉得不忍卒睹,又强迫自己把这情景收纳入心里。

家里就两个老人,吃不了多少粮食,老爷子有退休金,他又在别处挂职,还有工资,这样辛苦耕种,到底为何?我想,应该是老人对土地怀有赤子般的深厚感情。听闺蜜说,两年前,川大生命科学院的学生曾专门对他做过访问,他说:我看见好的土地荒着,就想捡来种上庄稼。几十年,他把青春和汗水都倾注进土壤中,与作物一同轮回。

午睡醒来,我拾阶上三楼。青瓦屋顶,红砖砌的镂空墙体,通风采光都好。右边廊上挂着风干肉,里屋一张老式木床,床单被子是喜庆的红色。一间房陈列着农具和手工艺器具,一间屋是粮仓,另一间屋里的瓦罐子一字排开,我弯腰看,一只罐子上面用粉笔字写着标签:2018年白玉米。原来是老爷子留的种子。站在后阳台上俯身看二楼露台,一盆多肉老桩长得极好,我怦然心动。

再下楼,推开窗户,见老太太费力捆蚕豆杆,我赶紧下去帮忙。兴许是力气不够,绳子怎么也拉不紧,我用脚踩住蚕豆杆,手收紧绳索,还不算笨,一一打捆好。把蚕豆收拾在一起,替老爷子把茶水送去田间,田里晒着的菜籽所剩不多,打完,筛去菜籽壳,用拖车运回家,还需要些时间。我抬腕看看表,四点过。田垄间,蚊子扭着我咬,闺蜜说有你在一起真是太幸福了,蚊子就无暇光顾我了。只能赶紧撤退,撤退之前,心里已经有了盘算。于是问老爷子晚上吃什么。他说煮点粥。

回到小楼,我从冰箱里拿出黄瓜、苦瓜、尖椒和油麦菜去厨房洗。洗菜切菜的时候,小猫在我脚下缠绕,温顺乖巧。把菜准备好,去柴房拿柴禾,准备煮粥。老太太蹒跚进来,她说用煤气灶煮粥啦,烧柴禾烟尘大。

我还是坚持用柴禾。

天气干燥,柴禾很容易点燃。柴禾在灶膛里偶尔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动,锅里的玉米粥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泡,那是记忆里熟悉的声音。柴禾燃烧,散发出久违了的、残留在记忆里的作物香味。柴禾即将燃尽,又续柴接上,灶膛里始终红彤彤的。炉火舔着锅底,灶沿,映得脸通红通红。

暮色四起时,几尼龙袋菜籽全部运回。老爷子洗了脸,进厨房一看,他笑了笑说:全素啊!估计是担心怠慢了我们,他又变戏法儿一样很快弄了两盘荤菜。

晚餐时,老爷子独自开一听啤酒浅酌慢饮,午餐时喝一听啤酒,不多不少。喝完啤酒,把易拉罐捏瘪了放在桌上。

小猫在桌下喵喵地叫,我把骨头放在木凳下面,它便自顾吃,不再缠人。我数了数屋子里装菜籽的尼龙袋,一共16袋。我问:这菜籽有一两千斤吧。

老爷子快速算了算,有一千八九百斤。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老一少,不愧是两个做财务出生的。

能卖多少钱一斤?

去年价格不太高,今年还不知,要看出油率。

一个老人一季种植这么多菜籽,出油率按照百分之四十算,也要榨七八百斤菜籽油,天哪,这可不是小数目,能淹死好几个人呢。关键是,他一年还不止种一季庄稼,还种稻子。

入夜,开始下起雨来。暗自庆幸下午把菜籽全收回来了,不然这雨打风吹,得损失多少啊。

夜晚的山村,空旷寂静。唯有不知疲倦的青蛙,在田间垄上寻觅伴侣,鸣叫声此起彼伏,山鸣谷应。它倒是应景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我推开窗户,凉风迎面扑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惺忪、馥郁,恬静。有坠入夏夜的感觉,春到此时须急赏。

