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边城半江蛊 ——寻蛊识凤凰 文、图:风剪云 /版式设计:湛蓝 传说天国一只小鸟,集香木自焚,涅槃而获重生,世称凤凰。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有一座小城经千百年战争洗礼而放异彩,亦名凤凰。凤凰神鸟、凤凰古城,一个来自天国、一个出于尘世,皆历万般磨难而成正果,衍化为美的象征…… 知道有个凤凰古城已是廿年前的事了。 据说,凤凰历史是久远的,随着蚩尤率苗人转战迁徙的传说记载时就已经开始。而南周王朝武曌夜不能寐的顽疾被凤凰的朱砂石治愈,便注定这里将名声远播。 凤凰是美丽多姿的,看名字就是例证。数不清的文人墨客都曾留下生辉之作,对古城诸如“东岭迎晖、南华叠翠、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等景色,以及沱江边风情万种的吊脚楼极尽赞美与渲染。最出名的莫过沈从文先生的描述:“每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为落日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浮荡的催橹歌声,又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的歌声!”…… 凤凰也是充满神秘的,在曾经匪患丛生的大山深处依然保持了古色古香、宛若江南,在动荡的历史长河中依然自我、依然幽雅地盛开着,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而那些趣意横生的赶边边场、毛骨悚然的赶尸、令人费解的落洞等苗家习俗与话题,以及“蛊”“巫”之说,让人捂额浸汗的同时又牵扯着好奇探究的内心。 所有的这些都在我的心里种下了“蛊”,让我向往着一识这个神秘美丽的地方。于是,在廿年后偶然的机会,终于踏进了湘西边陲这座古老的城镇,虽只匆匆二日之缘,却也激起了对沉积多年凤凰印象的由衷感慨。而古城夜晚与白日的截然不同,让我在陌生和熟悉的矛盾博弈中,轮换着认知的角色,不可言喜亦不能说是悲,可能历史在每一个进程阶段,都有特定的意义安排吧。 与古城见面是在晚上。几近午夜,懵懂着撞进这座满城灯火闪耀的湘西边城,夏末白日余温的暖意依然陪护着小城,南华路上时有旅行社的大巴穿行,渐次泊停于各自熟识的客栈馆店,一批又一批的旅客慕名而至并无喧嚣,都保持与小城同有的底蕴有序进入短暂的栖旅。沿街不管是何种建筑都呈现出历史的面孔,在灯光的勾画中闪出琥珀一样的光泽,静静地用稍显神秘的眼神温情迎送着进出的人们。这种静又是相对的,似乎只是这个不夜城市间隙性的休憩,一切都是情调初始时的矜持,沸腾小城的底温正从四面八方积聚向中心辐射,不免让我脑际再次浮出那个“蛊”字。 及至放下行囊复出门来,路上此时段到达的人已经逐渐熙攘开来,因人气的聚集仿佛小城便没了夜一说。人们精神抖擞丝毫不见跋涉的疲惫,多数人均向南华门同一方向流动,少数逆向而行的也是时时扭头回望,脚步流连。随人流穿过依山隘而建的南华门楼,飘渺的乐声、人群喧闹声渐渐清晰起来,近至喧嚣处,已是沱江边,凤凰大桥上灯火通明,似天街架于江上,桥上人影婆娑。加入倚桥观景的行列,放眼处穿城而过的沱江在两岸灯火倒影下似星河般逶迤前行,江水漾起鳞鳞波光,稍许雾气和着南华山草青的味道曼舞轻盈,温润的气息迷醉了临江的观望。雪桥、虹桥、风桥、雾桥……如练桁架联通两岸,两岸灯光璀璨让群星已然没了光辉,烘托出一个灵动的童话世界。霓虹装点过的吊脚楼如娇娆的妙龄女子,争相于江边照妆,好以最美的容颜等待远方的来客,只是夜晚,灯光、暗影交替,无识本来面目,徒增一丝神秘,却又似乎在展示着这个远古流淌而来的诱惑,只一眼便已醉了。 穿过雪桥,行至江边辅道,鳞次栉比的酒吧、客栈挤满沿岸,或奔放或悠扬的音乐回荡在江上,乐声此起彼伏,烘托出这方世界特有的繁硕。奇异的香味渗透此处的夜空,偶尔夹杂着些许酒精的味道被乐声送出,熏醉了旅人的脚步。临河所有的门都开着,诗意的、直白的、另类的店名或横或竖琳琅挂着,佐以灯光秀出的或深邃或温情的色调,将夜的蛊惑渲染到极致,极尽所能揽住人流的目光,引诱着人们情绪的起伏和荷尔蒙的浓度。夜色里古城浓重的现代气息,让店主人无需刻意招徕,便能分门别类地牵住各色人群的行走。沱江似乎不愿视见这些于己无关的装点,隐去古韵的真容,放任朦胧灯光笼罩下的另类潜行,及一些时代色彩涂抹下无法言喻的深度诱惑登场。隐约的掩饰下点缀着难以言说的场景:酒吧中疯狂扭动的身影;乐吧里近似鬼哭狼嚎的吼叫;馆店门厅倚着穿着暴露夹着香烟的歪头弄姿笑看过往人流的女人;小楼拐角处拥吻的男女;江边石坝独坐哭泣的女子;偶有醉酒失态的男女高声放言窜入江中扑腾;还有一些沿途追随的套路兜售…… 在这黑暗与璀璨交融处,在这情景演出般的晃动中,在这灯光营造的迷幻空间里,我有些疑惑,为何所有的性情都失却了远古的韵味?难道这就是性情的初始?视觉渐感疲劳,打马返店! 白天的凤凰,倒是有几分古城的样子的。晨起,有轻雾笼城,经过夜晚的喧嚣,古城在迟睡的慵懒中伸腰醒来,寺院的晨钟声穿透晨雾,发出悠远缱绻的音儿,群山露出头顶的黛色,古色古香的小楼,在雾霭中探出檐角轻挑的头簪,吊脚楼伶仃的细腿轻搭在沱江身上,晨光泄露处隐约显出楼腰间的佩饰。沱江缓缓睁开惺忪的双眼,任晨风轻梳河畔低垂的柳条。当太阳爬上南华山东山坡时,古城便抖落晨雾轻拢的面纱,淡淡的红晕映着浅浅的江水,小城在旅人兴奋的赶脚中,从千年的睡梦中彻底醒来,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夜晚繁华的清丽,重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纯净的神韵毫无娇作,素净典雅,卓然于世,动人魂魄。 此时,外界的一切嘈杂都显得可笑,醒转后的古城以她特有的节奏悠然前行。渐散的清润的雾气亲吻着世居此地的人们,缕缕幽香在空气中弥漫,吸上一口,惬意的笑靥便催开了沱江的微波。沱江以清澈的双眸怜爱地望着她所润泽的这片土地上渴望返璞归真的生灵,人们闲适地在河边踱步不再忙碌,清凉的江风吹散夜晚喧嚣的疲惫。三五成群的苗家大嫂、阿妹背着背篓在江边洗衣,棒槌有节奏地捶打出阵阵歌声,欢笑随着水波荡漾开去。孩子们像鱼儿一样在水里嬉戏,顺带捉起水草上栖息的虾子。渡船的阿哥撑着竹篙,动情地吼上几嗓子呼应着洗衣的阿妹,忘情的鱼儿也跃出水面助兴。苗家阿妈支上简陋的小摊,精致的特色手工艺品诉说着苗乡久远的故事。窄窄的青石板巷路上你来我往,谦让的微笑和谐擦身……日子就这样美好地散布开去,真诚与友善让这片土地弥漫芬芳。 走在古城狭窄的小巷,历史的印记一幅幅淌过脚下,飘过眼帘,几分迷离让我有了时空穿越之感,即使静默地凝视古城的一颦一笑,内心也会被甜蜜盛满。此时的我,觉着我的到来是多余的,这里恬静的氛围不需要任何外来的打扰,然而,我的每一步行走都让自己在古城撒下的情网中深坠一尺,或许我也是那入“蛊”之人。 蛊之于凤凰或是其神秘的代言,谈蛊必谈那个几与华夏同龄的苗族,而所有关于“蛊”的故事都与苗家有关。走进凤凰,自然得进一趟关田山古苗寨,因《湘西剿匪记》《血色湘西》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关田山古苗寨更是出名。走进寨子,一种原始的古朴气息便扑面而来,一座连心桥连起苗汉两族兄弟般的情谊,百座土砖房是苗乡至今最完整、久远的土石墙建筑群,保留了苗家的特色建筑风貌,原生态的居住环境没有丝毫的商业气息,恍若镶于尘世之外的无瑕珠玉,家家相通、户户相连的结构设置,对抗了千年的匪患。苗民们淳朴厚道,热情而真挚,悠闲中捎带着善良和好客,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苗人风范,传承着苗家优良传统和古老的民族文化。最原始苗族文化——亮彩(苗语),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赶尸”“放蛊”及“落洞”等巫文化,以及“哭嫁”“赶边边场”等民俗在这里得到保留展示,成为苗家神秘特色的名片。“神仙”地下山泉水灌溉着这里的稻田,使之成为湘西唯一出产“贡米”的基地……走进关田山苗寨,仿佛走进了苗族同胞在数千年岁月演递中,劳作不止、奋斗不息的发展历册和奇异多姿的苗文化画卷。 ![]() 蛊历久以来让许多人都好奇、胆怯却又心痒,那些神乎其神的下蛊传说或是故事,往往让人不寒而栗谈蛊色变。