山坳里人家不多,偶有萤火虫一样的灯火明明灭灭。

想起前两年来,老奶奶尚且健在,两个小姑娘也跑上跑下帮着打理家务,家里有些生气。如今,这小楼就剩下两个老人,房子越大,越发让人觉得凄凉。

晚饭的时候,老爷子讲起孙女,说计划在广州定居。老人神情有些落寂,孙女是他一手带大的,他是担心孙女在外吃苦。大好的村庄,到底是载不动城市化的舟,留不住人。大抵,年轻的人还不识乡愁的滋味。正如我年少的时候,不堪长途奔波晕车的苦楚,父亲故去,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去老宅,哪知道,还没到美人迟暮,英雄告老还乡,对养育我的土地,已然生出无尽的惆怅。

雨还在瓦片上蹦蹦跳跳,迸裂的水珠汇合成帘子倾泻下来。

我想,今晚会有一个如意的梦。

2019年暮春

清晨,雨后的空气、草木、泥土都湿漉漉的。花儿楚楚动人,树叶如翡翠一样青翠逼人眼。

下楼去洗漱,见厨房操作台上有包好的云吞,老爷子坐在屋后的水龙头前剥山药皮。他是在等我们起床,才煮云吞。我问山药怎么吃,他说中午用山药烧鸭子。

农家的日子自有其自在和小惬意,不禁心慕力追。下雨天,可以不下地干活儿,坐在檐下,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漫不经心地洗洗刷刷,模糊了时间的概念。不像城市上班族,只要不是法定假日,上班得风雨无阻。

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活儿,去生火煮云吞。烧水的时候,他调制好佐料,用托盘盛了油泼辣椒酱、猪油、醋、酱油、葱花、蒜蓉和姜末放在餐桌上,拿了一叠饭碗放在茶几上,最后云吞出锅一起端去客厅,自助调味。

看着他的背影,肃然起敬。

老爷子年近古稀,照顾了四代人。两年前送走了96岁高龄的母亲。妻子身患血管病,不能干活不能受冷,否则疼痛难当,一病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不离不弃呵,想想你我,未必能做到如此周全。养育大了自己的孩子,儿子儿媳常年在沿海地区务工,两个孙女也是他一手带大。一个人身兼数职,退休不离岗,那边刚办理退休手续,这边就有人聘请他去任职。老爷子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2019年暮春

想起前几年临近退休时,一辈子清正廉明的老人,竟然出了一点状况,被请去接受审查。

他几次打电话来,问怎么办。认识这么多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感觉到老人的无助。一边安慰他,一边咨询律师,律师说官方的事,只有等调查取证结果。

原来社里一家贫困户,儿子失踪多年,媳妇改做他人妇,扔下残疾的老弱和年幼的孩子。有人好心打了报告申请甄别为五保户。领了几年的贫困补贴,哪成想,那失踪十几年的儿子突然回来了,这样五保户的资格就不成立。因当时是老爷子盖的章,签的字,受到了牵连。一生为民请命,两袖清风,自当平安。

上午,老爷子做午饭,由着我们在林间地头折腾。我们用纸箱装了一箱子泥土放在后备箱,在他的竹林里随意选竹子。见他老屋里有一口小石头水缸,我表达了想带走的意愿。他一一应允。老爷子看我要的东西,几次发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乡下这些东西就不算个什么,我却视如珍宝。他想把他们觉得好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我们,比如自家饲养的鸡鸭和鸡蛋鸭蛋。因我只对他地头出产的小菜着迷,他为我们此行准备的好酒好菜一直苦于没机会摆上餐桌,直到我们离开前的午餐才得以登堂入室。老太太害怕柴禾的尘烟让我不舒服,我却沉溺在炊烟生起的地方……

时间,总是不经用。每次去一趟,匆匆忙忙。老实说,也不能待太久。孤单惯了的人,不能过分叨扰,怕热闹成为一种习惯。

次日下午回城,老爷子送我们到马路上。车启动,我在后视镜里,看见他挥动的手迟迟没有放下。车,加速上路,卷起尘烟,那让我想起青瓦上袅袅的炊烟……

作者简介

湛蓝,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久居成都,骨子里透着这座城市一样的休闲气质。喜欢一个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对真我的认知。

主播简介

自在花开,上帝的女儿。愿用声音装点幸福生活,用心诵读美好人生。 个人荔枝电台(FM834793)方寸之间。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