宋人郑樵所著《通志六书》里记载了制造蛊毒的方法,毒虫混养互斗最后存活的便是蛊,将其晒干研粉就是蛊毒,一些心怀恶念的促狭歹毒妇人便以放蛊毒害她们认为的不顺眼之人聊以自慰。我未亲见过那些场景和事件,心里也仅一笑了之。 倒是那落洞一说,让我在兴趣中有些茫然和佩服那种痴迷的勇气。苗族女子成年后都十分美丽都想找个英俊潇洒男人,而苗族男子则不尽然,个儿矮小且大多相貌平平(绝无歧视一说哦),因此,有些苗家女子对如此现实感到很是失望,将一腔痴情寄托于神(我估计病理上该是花痴或抑郁症状)。而凤凰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很多阴森恐怖的溶洞,对这些女子却有意念上的诱惑,这些美丽的苗族姑娘从洞前经过,会突然产生自己被洞神看上的意象,行为上便出现自闭静坐幻想状态,水米不进日渐痴迷,且面现桃花、眼若星辰、音如丝竹,身体散发出一种馨人的清香,在期盼洞神迎娶的幻想寄托中微笑着安然辞世。 沈从文先生曾写了湘西女性在三种年龄阶段的状态:——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到二十二三岁,美丽爱好性情内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而这三种女性的歇斯底里恰也形成了湘西神秘的一部分。这神秘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我想,这些或许皆由情起,称之为“情蛊”应更契合。这些个神秘与凤凰地域南华山雄岭峻,碧草古木漫天,沱江逶迤而过穿境百余公里的山水有灵、情生毓聪之状也不无关系,临此境地自然情融其境情由心生了。其实,情生无由,情真无罪,情本身就是人性最本真的流露,是人生最美妙的协奏,而世上所有与情相关的酸甜苦辣都是弥足珍贵的。也许是自古“苗蛮”歌舞习俗的熏陶,加上外乡文明与当地原始神巫文化碰撞融合,成就了凤凰“边边场”歌声的迷人、凤凰“傩堂戏”的神秘感人、凤凰“花鼓”“猴儿鼓”丰姿的撩人,在这种情景熏陶下,每个凤凰人基本都有一段传奇的“情蛊”史值得记载。 ![]() ![]() 这使我记起了六十多岁熊希龄“沉沉消息眉峰蹙,灯前试向牙牌卜。起后复重眠,梦多魂末安。取书将欲读,瞬又心他属。辗转似轮驰,思君无断时。”的缠绵深情诗句,与小其三十余岁的毛彦文喜结伉俪;想起了清贵州提督、巡抚田兴恕未得志时凤凰卖马草巧遇美人朱小姐,有心娶之贻笑于人然终如愿以偿后成佳话的传说;想起了沈从文先生不顾师生关系,追中国公校校花张兆和女士几近不舍,而张兆和恼于胡适处告状,却得胡适撮合竟成沈夫人的笑谈;也想起了黄永玉先生吹着小号追求张梅溪堪称一绝的寻爱举动……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情事,莫非都与这块土地神秘的蛊惑有关? 仅仅二日的时间无法去深究,或许,当那些神秘的事儿终于大白之时,这里的美便不再具有神韵,只剩那历史遗留的古香了。 然而,我始终不能将凤凰的夜晚与白日重合,就像我不能忍受现今社会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面处世一样,当那些欢歌笑语酒绿灯红升温夜晚时,我也于清晨直视了水草丛生、浅而浑浊的沱江,当那些商铺酒肆挤满沱江两岸,浓重的商业利益气息淹没这里的古韵时,苍老的沱江似乎已经承受不住这种激烈的折腾,老态龙钟地喘息着缓慢爬行游走,似乎在回忆那些难返的闲适清冽的日子,在努力寻找着一处无人打扰可以重新欢快的生活。 我在走过古城的青石板小巷,跃过经历风雨的悬桥,抚摸过饱经沧桑的城墙,感受过苗乡的文化氛围后,来到东关门楼阁上亭子里回望小憩,据说这个亭子是当地人很久以前常在此许愿祈福的地方,因而得名许愿亭,有“聚山水灵韵,锁前世今生”之誉称。面对历尘世数千年,经万般磨难而成正果,衍化为美的象征的古城凤凰,我默默地双手合十,但愿这阙湘西古城,在历史的进程中,不要坠入那些不合乎文化发展的蛊惑,始终留住那份远古沿袭的清丽与古韵,始终向后世播撒出尘世难扰的沉香。 ![]() 作者简介: 风剪云,本名周卫东,江苏靖江人氏,客居山东青岛,无头衔的忠实文字爱好者。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
|